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证券合同 集体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关于各校新学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风月无边 时间:2024-07-28 04:03:3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关于各校新学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关于各校新学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

    暑期将过,今年的秋季学期即将开始。为了广大师生的健康成长与学校的长远发展,各校要做好新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做好开学初的新生心理普查工作

    今年,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每年一次的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心理普查的目的一方面是筛选、排查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是帮助新生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从而为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供帮助。各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可通过师生观察、家长反馈、问卷调查等形式,做好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着重关注心理状态异常的学生并做好记录,联合班主任及家长,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及个人动态,做好反馈并把本校的心理普查情况及总结及时进行上报。

    二、配合完成每学期一次的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调查

    每学期初,教育股都会联合相关科室,对各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今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也将参与其中,对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学期规划等进行调查调研与督导,保证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

    三、建立学生成长信息记录

    各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着手建立学生的成长信息记录。根据教育部新近下发的文件《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各校应为学生建立成长信息记录。

    (一)学生成长信息记录的建立

    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应联合班主任及学生家长,认真完成学生成长信息记录的建立工作,认真、如实、详细填写学生成长信息记录表。学生成长信息记录一般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心理状况、辅导记录等。辅导记录一般包括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辅导的主要问题及问题的评估和鉴定,并有相应的分析、对策与辅导效果评价。成长信息记录建立可参见已下发的《科尔沁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材料汇编》中的附录6: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中的相关内容。

    (二)学生成长信息记录的回收与管理

    学生成长信息记录由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统一负责管理,档案资料不得带出心理辅导室办公室,不得复印。非心理辅导室工作人员不得查看档案内容。在学术场合需要使用档案内容时,不准公开当事人的任何身份信息。学生成长信息记录、测评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保存。

    (三)学生成长信息记录的使用与意义

    学生成长信息记录仅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辅助工具之用,不用于学生管理之中,不进入学生的人事档案,学生的成长信息记录一般在学生离校后封存。

    四、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各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组长、副组长及成员,需包含一名校级领导在内,明确责任及分工。

    建立“班主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主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协助干预并帮助转介”的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程序,规范“以预防为主、以咨询为主、以治疗为主”的学生心理危机三级干预系统。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出现危机事件时能够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给予师生适当的心理干预,预防因心理危机引发的自伤、他伤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五、丰富充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种多样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开学初的学生心理调适期、学期中的学业倦怠及情感困惑以及学期末的心理调适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爱的活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指导中心也将定期组织评优及推广学习。

    六、配备专业心理教师,保质保量上好心理健康课 所有中小学均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岗位,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业心理教师,暂无专业心理教师的学校要指定专人兼职心理教师。专兼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具备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定期接受一定数量的专业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鼓励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自我深造,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并会为其提供必要的展示及评优舞台,推广先进。

    同时,各校要将心理健康课纳入课表并按时授课(两周一节),心理健康课不得被挤占、挪用。同时按要求做好心理健康课的教案设计、心理活动记录及个案辅导记录,要求每位心理健康教师每学期至少写好5份完整的教案设计或教育活动记录及5份个案辅导记录(模板可参见已下发的《科尔沁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材料汇编》中的附录3、4、5)。

    七、进一步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及使用

    我区一直致力于“两室”(卫生室与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规范工作。各校要依照教育部新近下发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结合已下发的文件《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及《科尔沁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材料汇编》中的“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功能设置、配备标准与使用管理”及“附录2”中的相关内容要求,建设完毕本校心理辅导室并将其投入使用。

    科尔沁区教育局

    二O一五年八月二十日

    第二篇: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藤县太平镇第一初级中学

    许景桥

    许多心理学者认为,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因为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作为班主任应如何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

    首先,作为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前不少学生在“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精神健康”等方面心理压力较大,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力差、群体性差、意志薄弱、对人冷漠等心理问题。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同学生的气质、体质、身体健康、生理发育、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等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有的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甚至产生心理疾患。

    二是学校的原因。虽然当前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实行“减负”政策,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学校还存在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倾向,这必然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教师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学生个体间产生的矛盾,家庭对学生不恰当的要求,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使部分学生厌学,畏惧交往,产生自卑,不能正确、全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等情况。

