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婚姻家庭合同 文学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思考

    栏目:四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清风徐来 时间:2024-10-16 21:26:05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思考

    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思考

    张廷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对毕节地区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家长的思想素质与文化素质以及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影响;家庭成员对孩子学业的支持程度;对孩子学习的指导状况等几个方面。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毕节地区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是:

    (1)、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空白或不全

    近年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许多农村学生家长纷纷外出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家庭中有53.1%的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料理生活;有21.6% 的学生父母双双常年在外打工,这部分学生或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由他人代为照料。七至十二三岁的小学生正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最佳时期,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自控能力的培养加强,都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成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和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2)、部分家长的思想认识落后

    1、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了,改革的浪潮推出了一些缺少文化的有钱人。一些短视的家长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见到那些屠户、倒爷、摊贩纷纷富了起来,于是认为不读书也有饭吃,甚至发财。只要有“本事”照样赚大钱。加上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现象造成一部分家长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读书没有出路。其次,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家长身上依然存在。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有近31.2%的家长认为女孩子学习再好、知识再多也留不住,有的甚至干脆让女孩子中途辍学,省出钱来供男孩读书。这种现象在较落后的地区尤为突出。

    (3)、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自身素质太低

    孩子的道德标准、人生目标、情感因素、学习态度的形成更与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的言行密不可分。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好多学生父母读书不多,文化程度较低。在接受调查的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中,仅有5.3%是高中学历;有44.9%是初中学历;48.7%是小学文化,文盲占1.1%。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教育承担者缺少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有些家长对子女教育束手无策,只能听自任之,全部推给学校。

    (4)、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长只有望子成龙的心情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调查发现,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只管供给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放任自流、娇宠至极。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好坏是老师的事,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只管花钱和照料生活。

    另一种现象是额外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见到《ABC卷》、《过关测试》等辅导资料,不论优劣,统统买回,一股脑儿地逼着孩子去完成。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过重的学业负担,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再无兴趣,一见到作业就反感,一见到书籍就倒胃。

    以上凡此现象和问题带有普遍性。学校、老师和教育主管部门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影响和改变目前这种家庭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不定期、分散召开家长会

    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在外打工的学生父母有相当一部分农忙期间和节假日(如春节)回家探亲。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及时召集他们开家长会,通过他们去影响其他家庭成员。

    二、经常深入家访

    针对农村忙时多、闲时少的特点,教师经常性的到学生家去,到田头去,到学生家长劳动的地方去,互通情况,主动争取学生家庭的配合。

    三、采用“家校联系卡”建立联系

    用“家校联系卡”定期向学生家庭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并请家长通过填写“联系卡”及时了解孩子在家表现。不用家长化时间跑到学校,也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四、“家长学校”正常开展活动

    针对部分学生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思想陈旧等状况,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教方面的讲座、学习活动,形成制度。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承担者的素质。请优秀家长现身说法,让“家长学校”真正发挥实效。

    五、加强宣传

    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的力量,树立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典型,弘扬正气,破除旧习,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第二篇: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思考对策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及思考对策

    二道小学 董晓春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广大家长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保证。但是,广大家长由于地处偏僻,信息渠道不多,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等因素,而导致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广大农村小学生家长教育现状如何?哪些观念亟待更新?学校教育应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来指导家庭教育?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通过对三个问题:一是搞清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二是家庭教育存在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等的调查分析,目的拟解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努力有效地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于是在2024年12月7日对我校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共8个班的135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35份,收到有效问卷120份,统计数据由人工统计。其间召开座谈会3次,出席座谈会和接受个别访问的家长计45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之一:家庭教育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期望过高”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1、分数第一。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让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的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为的是让出更多的时间来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时间。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据了解,有好多家长要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学习,当孩子考出好成绩时,就高兴,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孩子考不好时,家长会把孩子狠狠的教训一顿,几天都没有笑容。

    2、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过家庭教师,经济条件较宽裕的想方设法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有很多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进特长班,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过度溺爱”型。

    调查显示,有大多数的家长在培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数目也有所增加,有的家长到饭店为孩子举行“生日宴会”。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的劳动,多数学生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更有甚者,为了孩子能“讲卫生”代孩子洗这洗那,这种爱是对孩子的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做法。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不仅造就了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

    三、“顺其自然”型。

    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1、“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2、“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重任让位于爷爷、奶奶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老人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问题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一、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二、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四、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1)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

