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担保合同 七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雾凇晨曦 时间:2024-08-03 07:02:3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上海人民出版社、《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美】贡德•弗兰克,中央编译出版社、《叫魂》,【美】孔飞力,北京三联、《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东方出版社、《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北京三联、《戊戌变法史事考》,茅海建,北京三联、《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桑兵,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传统与变革》,【美】费正清,赖肖尔,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余时英,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章开沅、马敏、朱英,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感想

    看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此书得到的启发会很大。我非常敬佩陈旭麓先生缜密而深邃的史论,对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由衷的赞叹。

    现今大多数学者认为应把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10年时间划为中国近代史。在这110年中,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一直没有改变;在这整个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便是如此划分的依据。本来近代和现代这两个概念并没有严格区分的必要,过去的学者很多都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英文中是一个词MODERN。

    作者在分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后,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东西方的交往和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近代中国的变迁,先是鸦片战争以及之前已经出现的帝国转衰迹象,以及这个过程的变革和人们的反抗,突出表现为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接下来则是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震撼,以及随后开始的戊戌变法;之后便是庚子之变,以及清朝的维新自救,以及难以避免的王朝崩溃;再就是辛亥革命建立的新国家,以及出现的新变化;最后探讨的是新文化运动,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化最深刻的反思。之间夹杂着先生对社会变革、社会阶层(中等社会的出现)的描述与分析,先生还探讨了变与不变的哲学,这是一直萦绕在无数国人的困扰,很多人其实明白个中道理,但强大的惯性和现实利益所在,使得他们一次次选择了保

    守甚至是后退,但是,变也不意味着绝对正确,能否做好变与不变的平衡才是更需严正对待的问题。另外,先生还探讨了改革和革命两股力量的共性和分歧,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同一性的同一性,认为他们既可以表现为纵向上的继起性,又表现为横向上的共存性。大历史的发展可能是线性的,但这种认识方式常常会让我们忽视了诸多历史的细节,当我们深究这些细节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微观或者中观的历史充满着不断的循环往复和理解上的前后变化,而绝非简单的进步代替落后,复线的历史(这里并不完全等同于杜赞奇的用法)或许更能还原历史细节的真相。

    书中所涉的史实大都对于属于中国近代史的一般知识,尽管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来看的。绝对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史观不好,作为一种历史研究角度,它同样的有助于揭示历史真实,发现史实背后的真相,但先生也没有完全囿于这种史观,或者更精确点儿说先生力图摆脱那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官方史观的影响,他在承认和延续许多传统看法的同时,也在努力的纠正过去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史观的教条式理解。

    历史,是长征,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第三篇:读后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救国之路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后感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陈旭麓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哲理性历史著作,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等方方面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近代社会是中国所有社会中最复杂的一个社会,它同时将多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结构层次复杂地融合在一起。在各种矛盾的相互冲击的大浪中,这种社会成为一个变形的社会,而这种畸形正说明它是历史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陈先生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意识的转变为主要层次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840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的大门,中国从此进入近代史。陈先生在书中说道: “林则徐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最先拿起西方这把尺量出了中国的短处。„„战争的权威性,在于它把矛盾置于生死存亡之中,并用暴力戳破了一个窟窿,迫使人们去认识自己的对手。”

    震撼下第一人林则徐,后有魏源,洋务„„

    当中国走入19世纪的时候,六十乾隆盛世已经过去了,与“盛世”相比,19世纪一开始就是暗淡无光的。孕育和蓄积于上一世纪的种种社会矛盾,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人口、财政、武器、吏治的种种难题。人心在变,士风也在变。民间的揭竿早饭与士大夫的经议论,表现了朝野皆为忧患所苦。这本是王朝有盛转衰途中的历史旧景,但海舶东来,由中西贸易而渗入中国的洋物和毒品,又给世变添加了新的内容。它们像天边的乌云一样涌来,造就了下一世纪的多难与动荡。

    陈先生在书中对历史的评价,总能运用用优美、洒脱的文笔,举出深刻的案例来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谈到太平天国的失败时,他说道:“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失败的结局,更在于它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又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在论及义和团及其失败时,先生写道:“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回到中世