    三是社会、家庭的原因。社会发展迅猛,旧的观念受到冲击,新的理念还没形成,家庭结构的变化、家长教育思想的陈旧、教育方法的单一,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但也有些家长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子女的不闻不问、毫不关心等原因,都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其次,班主任必须了解作为班主任这个角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

    一是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心理辅导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和矫治性心理辅导。

    发展性心理辅导是指施教于未然,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个别差异进行心理辅导,促使其心理矛盾有效解决、心理潜能充分发挥、个性品质和谐发展。

    矫治性心理辅导是指施教于已然,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疏导,乃至对有关的心理障碍进行诊断和矫治。

    二是在自然情境的过程中展开。班主任主要是利用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多这一有利条件,在日常工作的自然情境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境界。第三,作为班主任必须了解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原则。班主任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处理好三个原则:

    1、“普遍性与针对性”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统一、有共性,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整体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一直把关注学生学习的集点放在学生的分数上,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体现,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了学生沉重的十字架,由此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当学生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分数时,学生体验到的就是一种失败感,渐渐地就形成一种期待性焦虑,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无奈感,学习起来觉得索然无味。学习主动性降低。针对这个问题,班主任应该利用班会或课余时间和学生多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白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平时我跟学生就一再强调,不管结果如何,尽力就行,你就可以问心无愧。

    2、“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广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人,而且他们的差异表现有多个方面,既有智力差异,又有心理品质的差异。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差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时期,过早地用单纯的“好”或“不好”来划分他们的等级是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师首先就要做到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对学生一视同仁、施予博爱。切忌歧视、偏心。

    3、“尊重与理解”原则,即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与感受。

    学生的身心虽然还处于发展时期,可现在的学生个性、自尊心都特别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理解,教师不能无视于学生的个性,随意践踏他们的自尊。然而教师又常常不由自主地想把学生纳入自己的教育模式中,而忽视他们自身性格、个性发展的要求。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就得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以朋友的身份来对待学生,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内心信念。同时,我们也应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学会选择,让他们在实践中自我锻炼、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第四,作为班主任必须懂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方法。

    班主任在学校的工作中,直接组织、管理、教育着学生,班主任在班级的工作中要用心育的眼光对待学生,积极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理解、交流、平等、关爱”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态度、方法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班主任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特别是在日常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

    1、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班级群体对管理目标在心理上的认同。

    2、注意心理换位,以化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3、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心理相容。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若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

    第三篇:班主任应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主任应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好学校,哪有脸见人”,“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到最后“没有人愿和我一起做操”。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恢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这种现象也较突出,“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一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唤起高昂、饱满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第二段:利用创设的气氛,提出问题,在学生的好奇的思索中,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里,教师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完成新课教学任务;第三段:巩固扩展第二阶段学习内容,强化心理品质训练。实验结果,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发展。又如在教学中确立情感目标,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师有意识地把情和知统一于教学之中,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欣赏能力、情感陶冶同时活跃起来。语文课中的表情复述、课本剧排练,都能达到此目的。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班主任应经常与家长沟通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3)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4)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形成在校长领导下,由德育处牵头,以年级长、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在全校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心育氛围。

    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个案研究的搜集整理工作和个案跟踪研究工作

    在开展心理教育常规工作外,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通过黑板报、橱窗等出一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让学生积极参加不同的体育课外活动,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缓解学习压力。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营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家庭环境。

    通过邀请校外辅导员举行讲座,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促使学生养成遵守交通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五篇:浅析基层单位如何做好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

    浅析基层单位如何做好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

    目前,基层官兵以80后、90后为主,而且独生子女较多,大多都是在优越的环境和父母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思想活跃,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独立意识也迅速发展,尽管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弱,但仍然有了成人感和独立的要求,努力以成人的姿态活跃在社会中。他们在生活上要求独立,对领导和家长的过分关心有时会产生反抗。随着自我的发现,青年官兵越来越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也会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体验来总结自己身上的长处与短处。尽管青年官兵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他们的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多。

    一、影响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1.军人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从地方青年到一名合格的军人,青年官兵经常遇到角色转换,在适应新的角色、任务和环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军种、兵种、性别、文化程度、军龄、职别等都是对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的心理问题也具有多样性,例如:人际关系敏感、失落、自弃、焦虑、抑郁等。