    (2)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3)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4)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5)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在校园内拾到的各种衣物及其他物品,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在小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创建良好的家教环境,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切实改变这种家庭教育的现状,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积极举办家长学校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参加家教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儿童观、亲子观、评价观等科学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与孩子共同成长,科学、系统教育好孩子。

    学校可以通过积极举办家长学校实现此目的。家长学校与家长要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对家长进行科学家教主题培训活动,引导家长正视孩子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针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究其成因,均涉及到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观念、态度和方法问题。尤其是家长的观念、态度是家庭德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家长学校具体在安排培训内容时,可根据“启蒙—入门—提高”三阶段工作目标逐步展开。

    (1)启蒙,转变观念

    首先与家长们探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就“影响独生子女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举办专门讲座,要求家长淡化“独生”概念,改变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变支配地位为受教育地位;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是非分明,在行为、态度上要保持一致;为孩子创造群体环境,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密切与同伴交往、游戏,对孩子的期望做到实事求是,切实转变家教的观念和态度。

    (2)入门,掌握方法

    可安排“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孩子耐性能力的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几个问题”、“保护孩子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等讲座,深入浅出地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地传授给家长,提高教育的能力和效果。

    (3)提高,形成合力

    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形成合力,不妨举办一些诸如“家长如何与学校沟通”、“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家长也能当个好老师”等讲座,教育家长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全面了解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正确对待教师的家访,平时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及时对学校教育进行调整与平衡(即调整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调整正确与错误的关系;调整各科知识间的关系;调整德、智、体、美、劳的关系以及孩子之间的关系等),使两教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同时,对于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代表性困惑和难题,我们要给予充分而恰当的解答,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在对象选择上,紧抓两头不放松,开设一年级新生家长与毕业班学生家长学习班,既抓启蒙、入门和提高,又抓补充、发展和衔接,环环紧扣,全面而定向地传输家教知识。

    2、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制度

    大量实践证明,单靠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是无法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必须要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彼此沟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卡、家访、电话等途径加强与学校沟通交流。同时,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现代网络技术,积极探索家校双向交流与互动方式,使双方交流合作的形式更加生动多样,如面上合作——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发宣传材料等侧重系统宣传教育观念,方法等)等,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

    3、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首先,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臵书桌和书架,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其次,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建议家长订一两份报刊杂志,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这样,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形成后,能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努力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动机与教育内容,更主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家长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认真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长。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对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家长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文明、科学的态度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积极创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作为学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总体现状以及不同学生家庭背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最大限度地消弭不良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这样,使两教在目标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力量上聚分适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形成优化的教育合力,达到教育的最优化,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概要

    【论文提要 】 家庭教育作为三大教育合力之一, 在社会、学校大教 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查找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农村家长素 质, 提高农 村家庭教育水平, 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宏伟目标,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 键 词】农村小学生 家庭 教育 现状 对策 【正 文】

    一、问题的提出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 童成长的重要保证。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 展, 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成功的未来。目前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农村教育已有了相 当的规模, 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 广大家长 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 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 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质 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保证。但是, 广大家长由于地处偏僻, 信息 渠 道不多,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等因素,而导致缺乏 科学的教育子女的 观念,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今天, 广大农村小学生家长教 育现状如何 ? 哪些观念亟待更 新 ? 学校教育应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来指导家庭教育 ? 这些问题引 起了我 们的注意。鉴此我们开展了本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现状,查找存在的 问题,采取有 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农村家长素质,提高农村家庭教育 水平,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形成家 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合力,促 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概念的界定 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 本的细胞, 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其他亲族关系所组成的社会 的 最基本的细胞。家庭教育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品格气质、伦理观念、价 值倾向,这一切的 综合就形成这个家庭所特有的家庭教育。按照现代

    观念,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小学 生实施的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小学生, 小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反 作 用于家长的双向互动过程。家庭教育作为三大教育合力之一,与学校教 育、社会教育紧密 联系又有独自特点。因此,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小 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家庭教育 的质量,对于小学生的健康 和谐发展、消除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一个战略措施。

    三、研究内容 通过 对三个问题:一是搞清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二是家庭教育存在的 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等的调查分析, 目 的拟解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 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努力有 效地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于 2024 年 12 月 16 日对我校一年级、三

    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共 8 个 班的 120 名学 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 120 份, 收到有效问 卷 109 份,统计数据由人工统计。其 间召开座谈会 8 次, 出席座谈 会和接受个别访问的家长计 31 人。