    纪,确乎并不同义”;“当道德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时,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的”。他曾在书中反复提到历史在经过一个巨大的迂回之后,又似乎回到了原来的起点。这句话十分经典,它形象地刻画了近代社会在“欧风美雨”炮轰下从抵拒扼杀改革到不得不重新认同改革(从王朝到个人)的历程,而这种迂回又是以碰壁为代价的,当然迂回中也认识了历史。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显著特点。

    陈先生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说道:“百年中国所受到的纷至沓来的压力,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按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改造落后民族。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和扩张同时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就是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制度。因此,只有在实现自身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才能真正抵抗一个近代化了的侵略者。这是历史赋予近代中国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同一性。先进的人们之所以为先进,就因为他们深浅不同地体会和理解了这一历史趋势,所以,力求用自觉地改革来实现中国的自强,并以此阻止来自外国的进逼;顽固的人们之所以顽固,就因为他们抱残守缺,一厢情愿地指望用封建主义来打败资本主义。这种改革和反改革曾经形成争论冲突,并贯穿于近代史的每一个环节而构成百年历史的主线。但中国人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做出反应、并相应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这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它道出了历史发展必然规律,以及中国人在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对历史潮流现状的清醒认识,巨龙猛然从睡梦中惊醒,打破笼罩了千年的封建礼教,开始谋求救国之路。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发生,只有短短的八十年。但这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剧烈变化的八十年。这个时期,随着外国资本注意越来越深的倾入,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生存,曾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当时的先进人物,从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到孙中山,曾经举起过各种思想武器,设想过各种救国方案,但都一一破灭,每次斗争差不多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壮大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才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向胜利。

    当年激烈而复杂的斗争虽是过去了,但斗争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规律,有的至今还在沿用。过去的斗争与当前的生活仍有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史上所表现出

    来的规律,对我们今天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仍有借鉴意义。

    第四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江楚会奏三疏:清政府处于穷途末路之时,一种求生本能或王朝自救意识把王朝推上了改革之路,实行新政。在“妥速议奏,实力奉行”的上谕召唤下,许多不甘王朝倾覆的臣僚递上奏折。在应诏而议变法的诸多奏折中,最著名而又产生过实际影响的是,1901年由两江督刘坤

    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发出的三折,这就是出了名的江楚会奏三疏,第一疏论育才兴学,所言以教育制度改革为主;第二疏论致治、致富、致强之道;第三疏论采用西法。这“会奏”系统详备而具体,且切实可行,因而成了晚清最后十年“新政”的范本,规定晚清新政纲领及具体办法。此奏折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它超出一般洋务运动的范畴,刘张的思想很新潮,他们许多内容已属于改革派的内容。

    一、简要说明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

    1、经济特点:①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农民的生产;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小农生产是种维生型生产;是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②土地占有的零散化趋势。土地在不断集中的同时又不断地分散:土地占有多的是有政治、权利背景的人。但是,王朝更替,宦海**,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另外,中国财产的继承众子均分及富家子弟的挥霍使得土地不断地分散。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与科举制有关。③贫富之间可以转化。在对立的经济等级之间,其个别成员可以相互对流。即一部分人由贫转富,另一部分人则由富变贫,这种财富占有权的非连续性,无疑提供了一种弹性,使封建社会能够弛缓地延续下去。

    2、政治特点:在小家经济的基础上,矗立着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秦始皇时设立的官僚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构造,从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终止,它从政治结构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两汉时代实行察举制,由三公九卿来选拔,到后来已变质,只要把选举官员的权利给少数人,就会产生很大随意性。察举制走上末路出现九品中正制,这种由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共同品题以荐举职官的做法比出于一人之意的察举制要少一点随意性,但门阀世族控驭了选官制度后,遂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到了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和确立,才最终使这个问题圆满解决,增加社会的流动性,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3、社会特点:①宗法组织:真正的社会组织,在农村,是家庭体系,即所谓宗法组织。这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组织,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主义官僚政治的基石。宗族的存在,以血缘为纽带,自成一种社会集体,宗祠、祖茔、族谱、族规、族长,以及场面盛大的祭祀构成了它的物质外壳。其灵魂则是“敬宗收族”。一个宗族、家族构成一种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宗族是不自由对你的束缚大,但宗族对族人的庇护,帮助力度也是很厉害的,好坏两种是平衡的。个人对家族的态度和义务是同他对国家的态度和义务联在一起的。②行会:在城市里,行会是主要的社会组织,行会以工商业中的行业为纽带,是买卖人帮手工业者的互助组织。工商雾者在接受互助的同时,也接受了控制。

    4、文化特点:儒学定于一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与小农经济是配套的。儒学的政治内容有三点①天道观念②大一统思想③纲常伦理。

    上列几个方面互相连结和支撑,构成了封建社会的整体。

    二、推动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有哪些?