    人际关系敏感

    青年官兵从家庭走向军营,生活空间扩大,人际关系便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支持和理解,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是部分青年官兵迫切希望交际,但又缺乏交际经验的矛盾问题。这种情况在性格内向的青年官兵身上尤为突出。他们缺少知心朋友,感到与他人交往困难甚至不想交往等。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就会使这部分青年官兵产生孤独感。

    失落、自弃心理

    现在大多数青年官兵心理素质不高,自我调适能力较差,面对一些普遍存在、相对正常的社会现象,比如:由于工作经验少、业务能力不强而出现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或是同年入伍的战友、老乡、同学在考学、入党、立功、晋职、担任领导职务等方面“捷足先登”等等,往往表现出失落、沮丧等不良心理反应,特别是在工作调动、职务调整、战士退伍、士官改选、干部转业等关键时期,出现焦虑情绪的频率很高。如果不懂得自我调节,就会心理失衡,感到自己在部队的发展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失落、自弃的心理,抱着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心态虚度军旅时光,有的甚至会走极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

    焦虑、抑郁心理

    青年官兵大都处在婚恋的“黄金阶段”,部分官兵看到同龄人已经娶妻生子,心中羡慕,或迫于家中长辈施加的压力,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开始为自己的婚恋问题着急。同时,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又担心即使找上对象成了家,也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家中的妻儿老小,要承受两地分居带来的痛

    苦。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部分官兵就会产生压抑、空虚的心理,做事心不在焉,进而影响到工作成效和个人成长进步。

    2.生活环境影响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

    由于职业的要求,军人常驻扎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例如驻新疆、西藏部队,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经济发展也相对比较落后,兵营生活相对比较艰苦,交通及通信相对不便,更加会使青年官兵产生孤独苦闷的感觉,再加上训练强度高、作风纪律严、任务重等,更易出现压抑、情感脆弱等心理变化。

    3.家庭因素对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因素也会对青年官兵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家庭结构、青年官兵着急实现不了父母亲友的期望、怨恨解决不了家庭当前的困难。

    家庭结构对青年官兵的影响

    完整合理的家庭结构,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养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相反,缺陷的家庭结构使子女缺乏亲人的呵护、关心和教育,其子女的人格、自尊心、个性、气质、品质等的形成和发育缺乏必要的环境与条件,导致心理发育受到挫折,甚至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青年官兵着急实现不了父母亲友的期望

    当前,由于部队官兵的生活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战士绝大多数是带着学技术、入党、考学、转士官等个人目的来到部队的。然而,现实情况是,“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当一些新战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理压力剧增。家人的过分期望给许多战士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

    怨恨解决不了家庭当前的困难

    当前,基层思想工作最难做的战士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家庭遇到涉法问题的战士,另一类是家庭不完整或父母感情不和的战士。面对社会、家庭带来的“烦心事”,他们中有的抱怨社会人情冷漠,有的不满地方官员腐败,有的痛恨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心理伤害。

    4.军事应激对军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军事应激是在特殊军事活动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绪状态,是军人通过对军事活动环境和军事活动形式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和平时期军事应激主要包括军事演习、特殊条件外训和应急突发任务。

    二、青年官兵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透彻了解青年官兵对部队生活的适应程度。

    由于青年军人在部队生活时间不长,对部队的情况又不是很了解,而且部队与地方的差别非常大,他们短时间内还不能适应部队的生活,因此就会对部队的规章制度、条令条例、教育训练等采取不遵守的态度和行为。面对青年官兵不应一视同仁,要根据他们进入部队的时间年限将他们划分为几个层次,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2.个别军人的错误行为对青年官兵的影响

    某个军人出现逆反心理现象时,有些军人不是去帮助、引导,而是排斥、挖苦,强化了该军人的逆反心理;或是对青年军人进行教育和谈话时,手段简单、粗暴,只要求青年军人“听话”和“服从”,不考虑青年军人的实际心理状况,造成双方的心理差距,这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这也给对青年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阻碍,起到了反作用。

    3.青年官兵自我意识的偏差

    尽管部队一直都在做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因部分青年官兵自我意识的偏差,也大大影响部队对青年官兵心理健康工作的效果。青年军人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强调自我,容易造成偏激或片面地看待问题的对与错。不愿意与别人完全相同是青年人共有的心理特征,有些青年军人认为逆反就是与众不同,就是标新立异,因此,就认为不同于他人的观点和行为就是个性的体现。逆反是心理健康的“溃疡”,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但又复杂的心理。逆反心理具有两面性,有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有的则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良逆反心理对官兵的健康成长和部队建设危害很大,不仅会影响官兵“服从指挥”意识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可能阻碍正确思想的入耳入脑。