    五、研究结论

    1、家庭关系抽样 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120 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 109 份, 其中被调查母亲 44 人, 父亲 65 人, 被调查母亲与被调查父亲的文 化程度都是以初中及以下 居多, 74.3%, 占 其中母亲占 75%, 父 亲占 73.4%;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5000 元及以上占 12.8%, 在 4000— 3000 元的占 53.2%,在 3000— 1000 元 27.5%,在 1000 元以 下的占 0.64%;认为家 庭人际关系情况是相处愉快,互相关心的占 80%,其中母亲是 75%,父亲是 80%,有 20%的 父亲认为家庭成员互 相关心不够, 有 11.4%的母亲认为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不够;在业余爱好

    上,父亲读书看报的比例是 50.7%,母亲只是 43%,所有调查的母亲 都不关注时事政治,关 注家庭教育的母亲占 34.1%,父亲占 30.7%;父亲与母亲所了解的涉及保护未成年法律相差 无几,了解 1 部的占 54%, 1 部也不了解除的父亲占 27.6%,母亲占 18.8%。通过以上调 查数据分析,现在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但关注家庭教育的只占到 32.1%, 普遍存在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 多数父母只了解和听 说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 但对其内容了解的甚少, , 《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知之 甚少,有 33%的父母不知国家有保护未成人权利的法律。

    2、对孩子 的教育情况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让孩子与同学一起克服 5.5%;对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就满足,不合理就不满足占 50%,与孩子分 析要求的合理性、再 决定是否满足的占 55%, 无条件满足的只占 1%;当孩子与伙伴闹矛盾,有 95%的家长与孩 子分析原因,找自身不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重过程管理的占 87.1%,注重结果管理 的占 9.1%,出现问题后再管教的占 2.8%;在孩子的培养、教育方面花费精 力较多的事情依 次是孩子良好的个性培养、孩子的日常起居、孩子的 学习与智力开发、孩子的身体健康、孩 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在关心孩子成长方面, 有 97.2%的父母认为要以身作则;有 60.5%的的 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基本了解,安排小学英语家教、小学数学家 教 有 23.9%;家长对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了解的有 35%;15.6%的家 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太 了解。家长了

    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主要是 通过家长会、老师家访,只有 16.5%的家长主动与 教师联系了解孩子

    在学校的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在乎的占 88.1%, 认为孩子已经尽 力 了,任其自然的有 10.1%;有 88%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 子成才, 只有 12%的家 长认为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人。由此 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在认识教育孩子问题上还存 在较大的功利主义, 对孩子的期望值偏高, 这样在教育孩子上可能会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 绩, 忽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培训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 或缺乏创造性;在家长与孩 子关于教育问题的面对面沟通上,每周时 间在 1 小时的占 36.7%, 2 小时的占 29.6%, 3 小 时的占 9.2%, 4 小 时的占 7.3%, 有 5.5%的父母没有和孩子进行教育沟通, 这就可以看出 我 们的农村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依赖学校的过多,有很大一部 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 , 特 别是学习只是学校的事;在对孩子习惯的培养 上,我们的家长还是比较理智的, 99%的家长 都认为应从小事抓起, 注意细节教育, 在孩子面前, 意见一致达到 94.5%, 当孩子遇到困难 时, 鼓励孩子自己克服的占 94.5%,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 与孩子分析 原因并制定措施 的已占到 57.8%,训斥、打骂孩子的只有 4.6%,看来 我们的家长已比较理智;通过调查, 我们的家长在素质教育方面知之 甚少,有 18.3%的家长不知道素质教育,有 47.8%的家长听 说过素质 教育,但对素质教育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认为了解素质教育的只占 到 13.9%, 看来我们还应加大对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 只有让家长了 解了素质教育, 才有可能推广素质 教育,让孩子享受素质教育;在经 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 98.1%的家长,愿意在家庭教育 上有更多的 投入,有 99.1%的家长愿意在孩子兴趣、特长培养上有更多的投入;在

    孩子自立 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从小是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占 50.5%,在做完作业的基础上, 让其做一点力所能力的家务活的有 46.8%。由上可以看出,我们农村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 上已较成熟, 但还应该不断学习,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使我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 教育。

    3、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方面 通过调查,认为是教孩子怎样取得 好成绩的 11%,在现 在的家庭教育问题上, 45.9%的家长认为现在的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有 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 有 26.6%的家长认为 父母和孩子之间

    缺少共同语言, 缺乏沟通, 有 22.9%的家长认为孩子不 听话,越来越不好管,有 11.9%的家长认为孩子自私,什么事都以自我 为中心,不关心他人, 有 2.8%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大的问题;认为家庭教育以集体方式好的有 51.3%, 有 59.6%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 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类进行指导为主;在家庭教育中,有 60.5%的 家长希望得到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知识 , 有 92.7%的家长认为进行家 庭教育指导