    1、外来资本主义的渗入:①商品资本对手工业的渗透。这里的手工业主要有家庭手工业、手艺手工业,商业资本不会产生效益直接创造资本,故商业资本要转化为工业资本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最重要是通过包买商。②市镇:现代化将要来临,市镇服很大发展,一些是交通型市镇,一些是专业市镇。

    2、中国人口的压力:①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就意味着人均土地减少,意味着粮食危机的产生,意味着**、民变。②流民大量增加,意味着会党的出现,会党崇尚忠义强调的都是“出门靠朋友”的互济互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会党当作谋食的手段,结果是会党势力无处不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又相呼相应,成为近代中国宗族与行会之外的第三社会组织。会党作为一股盲目的力量,其自发的冲动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会党的病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病态。

    三、简述条约制度下的社会变化?

    1、外国领事和中国官吏的平等权,对满清政府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造成很大的压力。这使王朝体制裂开一个大洞并促成夷夏之防的崩溃。另一方面透过这种具体的平等权利又会泄露出一点资本主义的一般平等观念。

    2、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出了由沿海推向内的通道。

    3、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

    4、鸦片战争后,外人来华日渐增多。他们的活动不仅带来了商口和教义,而且有如实行嫁接,在中国社会体内,因此而长出买办阶级和教民。

    5、中国现代文化开始产生。现代文化指西方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之强,令我们无法想像。鸦片战争后中国人被打痛了残酷事实教育了我们一些思想比较开拓的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如《海国图志》、《瀛环志略》是当时最精确的传播西方地理知识文化科技的书。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开端。

    四、分析太平天国的传统性和对中国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一)太平天国的传统性:

    1、用平均主义来凝聚被农业经济抛出的农民。

    2、用江湖聚义的成规来分配权力。

    3、洪秀全具有天朝大国的思想。

    4、神秘文化的借用——拜上帝。15、传统的民族意识——夷夏之变(承袭并激扬了自天地会以来的反清意识)。

    6、反孔——太平天国的反孔是传统的反孔。其来源于中国民间反智主义的倾向;其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它对三纲五常的强调与清王朝是一样的。

    (二)对中国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1、对中国社会起了破坏作用。从社会经济来说,太平天国虽然没有改变土地制度,但它对部分地主分子的人身消灭和整个地主阶级的经济勒迫,又造成了地主分子的出逃和地主经济的萎缩,部分农民因此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同时,内战之后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经界变形。这个过程就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自耕农。这些对后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多少有点好处。

    2、地方政权的自立倾向。从社会政治来说,太平天国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的。由此,间接地促使地方政权相对于另统制的自立倾向。这对于削弱中央集权起了很大作用,原来的政治体制就不能不发生变化。

    3、太平天国对以后政治力量的影响。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对后来的许多政治力量也发生着间接的影响。如对康有为的影响;对孙中山的影响;对洪秀全的影响等。

    五、试述中国现代外交观念的产生和逐渐发展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外人交涉的机构是外交意识的萌芽。

    1、理藩院和礼部。这是处理中国外交的机构。这种机构的设置是中国与外国外交关系不平等的体现。

    2、五口通商事务。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两江总督接任五口通商的外交大臣。这一机构的设置表明清朝所理解的外交只是五口通商并且两江总督是兼任此职并不引起重视。

    3、总理衙门的设立。1861年成立。它是中国外交史上第一个名义上专管外交的机构。这是跨时代的大事。成立后,衙门也做了一些大事。如外国派遣一系列使团,从而发现了广阔世界。清朝也向英国设立常驻涉外使馆,稍后也向德国、法国等派出领事和副领事。可见,经过以上措施确立中国的外交机构。

    六、现代革新思潮产生的背景及其体现

    答:

    (一)现代革新思潮产生的背景:

    西人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沿海深入内地,形成华洋杂处的局面,从而引起一系列观念的变化。与此同时,某些腐旧而且僵固的封建传统观念被迫发生变化。

    (二)现代革新思潮的体现:

    1、以“洋”代替“夷”: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用“夷”来称呼华夏以外一切外族的人和事。但《天津条约》中对“夷”的使作了限制。这是洋与夷替代的交接点。这一替代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两种不平等(称外国人从夷转变为洋,称西方人从西人转变泰西)强调西方侵略者对我们的不平等,但同时又把中国封建主义以夏傲夷的不平等置于视野之外。

    2、反映革新思潮的议论和著作:(1)洪仁干的《资政新篇》。这是当时最完整的资本主义革新纲领,其中论述的内容,在许多地方实开早期改良派的先声。这一著作之所以能产生考,无疑是洪仁干在香港生活多年,较广泛地接触过西方传教士和西方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2)冯桂芬的《校分庐抗议》:这一著作反映了正在分化中的地主阶级对西方思想的吸取。冯桂芬在相海租界生活过,因此,他对西学要比魏源知道得更多一点;但冯桂芬又接受过线装书的长期熏陶,这使他的文章又不同于洪仁干。在这一书中最能反映时代要求的是两篇文章:《采西学议》、《制洋器议》。(3)郑观应的《救时揭要》:郑观应是个买办,但富有思想,并因此而较多地知悉近代企业经营术,是当时操商贾之业而志不仅仅在货利者。这一著作涉及很多东西,例如华工、习俗等等,具见经世之意。里面有反映时代的内容。其中最有意义的是《论中国轮船进止大略》,提出轮船要“进”须由官办变商办,在当时的较多地表现了对经济的关注和见解的内行,看到公有公营企业是办不好的。此外,他还提到在国外设领事的问题。其若干主张早于实际的历史进程好多年。(4)容闳向洪仁干的提出改良政府、军队、改变教育体制、举办洋务等七条建议。

    七、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如何理解洋务派的进步性和洋务运动的艰难性?

    (一)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洋务运动前期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如曾国藩的安庆的内军械所、曾国藩与李鸿章的上海江南制造局、李鸿章的金陵机器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局。这四个主要的新式军事企业。

    2、后期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高局、滦州开平矿务局、漠河金矿、唐胥铁路、湖北织布局。

    3、创建科技文化教育:(1)京师同文馆成立。这是中国近代意义的教育事业的开始。(2)译书。主要是京师同文馆翻译西方书籍。(3)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这标志着中国走向世界了。其中著名的有詹天佑和严复。(4)创办一批专攻军事和工艺的专门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等。

    (二)洋务派的进步性:洋务派的出现,标示了中国地主阶级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分化。在两千处的历史上,中国曾不止一次地区性出现过地主阶级改革派。他们务实济世的努力因多少有利于当时的社会而受到后代历史学家和称道。但归根结底,地主阶级改革派是传统之内的改革派,他们的改革体现了传统社会的自我复兴和振兴,然面复兴并不能打破旧有的循环。与之相比,洋务派却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时代的逼迫和造就,他们的改革主张,常常已经别具面目了。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因此,洋务派的产生,意味着凝固的硬壳绽开了前所未有的裂痕,以此为起点,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开始分化了。

    近代百年,中国社会处中西折冲之局的人们中有三种不同类型。一是文祥那样的人。他能正确认识议会和议院的作用,超过改良派的想法。二是耆英那样苟且办国事的人。三是徐广缙、叶名琛那样以顽固派为倔强的死硬派。把这三种人相比,文祥是最好的。所以洋务也最好。

    (三)洋务运动的艰难性: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每一件带有创置意义的举措设施都曾招来詈责,激成争论,他们常常在反对声中艰难地出世,其中一部分又在反对声中夭折。传统社会中守护夷夏大防的人们容不得这些东西。在他们那里,即使“西用”依附于“中体”,其入门之途仍然处处障碍难逾。在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不仅有论辩,而且有忿争。这一类争论,比较大的先后有三次:

    1、1866年底,奕诉奏请在同文馆内增设天算馆,招收30岁以下的正途仕人。这一建议,本是洋务事业发展之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自浸润于传统观念中的人们视之,洋务毕竟是“用夷变夏”,是一种有悖正道的东西。因此,它惹得守旧官僚们肝火极旺,群起而攻击痛诋。在沉重的惰力压迫之下,一些本来有意入馆学习的科甲人员也退缩回去,主持洋务的奕诉感到遗憾。2、70年代发生关于设厂造船和海防的争论,其中突出的是造船问题。受到了洋务派的反对。

    3、1880年,刘铭传于奉诏入京之际力请修建铁路,只有李鸿章倾力赞助,更多的人却群起而攻击,新旧对峙激发长期的争论,但在落后的社会里,它却能因为落后而成为力量。除此之外,那些较小的争论、冲突则难以一一列举。就连改良派也批评洋务派,其实洋务派同改良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而改良派的批评为后来的维新变法作思想准备。

    八、试析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刻背景以及有关变法的论争?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刻背景:

    背景是日本的崛起和迫来。

    1、中日最初的往来:1863年,日本“千岁号”驶入上海,来调查中国;1871年,中日之间签订了两个条约,日本的要求是“按西人成例,一体订约”。当时中国还瞧不起日本;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保护琉球渔民。以上日本的作为已使中国开始把日本作为敌人,从而要大力发展海军。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经过甲午海战,中国被打痛了,使群体意识崛起,近代知识分子雏形的产生。

    3、强敌成为榜样:从60年代开始,西学的一部分已经开始进入部国。但是,它所引起的争论比它所带来的进步更多,而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作了证明。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日本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洋务运动几十年间陆续出现的变法议论缍一步一步地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

    (二)论争:

    维新派论变哲学:(1)变化是天地之间可以用常识和经验来说明的普遍过程;(2)“变亦变,不变亦变”。“变亦变”就是主观同客观相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变革会成为一个自觉的主动过程,并且象日本一样带来民族自强的结果。“不变亦变”则是指主观同客观背离,、。变革成为一个假他们之手强行发生的被动过程。(3)“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这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全变和小变的区别划出了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之间的历史界限。(4)“开创之世”与“列国并立之势”。这是康有为对于“变局”的感悟和诠释。(5)“世变”与“运会”。(6)“冲决网罗”。出自谭嗣同的《仁学》代表了维新变法时期最勇敢的言论。

    维新派论变的特点:一是“变”与“新”相连。二是“变”与历史进化论相结合。

    九、试述义和团运动所包涵的历史内容?

    1、暴烈的排外主义行动中蕴结着经济意识:西方的商品和机器背后蕴结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们楔入中国社会,使自然经济在万般磨难中一点一点被撕裂,又以外业的资本主义催发了民族资本主义。义和团排外正倾泻了小生产者断了生路之后的发指毗裂之恨。他们用排外主义反帝。这种斗争方式,既表现了那个时代多数人的民族感情,又寄托了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的本来愿望。

    2、“仇教”中蕴结着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洋教曾是中西文化交汇的中介之一。但它作为一种外来之物,本身又是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相悖的。然而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一方面是传教士自觉得与中国传统文化为敌。洋教成为一种政治化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下的中国民众对洋教日益增长的痛恶。洋教在半殖民地中国的政治化,使反洋教斗争具有无可怀疑的反侵略性质。但这种反侵略性质又正是通过传统文化的自卫和排他而表现出来的。

    3、民族危机刺激下的“灭洋”意识:《马关条约》签定后刺激了康有为等人,也同样刺激了下层社会中人。民族矛盾的激化促成了民族对抗意识的强化。于是“灭洋”作为一个口号同时出现于中国南北,表现了民众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深化。

    十、你如何理解庚子变法所包含的复杂性,为什么说庚子变法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加深了?

    十一、试述清末新政发动的背景,失败原因和历史影响?