    三、对基层部队做好青年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面对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双重影响,如何做好青年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部队常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根据以上出现的几种问题,我个人认为基层部队开展青年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开展警营文化活动。采取多种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基层部队心理教导和疏导工作还处于初步状态,这就要求基层部队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不断地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干部要重点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学会分析心理现象、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士兵主要结合日常工作和生活,了解心理科学常识提高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把普及心理科学知识纳入基层经常性思想教育,科学文化学习和卫生常识课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并逐步形成制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同时,还可以邀请地方单位心理学专家,医生给官兵上心理课,帮助官兵了解常见心理障碍或病症的起因,表现及治疗的知识,以便平时注意防止和消除这些病症的诱发因素,摆脱不良心理状态,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的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当前,青年官兵特别是基层官兵所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他们既要处理好内部关系,干好工作、争取进步,又要处理好社会、家庭以及其他方面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再加上各种走访、办案、安保等任务繁重,大部分官兵觉得自己“非常忙”。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舒缓官兵紧张的心理情绪就显得十分重要。基层部队可以结合实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灵活地组织开展各种训练、学习小竞赛等活动,为不同层次的官兵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官兵自我挑战、自我表现、自我思考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在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适当组织文化娱乐活动,把官兵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喜欢的文体活动

    中来,让他们在娱乐消遣中忘却烦恼、消除疲劳,使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

    2.统一认识与关注个体相结合,切实做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做好“重点人”的心理疏导工作。青年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阅历、家庭等情况都不尽相同,心理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因此,要加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及时掌握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人”要进行重点帮扶教育。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心、情况分析等方法,认真分析、找准心理症结及原因,采取积极措施予以缓解和调控。千万不能不分具体情况搞“一刀切”教育,更不能将其列为“另类”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和谐的警营环境,注重做好“重点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尽快甩掉思想包袱,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

    3.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心理教育、疏导和卫生工作服务机制。

    加强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重点在人才骨干队伍建设。基层部队要充分依靠思想骨干队伍,准确掌握和及时报告官兵的心理动态,广泛开展心理互助活动。政工干部应把如何做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政工干部实施心理调查、心理分析、心理引导的能力。基层部队要像重视分析思想形势那样,定期分析官兵的心理情况,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科学知识学习教育方案。

    4.要确保青年官兵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性。

    搞好心理教育引导,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解决官兵心理问题的关键环节。要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谈心、情况分析等方法,摸清官兵的气节、性格等方面的特征,有条件的可借助驻地一些卫生部门或在专家指导下做一些必要的心理测试。着力搞好“四结合一注重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要结合平常训练、部队管理、完成执勤任务和官兵的成长进步,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官兵提高对部队紧张生活和严酷执勤战斗环境的适应能力;服从命令、遵纪守法的自控能力;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个人、家庭和人际关系中各种矛盾问题的化解能力。

    5.做好后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

    部队政治机关要把做好部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帮助和检查督促。同时基层部队要正确处理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关系,把心理疏导作为思想工作重要补充和辅助手段,既不能简单地把心理问题看成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问题,又不能用心理疏导取代思想教育。要注重军营环境对培养官兵良好心理素质的潜移默化作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氛围,巩固团结友爱的内部关系,公道正派地处理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要充分发扬民主生活制度,疏通民主渠道,虚心听取官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同时要坚持科学管理、科学施训、部署工作,下达任务要充分考虑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尊重官兵的隐私,对官兵的心理问题要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扩展,对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官兵,要多关心、多

    帮助,不歧视、不讥讽、不嫌弃。要满足官兵的正当需求,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努力为官兵排忧解难,使官兵感到组织的关怀和部队的温暖。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快节奏的生活必然会给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各项边防管理和安保任务繁重,青年官兵难免会产生心理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势必影响部队建设。因此,抓好青年官兵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推荐阅读:
    关于各校新学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校外辅导员工作管理
    天堂杭州人人爱茶
    安昌镇中心小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陆清华个人汇报材料
    上一篇:天堂杭州人人爱茶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