    是一项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活动, 认为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学生, 认为 学校与家庭在全面培养 的基础上各有侧重的占 56.9%,认为以学校教 育为主, 家庭协助的有 37.6%, 有 5.5%的家长 认为主要由学校来完成 或学校负责教育, 家庭负责养育, 这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还需要改进;认为家庭教育有很多学问,需要学习培训的有 76.4%,有 5.5%的家长 对家庭教育存在困惑;被调查家长参加过家庭教育培训的只占 30.3%, 主要是通过电视光碟、专题讲座和家长会接 受的教育,认为培训效果 非常好的有 57.6%,也有 6%的家长认为培训效果不好;认为家庭 教

    育的重点是教孩子怎样做人的有 89%, , 有 55%的家长希望得到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有 56%的家长希望得到与孩子沟通方面的指导,有 21.1%的家长希望得到对孩子心理指导方面 的指导,有 3.7%的家长希 望得到缓解两代人关系方面的指导;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希望 通过 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并通过发放 报纸、刊物、电 视节目、举办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 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不难 看出, 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的理念 上已经比较科学, 对 家庭教育的认识也已基本到位, 但存在家长整体素质不高, 不注重学习, 对身边出现的新鲜事物不留心, 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了解不够, 在 孩子的教育上还较多的依赖 学校;存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超 出孩子自身的能力, 容易出现现实与期望落差大 的问题;存在家长与 孩子在教育上沟通不够,使得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欠妥当的问题。所 以我们还得对农民进行素质教育。

    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建议(一 问题

    1、问题之一:家庭教育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 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 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 下几种 类型:

    一、“ 期望过高 ” 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是典型的中 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 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 把

    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 “ 遗憾 ” ,用最美好的 “ 希望 ” 寄托在自己 的孩 子身上,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 得到补偿,想让 他们 “ 出人头地 ”。因而对孩子 “ 成才 ” 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1、分数第一。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 心、最敏感的话题。“ 学 ” 而优则 “ 奖 ” , 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 “ 学习至上,成绩至上 ” 是 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让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的多数家长不 让孩子干家务活,为的是让出更多的时间来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时间。于 是,家长包办代替了 孩子的家务劳动, 一是心疼孩子, 不肯过早地 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 “ 杂 活 ” ,怕影响孩子的 学习。据了解,有好多家长要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学习,当孩子考出好 成绩时,就高兴,家里便是 “ 阳光灿烂的日子 ”;当孩子考不好时,家 长会把孩子狠狠的教 训一顿,几天都没有笑容。

    2、舍得投资。不少 家长为子女请过家庭教师,经济条件较宽裕的想方设法让孩子学到 更 多的东西,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有很多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 进特长班,心甘情愿 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 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课余时 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 …… 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 “ 责任 ”。

    二、“ 过度溺爱 ” 型。调查 显示, 有大多数的家长在培育孩子上不惜代价, 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 子的零花钱数目也有所增加, 有的家长到饭店为孩子举行 “ 生 日宴会 ”。为了让孩子吃好穿 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的劳动,多 数学生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更有甚者,为了孩子能

    “ 讲卫生 ” 代孩子洗这洗那,这种爱是对孩子的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做 法。特别是小学教育 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 不仅造就 了任性,懒惰,自我中心 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

    三、“ 顺其自然 ” 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 同而采取 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 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 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

    为:

    1、“ 心有余而力不足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 “ 希望 ” 和教 育 “ 方法 ” 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 “ 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 ”。在现实 生活中, 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 不能说服家里 的一个 “ 宝贝 ” 而找老师 “ 告状 ”、“ 述苦 ” 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 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 “ 无从下手 ”“ 伤脑筋 ”、。

    2、“ 代理家长 ” 的现 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重任让位于爷爷、奶奶等隔代 人。于是, 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 “ 重心 ”“ 中心 ”“ 轴心 ”“ 吃什么 ”“ 穿什 么 ”、、。、、“ 用什么 ” 时时刻刻牵动着老人们的心。长辈们那 “ 特 别的爱 ” ,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 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 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 辈们无微 不至的 “ 关爱 ” 中滋生。问题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 孩子, 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 种种令人担忧的 “ 怪圈 ”。

    一、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 谓已用 “ 喂 ” 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 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 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 是自 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 少互爱精神,对 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 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 心中只有 “ 我 ” 的利益。