    清末新政是清朝一场完整、系统的变法。

    (一)清末新政发动的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发表诏书在全国搞新政。

    (二)失败的原因:

    1、旧人办新政。清末新制而不易旧人。它的结果不仅冲淡了新政的革新色彩,而且限制了新政的历史展开。新的制度必须有新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模式与相适应,否则绝不可能赋予新制度以真实的生命力,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性结局也就不可避免。

    2、传统和既得利益的双得阻力。

    主要表现在中央与地方和满族与汉族之间的阻力。从而使改革过程中充满着争权夺利的斗争。结果愈改愈乱,愈革愈糟,从内部加速了清王朝的解体。可见,中国改革的问题不是制度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三)历史影响:

    1、消极作用:清末新政是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清政府原想藉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它的灭亡。如教育改革上酏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已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士类的知识分子群体,成为王朝的掘墓人。扩编新军原本要以此来弹压各种可能出现的变乱,却又给革命党人在各省以发展革命势力的机会。奖励实业原想借此以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却导致了“资产阶级利益、知识分子利益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越来越大。”。所有这一切,都走向了清政府的预想的反面。

    2、积极作用:清末官制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体制的近代化;教育改革,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军制改革,推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法律改革,开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河;奖励实业,则直接促成了创办实业的高潮。

    十二、为什么在晚清的最后几年中,革命派能战胜立宪派,推翻新王朝?

    1、清政府的腐败,没能支持立宪派。立宪派在当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①在经济领域,立宪派直接从事工商业的人不少,与工商界有较广泛的联系;革命派直接从事工商业的人却罕见,与工商界联系不密切。②在文化领域,在那时的学堂、报刊、著译等资产阶级新文化事业中,革命派固然已很活跃,但立宪派和倾向立宪的却要大得多。③留学生中持立宪态度的人很多。④原来洋务派大臣呼吁改革。⑤立宪派请求立曾产生过很大声势。⑥立宪派后继有人。从以上六方面看历史一度发展曾有利于立宪派,之所以没有成功,在于满清政府的腐败,慈禧太后没有认识革命的危机,认识到立宪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2、革命派主张武装起义。革命派武装起义旨在推翻清,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由于革命派与会党、新军的结纳日多,而千波万澜的群众自发性斗争也有利于革命派的武装起义,革命的声势已大于立宪,它代表了时代的大方向。就内在的关系来说,在当时中国,封建制度是社会泊最大障碍,而帝制又是这种制度最直接的体现者。革命派以铲除帝制为已任,固然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客观要求,革命之具有主导意义。革命以先声夺人之势推翻了帝制。

    3、下层发众的民变。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变革前夕,以下层群众为主体的民变如千波万澜,起伏于南北各地。他们用自发的形式反映了20世纪头十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民变以**的形式为革命创造了社会环境。

    十三、试述辛亥革命后国家产生的新气象并阐述其意义?

    答:

    1、“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即用民主共和制替代封建帝制。与“皇帝倒了”紧密相连的是纪年的改革。民国纪年法取代清帝的年号,表达了民主观念对帝王观念的否定。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对千真万确地相信皇帝已经倒了。与“皇帝倒了”相并而提的是“辫子割了”。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是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

    2、社会习尚的改革:主要有(1)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2)改称谓。(3)废跪拜。(4)禁止贩卖人口、“猪仔”,通令蛋户、惰民等享有公权、私权。(5)倡女权。(6)易服饰。

    十四、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试析袁世凯上台的原因?

    (一)辛亥革命失败:

    (二)袁世凯上台的原因:

    (1)袁世凯上台不只是袁世凯个人及其集团能挟持武力、财力以君临天下,也不仅仅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纵横捭阖,更重要的是中国那个时候的社会心理。

    (2)这种社会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稳定政局的人物,一个在专制政体倾覆之后能重建和平与秩序的人物。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孙中山相比,袁世凯更像是这样的一个物。孙中山的名声是同他的革命经历相联系的。而革命派又常被目为专事“流血破坏”之业的“乱党”,与历代草寇、盗贼无异。这种态度、心理、疑问,决定了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合作不可能是长久的,一旦要他们在激进的革命形象与稳健的立宪形象之间作出抉择的时候,便十分自然地倾向于后者。而当时的袁世凯远不旬后来那样臭名昭著、声名狼藉。他不仅手握重兵,并且有过庚子之变时在山东“保境安民”的形象;有过新政时期力倡立宪的名声;有过宣统时被满人排斥归山的历史。这种形象、名声和历史,比一百篇文章更能影响人心。

    (3)在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立宪派选择了后者,帝国主义也选择了后者,而更多的人则出于对“乱党”的不信任而在无意识中倾向于后者。袁世凯“在中国有信誉,在外国有好名声,是唯一可望从目前的**中恢复秩序的一个人”并且“是中国人民中最受信任的代表”。因而博的了各国的信任。