    二、崇 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 生的口袋 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 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 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 作业、做清洁 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 “ 下暴 ” 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 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 “ 崇拜金钱 ” 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 潮高档,用的要 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 刚 …… 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 , 戴的是 精巧的发卡 , 看的是精美的卡通 书 …… 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 钱雇佣 “ 棒 棒 ” 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 的是 “ 饭 来张口,衣来伸手 ” 的生活。

    四、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 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1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2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3测验考试成绩 “ 达标 ” 后 的 “ 奖金 ”;(4替家长

    买东西时剩余的 “ 零钞碎票 ”;(5 个体 经营者的孩子还有 “ 帮工钱 ” …… 在学生眼里, 这一切全是 “ 得来全不 费功夫 ” , 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 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 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 “ 冷宫 ”。学校 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在校园内 拾到的各种衣 物及其他物品, 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在小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 真 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 污染着学生的

    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 成长, 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二建议 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 良好的家庭教育, 可以净化社会风气, 促进学生的 健 康成长。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创建良好的家教环 境,形成学校和家 庭教育的合力,切实改变这种家庭教育的现状,必 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学校可以 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积极举办家长学校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 和发展程度。因此, 家长应该积极参加 家教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 探索, 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 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人才观、儿童观、亲子观、评价观等科学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 素质,与孩子建 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与孩子共同成长, 科学、系统教育好孩子。学校可以通过积极举办家长学校实现此目的。家长学校与家长要保持经常性联系, 及时 对家长进行科学家教主题培 训活动,引导家长正视孩子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孩 子健 康成长。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 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 子的思想、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家庭形 成良好的教育环境。针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究其成因,均涉及到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观 念、态度和方法 问题。尤其是家长的观念、态度是家庭德育成败的关 键。因此,家长学校具体在安排培训内 容时,可根据 “ 启蒙 — 入门 — 提 高 ” 三阶段工作目标逐步展开。(1启蒙,转变观念 首先与家长们探

    讨 “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 ,就 “ 影响独生子女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 ” 举 办专门讲座,要求、家长淡化 “ 独生 ” 概念,改变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 地位,变支配地位为受教育

    地位;在生活 中要以身作则,是非分明, 在行为、态度上要保持一致;为孩子创造群体环境,鼓励他们参 加集 体活动,密切与同伴交往、游戏,对孩子的期望做到实事求是,切实转 变家教的观念和 态度。(2入门,掌握方法 可安排 “ 如何培养学生 良好的意志品质 ”“ 孩子耐性能力的培养 ”“ 孩子学习主动性的、、培 养 ”“ 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几个问题 ”“ 保护孩子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 等讲座,深入、、浅出地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地传授 给家长,提高教育的能力和效果。(3提高,形成合力 为了使学校 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形成合力,不妨举办一些诸如 “ 家长如何与 学校 沟通 ”“ 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 家长也能当个好老师 ” 等 讲座,教育家长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全面了解学校对孩 子的要求,正确对待教师的家访,平时主动与学校 取得联系,及时对 学校教育进行调整与平衡(即调整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调整正确与错 误 的关系;调整各科知识间的关系;调整德、智、体、美、劳的关系 以及孩子之间的关系等 , 使两教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 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同时,对于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 代表性困惑和难题,我们要给予充分而恰当的 解答,并提出一些具体 建议。在对象选择上, 紧抓两头不放松, 开设一年级新生家长与毕业 班 学生家长学习班,既抓启蒙、入门和提高,又抓补充、发展和衔接,环

    环紧扣,全面而定 向地传输家教知识。

    2、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 制度 大量实践证明, 单靠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是无法产生良好教育效 果的, 必须要实现家校

    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彼此沟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 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卡、家访、电话等途径加强与学校沟通交 流。同时,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现代网络技 术,积极探索家校双向交 流与互动方式, 使双方交流合作的形式更加生动多样, 如面上合作 —— 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发宣传材料等侧重系统宣传教育观 念,方法等;线上合作 —— 家教指导热线,家教指导网站(侧重于释疑 解难;点上合作 —— 家访、家校联 系卡、社区指导座谈会(侧重于跟踪 指导 等,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

    3、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首 先, 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 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 使孩子有一 个学习的小天地。其次,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 建议家长订一两份报刊杂志,作 为家长

    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再次, 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 业。这样,浓厚 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形成后,能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 长对 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努力创设和谐的家 庭氛围 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动机与教育内容,更主 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家长要顺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认真 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 师,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长。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 自身素质,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

    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 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 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 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 耐挫力。(一、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 目前上小学这代 孩子的父母, 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 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 儿 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 理学方面的书, 72% 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 他们不了解如 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充分利 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 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只有当学 校教 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指 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 家长,都 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 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 选择。孩子的 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 是培养教 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 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 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 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 长认识的基础 上, 采取同一的内容, 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 家庭 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 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 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 „ 教育靠学校包 打天下 „ 的被动局面。

    3、指导家长 “ 做好孩子的表率 ”。在被调查的家 长中,通过与他们的谈话反映出有一部 分家长在素质方面欠缺。无论 是自身的文化素质,还是修养都需要进一步的增强。比如,有 一部分

    家长不能完成对子女的教学上的辅导, 甚至一部分家长不能对自己的 子女在思想上进 行正确的引导,在 “ 助人为乐,拾金不昧 ” 等方面进行 了错误的导向,使得这些未成年人在 进行世界观形成时受到错误的影 响, 有时家长本人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范例, 可能影响到子女的一生。孩子们最易从模仿的角度来把握事物,这是家 长们一定要 记住的。如果家长们都亲自做到关心人、热爱,那么这种 爱一定会通过蕴含其中的行动渗透 进孩子的心中, 培养起孩子爱国家、爱朋友、助人为乐的感情。中国一句老话:身教重于言 教,用在孩子 的情感教育上是十分贴切的。

    (二、注意塑造孩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一生的无形财 产, 而幼年时期产生的道德品质将影响人的终生, 它的 持久性是人 生其他时期所无法比拟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我们所要求 的道德品质 的核心是集体主义,这里面包含关心集体的品质、遵守纪 律的品质、团结友爱的品质、勤劳 节俭的品质。第一,培养孩子关心 集体的品质,首先要从孩子关心父母、家人、朋友开始。让孩子们 懂 得家庭的价值,懂得尊敬长辈,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 从 这些自己身边的小 事做起,孩子日后就热心公益事业、关心集体。对 于孩子的纪律教育,一是培养孩子自我控 制的意志力。二是培养他们 尊重人的习惯。三是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文明礼貌知识的教育, 让 他们懂得遵守公共秩序,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家长们对孩子的纪 律教育要耐心,同 时也不能纵容。第二,团结友爱品质的培养,我们 认为关键是孩子性情的培养。要注意引导孩子们养成 热情开朗的性格, 同时要学会谦逊忍让。家长们应积极开发孩子们的活泼、开朗的性格, 防 止由于独生子女渐多而易产生的性情孤僻和不合群的趋向。同时要 教育孩子们学会宽容他 人,这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融洽的根本,这样 才会广交朋友,易于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立足、生存。第三, 勤劳节 俭的品质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做起, 家长要注意让孩子懂得通过自己 的努 力获得的劳动果实才是最甜蜜的。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 财物的来之不易,从而珍 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三、营造良 好的家庭人际关系。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 长 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 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 让 孩

    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 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 的性格,培养孩子良 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四、开展丰富 的家庭活动。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 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 „ 受欢 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 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 动 …… 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 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 综上所述, 社会的发展 对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家长一定要顺应 时代 发展的需要,以文明、科学的态度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心 理基础,积极创 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作为学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总体 现状以及不同学生家庭背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最大限度地消弭不良家庭教育的负 面影 响,以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这样,使两教在目标上统一 要求,时空上密 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力量上聚分适度,充分发 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形成优化的教育合 力,达到教育的最优化,共同 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此文获 09 年家教研究会论文评比优秀奖)[出处:江都市丁伙镇教育管理办公室 ]

    第四篇:论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论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

    本文在对农村家庭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并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提出了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家庭教育现状家长问题对策

    一、引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所有父母亲的心愿,但真的要把子女培养成为知书达礼,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长大后,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确实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主体的家长,在其家庭教育的期望水准、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家庭教育的内容价值观念以及家庭教育的态度方法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与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相违背的新的倾向和新的问题,这些倾向和问题直接与青少年的现实面貌和社会发展的目标需求构成不同程度的矛盾。分析认识和切实解决这些矛盾,是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使家庭教育纳入科学化轨道的迫切需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是很多的。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史典•愿体集》上有两句名言是:“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和教育,几乎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不是学校,社会教育所能代替的。”

    中国的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得多,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但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仅有城市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1、对于子女在学校活动的内容,大部分家长还是比较关心的,他们大多知道并且愿意参加活动,许多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家长都能够尽力地帮忙配合。但也有些家长由于工作比较忙,因此,在组织活动中能看到很多年纪一大把的爷爷奶奶。在现在的农村老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可以说是文盲,他们虽然参加了活动,但对于孩子活动的内容、方法还是一知半解,有的甚 1

    至不理解学校的教育方式,跑到学校大哭小闹的屡见不鲜。

    此外,农村的家长过分依赖学校,他们为子女大多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而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他们自己出了钱把子女送到学校,教育子女就成了老师的责任,不与老师沟通,不来参加活动,缺少了家庭、学校的相互联系与交流,怎么能利于孩子的综合发展?