    十五、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第五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作者:银都学校 骆小玲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陈旭麓,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新陈代谢”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变”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的冲击,又经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转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所以,本书着重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做了具体深入的说明。

    新陈代谢体现了一种“变”的哲学。作者首先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入手,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中提出了“代代相承,变化渐微”的特点,引出了“明清之际,明显的转变迹象”。而这些“明显的转变迹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人东来的冲击力引发的。而封建社会的“儒学定于一尊”也成为了中国近代80年历史意识形态领域中,改革与反改革不断被加以利用与论争的焦点。因此,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更衬托出了1840年后“变”的猛烈、迅速。

    “变”体现在有关孔子和孔学的论战。它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在2024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历史进入近代后,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孔学由“想来不成什么问题”变成了问题,孔子的地位和权威因此而衰落。

    在中国近代社会,封建儒学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不时被加以利用和变化。而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也不时被历史推向风口浪尖,反孔与尊孔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成为了变与不变的焦点内容,引领了观念意识形态革命的主流。如洪秀全托上帝以改朝换代,以洋教为旗帜建立了太平天国。反孔,大规模地践踏孔孟,而思想上却又吸取了儒家的某些东西。儒家思想积2024年之久,所以“在他自觉地反孔的时候,却又不自觉地被孔学牵引”,在他成为君王之后,“三纲五常都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天朝”。在维新派论变的哲学中,认为变化是天地间可以用常识和经验来说明的普遍过程,提出了“变亦变,不变亦变”。康有为总结出了“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与不变的哲学,维新派与保守派变与不变之争在于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孔子;第二,如何看待学习西方。此后的辛亥革命没有自觉地围剿孔子,但它反封建性质所造成的变化必然直接或者间接地触犯孔子。针对《临时约法》中否定“定于一尊”的孔子的意蕴,以康有为和袁世凯为首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孔教与政治再度联姻,孔子与孔学成为了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新旧之争的重要论题。“五四”前的排孔重于整治批判,而新文化运动专注于文化批判,新文化运动把真假孔子、真假孔学相联系,注重“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观念,排孔又成为了观念意识形态的革命的起点,而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总之有关孔子与孔学的论战交错地出现与中国近代社会中,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近代社会各阶层、阶级力量都在为逐渐沉沦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都要求改变两个半社会的地位,为了救亡图存的目标而努力,在这种同一性的目标下,又存在着不同一性的根本变化。随着西学东渐和日本的崛起,近代社会的变革在逐层深入,中国近代的变革由洋务派“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到改良派的比较温和的“除旧布新”改革,到革命派用暴力彻底推翻封建帝制,整个近代社会“变”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地加深、扩大,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时期的的不同变革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方面,除了由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宗族和行会这两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外,作者特别提出了在中国近代社会中出现的第三大社会组织。它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出现的。作者尤其强调了在晚清以后的中国,会党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病态的组织,而会党的病态反应了社会的病态,它自发的冲动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由于其分布广、势力大,又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改造的对象,又因其“缺乏建设性、破坏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又成为了革命队伍中流寇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来源”,故往往改造未取得成功,这个阶层的存在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反映。

    社会生活方面的变也在外力的冲击下得到不断的展现。由对西方“夷、狄”的蔑视鄙薄到对“西洋”的好奇与接受,人们的衣食住行受欧风东渐的影响,作者还研究了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如剪辫、禁缠足、废跪拜等,作者由这些一般的社会生活事件入手,由浅入深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的特质。

    本书作者文笔优美,语言富有感染力,在对史实的叙述、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总让读者体会到某种情感的流露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如“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叶名琛的可敬和可悲。在东西方最初的交往中,他写到:“东西方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后”,东方与西方如“隔雾看花,神秘奇异”的形象描述。文中有很多作者历史经验的总结,总时时给人以深思和启迪,读了此书之后,让我不仅在知识体系上有所提高,在理论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推荐阅读: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人生因读书而精彩--国旗下讲话
    区人防办办公室2024年工作计划
    读书改变人生
    2024学年高一新人教版政治必修2练案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合集5篇)
    上一篇:国内时事政治6月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