    2、现代农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不了解,教育孩子主要有两大支队。第一种就是家长对孩子有一种保护心理,认为孩子还小多照顾一下,百般爱护,见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们常常替孩子找借口,说人还小不懂事,长大后自然会变好的等等,以此对孩子来加以宽容和迁就,把孩子安排在真空的、没有道德约束的环境中,这必然给孩子现在及以后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显形或隐性的伤害。其实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适当的表扬或批评还是必要的,不要刻意的给孩子建造防护墙。事实证明,农村家长特别是老一代的爷爷奶奶们,应更新存在的娇生惯养、包办代替、长大就好的教育,应建成先严后松、松严相辅的教育观。第二种就是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农村普遍存在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同伴或老师面前损伤孩子的自尊作为惩罚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同时,农村家庭成员对子女教育方面观念、立场不统一。在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甚至父亲和母亲有时也会不统一。另外有的家庭是双亲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另一方。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或盲从一方,使他们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事物。

    3、农村家长由于工作忙,既要上班又要到地里去干活,对子女学习的关心、辅导比城市家庭少的多,也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耍,更别说耐心进行教育了。而且在学习方面,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分数,不关心孩子的能力、习惯等其他方面。为了让家长明白学校的工作任务和孩子在园的学习内容,我们经常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目的就是提醒家长在孩子成长时期,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其他各方面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对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比较注重,平时能严格要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赚钱、娱乐,根本无心教子,任其自由发展,或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稍不称心就要发脾气。另外,大部分家长不要求子女参加劳动,原因是老人们认为自己小时侯受够了苦,该让孩子舒舒服服了,因而包办代替;原因二是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会。试问这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怎能适应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呢?

    三、应对措施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为了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提高家长素质,增强家长对幼儿的辅导能力。

    现代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家教观念及方法还不了解,甚至有的还不会讲普通话,不会与孩子交流,不会正确的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环境。

    2、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

    在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共同生活而接触密切,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细致 观察,发现孩子的特长、弱点,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表扬和鼓励进步,批评和纠正错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要注意让

    孩子了解、感知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赢得孩子的敬重,更加珍惜为他所做的一切,自觉接爱教育。

    3、父母自我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虽然比较片面,但也从反面证实了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希望每个父母虽要重视自己的言行,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教育孩子。但有许多家长意

    识不到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所以可以在“家长学校”、“家长会”或者孩子对家长的提醒中,向他们提出意见时。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多家长能采取克制的态度。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响。他指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又怎样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甚至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子女都有很大的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

    4、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农忙时,也不要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梁实秋说过:一个家庭,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书,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生动的画面是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也了解不了的,这样,既增进了一家人的感情,也丰富了孩子的视野。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5、解放孩子的双手,在劳动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从小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爱农”观念和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非智力情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使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促进孩子的学习。调查资料显示,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生活所必须的劳动在由大人包办代替,大人想让孩子幸福,却没想到不劳动就会逐渐偷懒,更没想到劳动在孩子身心发展上的重要作用。适当的劳动不仅能锻炼、发展孩子的肌肉群,促使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开发人的智力,尤其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们必须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实际劳动中发展思维,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意识,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取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世纪的主力军。

    6、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进取精神。

    家长应该通过激励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借助于榜样、座佑铭、奖励的作用和力量,培养孩子力争上游的意识和愿望。

    7、教育子女从点滴做起。

    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家庭教育要从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处着眼,从一时一事的小处着手。列宁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因此,家庭教育既要注意大方向上的宏观把握也要注意微观上就事论事,要从平时一些看似琐碎平凡的小事发拙教育素材,要注意因事生情,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孩子进行点拨和启发。

    8、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一致,因此学校和家庭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相互补充,相到配合,各尽其责,使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影响,家长应经常与孩子的教师取得联系,通报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学习状况,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四、结束语:

    在家庭教育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家长的认识水平与其实践水平之间目前尚存在不小的差距和矛盾。尤其是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忙于农活或由于知识结构的欠缺,往往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简单粗暴,要分析和认识此种矛盾,要求我们在对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时,不仅要加强宣传力度,向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而且要考虑这些科学知识在家庭教育中的可操作性,要结合典型事例,解剖麻雀,指导广大家长自觉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全面端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当然,还必须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组织和指导,这不仅是克服家庭教育中一系列病理现象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促使家庭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燕、邢利娅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教育学院专业:小学教育姓名:卢胜艳学号:

    111班

    20111105040017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目前,很多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以打代教,或放任不管,娇生惯养,甚至溺爱、姑息迁就,一些市侩思想、不良生活习气和作风带给孩子恶劣的影响。而这一部分学生多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障碍,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在这类学生和家长面前表现的苍白无力。另外,凡河中心小学的学生还有其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工作流动性大,在家的时间很少,学生多由祖辈、亲戚照料或独自在家,只能满足学生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对学生很少或很难做出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长时间的失控导致学生丧失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状况良莠不齐,教育质量不理想,令人堪忧。为了有针对性、有效地帮助广大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使学生在较好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对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问卷方式

    三、调查对象:本校四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

    四、调查时间:2024年9月-10月

    五、调查内容:

    A、家庭基本状况调查:父母教育程度、职业特点、业余爱好、家庭经济状况等。

    B、家庭学习情况: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学习的认识程度。C、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D、家庭教育的效果,初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发现: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许多孩子上课时表现生龙活虎,而学习成绩却很不理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引起了我的调查兴趣。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由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下实现的。然而,我在凡河中心小学小学实习的时候常常能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对某某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我每到周一就要从头再来,我都筋疲力尽了。老师发出这种无奈地声音,抱怨着家长的不配合,对学生更是失望与严厉,恶性循环着。

    问题一:“不管不问”型,家长认为我花了很高的学费,把孩子送到小学来,孩子的生活学习就都应该由老师、学校负责。

    例子:这个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放学后不直接回家,而是由代理家长接到课后补习班写作业,然后家长下班后再到补习班接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以为有老师,有学校,有补习班就够用了。

    问题二:“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传统教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其

    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其

    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例子:我是一年六班的实习老师,在我们的班级常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我妈妈说这次我考试考一百分,就给我买一个····礼物”。你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耽误写作业的时间,常常把学校的值日任务自己承包下来,殊不知对孩子的锻炼是很重要的。问题三:“过分溺爱”型,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俗话常说“隔代亲”。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理能力差,要他人帮助收拾书包;表现很自我,缺乏对他人、集体的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的。

    例子:我们班级就有一个自理能力特别差的孩子,而且特别怕自己在同学面前吃亏,自己的奶奶总是在班级同学面前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欺负我孙子”,他更是对自己的同学大打出手,不让自己吃一点点亏。

    二、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凡是希望孩子做到的,父母一定要自觉做到。只有大人说到做到,教育孩子时你的话才有说服力,孩子才不抵抗。

    2.注重“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不良行为。既然我们要教育孩子,我们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当然也不包庇迁就原则性错误)。切忌习惯性地批评孩子缺点和不足,更忌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积极适当地帮助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这时家长要伸出热情之手予以适当帮助(切忌无原则地全权代劳),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不断树立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全家拒绝不合理要求。

    现在好多家庭是三世同堂,又都是独生子女,由于“隔辈亲”缘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容易过分袒护孙子女的不良行为,满足孩子不合理要求,从而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毛病的发展。这时,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之间一定要多多沟通,形成一致意见,无论是谁都不能无原则满足其不合理要求,任其怎样哭闹,也不能这个批评,那个呵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自私、任性、不讲道理毛病的发展。

    5.与老师保持经常性沟通。

    孩子入学之后,每天有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其学习的优略、品质的好坏等各方面的表现,学校和老师掌握的比较清楚,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所以不但要积极参加家长会,更重要的是平时多与老师保持沟通和联系,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既要了解其优秀的一面,还要掌握其缺点和不足,随时纠正不良行为。

    6.父母要及时“充电”。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日新月异,要承认孩子的社会属性,父母一定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将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赋以现代新的思维和方法,使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可,否则不但达不到你想要的教育结果,而且还会在子女心中留下保守、呆板、不爱学习的形象,久而久之必将出现孩子不听教诲的局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是“百年树人”的起点。古代教育家荀子说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是强调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永远不要只会去责备孩子,而要更多地去反省自己是否是一个称职的家长。



    推荐阅读:
    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思考
    置业顾问大全
    放节育环期间宫颈糜烂了怎么治(精选5篇)
    三门峡市运管处关于新型城镇化调研工作的汇报材料
    维护消费者权益主持人(初稿)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