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机关行政公文 成语故事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环境风险隐患自查总结报告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梦中情人 时间:2024-07-16 15:49:0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环境风险隐患自查总结报告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为全面提升环境风险防范水平,保障环境安全,严防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公司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认真排查

    为保证隐患排查工作取得成效,公司在前期开展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进行了全面环境安全风险大排查。准确掌握公司状况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隐患,杜绝环境事故的发生,确保环境安全。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企业主要存在运行记录不完善或不规范,少数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环境应急预案不完善、不规范,可操作性不强,根据现场实际提出了整改要求。

    三、严格要求,规范管理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日常监管,增加环境监察频次,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要结合相关环保要求,认真整改,规范管理。确保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加以解决。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没有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管理作为应付检查的空架子,安全生产标准化流于形式,对事故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二是带班值班表流于形式,领导带班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不参与夜间现场带班,部分值班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清楚当班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对应急指挥情况不熟悉。三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虽然已经备案,但在修订、备案等工作上有些滞后。一方面是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存在抄袭现象,在开展预案评估时,较难找到专业人员来担任评估组长,备案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过程中针对性不强,重安全生产方面的演练,轻环境污染方面的演练内容。

    四、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无专门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应急装备和人员缺少,环境应急现场处置能力不高。

    五、下步工作

    察和环境风险排查,严禁违法排放、处置危险化学品的不法行为,确保环境安全。

    (一)、进一步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做到早防范、早报告,力争把环境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继续全面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的环境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二)、建立和完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长效机制,督促其对照相关管理指标体系要求,进行认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危化品生产、贮存等全过程规范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

    (三)要继续组织开展生产、危险废物等方面的环境应急演练工作,提升应急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人才库,做好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为防范和科学处置各类环境应急事件进一步夯实基础。通过自查活动,确认我公司安全生产运行平稳,没有发现可能导致重大生产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环境隐患。现正按照县环保局的指示,针对各个危险和易产生污染的部位,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和管理制度。

    第二篇: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2024

    为切实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据有关法 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隐患排查、整改、登记消除报告、隐患排查责任、事故隐患奖惩五项制度。

    一、隐患排查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隐患分级、分类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公司级排查频率:综合每月一次,日常每天巡检排查;车间级排查频率:综合每月一次,日常每天巡检排查;班组级排查频率:每班巡检排查。

    3、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人头,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状况;从业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培训教育,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佩带;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

    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规定限期内整改的规定执行。

    5、设立公开举报电话,畅通隐患举报渠道,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和监督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并对及时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举报,按照《2024年安全环保考核办法》有关标准兑现奖励。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的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 管理上的缺陷。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本制度:

    1、隐患整改的基本原则是:“六定、五不准”。六定:定安全隐患项目、定隐患整改措施、定隐患整改责任人、定隐患整改时间、定隐患整改质量要 求、定整改验收部门。五不准:凡个人能整改的不准推到班组;凡本班能整 改的不准推到下班;凡班组能整改的不准推到车间(或部门);凡车间(部门)能整改的不准推到公司;凡立即能整改的不准延迟时间。

    2、各级各部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3、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基层有条件整改的项目,要立即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可靠的防 范措施,如实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存在的危险因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法保 证安全的,要立即停产整改。

    5、建立隐患整改督办验收制度。安全员要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由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字,并督促责任单位按时整 改到位后,由安全员负责组织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

    6、对车间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车间应立即组织整改,不得拖延。

    7、凡本部门无力制定整改措施计划的,应报安环课,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整改措施。

    8、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期、延期。

    9、各专业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验收人对安全隐患的整除结果承担验收责任。

    10、由于资金或技术问题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有关部门要写出书面说明,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可列入下步整改计划。

    11、物控部应对安全隐患整改所需的物资、器材的及时供应和产品质量负责,严禁购进假冒伪劣产品或“三无产品”。、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书面资料,要认真填写,并经有关人员签字后存档。

    13、对未按期、按要求整改隐患的,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给于经济处罚,由此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4、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按指令要求和时限整改到位,由公司安环课组织协调整改到位后,书面申请下达整改指令的部门组织验收。

    三、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制度

    1、设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明确专人负责填写、上报和存档备案工作。

    2、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人员,制定措施,落实整改资金,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主管负责人接报告后应根据隐患等级作出立即整改决定或报告请示主要负责人。

    4、一般隐患整改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在隐患治理台帐上记录“已整改”,重大隐患整改完毕后,申请主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验收签字。

    5、对上级有关部门排查的隐患,予以公示告知,限期治理,治理工作结束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向负责验收的单位提出书面复查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方可记录消除隐患。、书面复查申请的主要内容包括,隐患类别,隐患部位,整改措施,投入整改资金,整改到位情况以及整改责任人。

    7、对排查出的隐患以及隐患整改消除情况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总报告,接受上级单位的指导和监督。

    四、隐患排查责任制度

    1、隐患排查责任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状重要内容,单位内部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落实任务目标。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管理。

    3、从业人员负责本岗位的隐患排查工作,做好记录及时上报。

    4、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一般隐患当场整改到位,重大隐患立即上报主管负责人。

    5、主要负责人负责定期组织专(兼)职安全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隐患,落实整改资金,复查隐患整改情况,兑现奖惩,对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签字把关,并负责组织人员对上级有关部门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负责分解落实整改责任,按要求和期限整改到位。

    7、对因排查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据本单位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五、事故隐患奖惩制度 在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其情节、程度,分别给予相应的奖惩:

    1、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抢险救灾,避免重大火灾、爆炸、人身伤亡、装置停产、主要设备损坏以及有其它显著成绩者,每次奖励200-800元/人。

    2、为保证安全生产,积极提出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合理化建议或发现消除事故隐患被公司采纳的或有一定价值的一次可视情节奖200-1000元/人。

    3、未及时处理设备管道“跑、冒、滴、漏”现象,造成污染的,扣罚100元/次。

    4、因操作或设备、管道破裂造成大量污染物突发性泄漏,应迅速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及时上报安环课,以便协调处理,违反者扣罚200元/次。

    5、不积极主动配合公司开展的各种安全、环保检查、教育培训和宣传等工作的,扣罚100元/次。

    第三篇: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1.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风险,防范各类环境事故的发生,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1.3 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项目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1.4 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一般不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

    第二章 管理机构

    2.1 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2.2 领导小组人员由项目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人员及专兼职安全员、环保管理员、技术员组成。

    第三章 排查检查范围、内容、形式、方式

    3.1 排查检查范围。公司各车间、各部门的各个工段等。3.4 排查检查方式。采取公司月检查、车间周检查,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各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第四章 环境风险排查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

    4.1 建立、完善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大检查及环境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机制,保证车间、部室环保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化,做到班前、班中、班后自检自查。

    4.2 在重大节假日、国家重要活动前夕,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进行的环保大检查、环境风险排查。

    4.3 对排查检查出的环境风险隐患或事故隐患由安环科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按 “三定、四不推”(即:定时间、定措施、定负责人员,个人不推给班组、班组不推给工段、工段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公司)的原则积极进行整改,确保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制定出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设立醒目标志,并按规定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篇:《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1.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风险,防范各类环境事故的发生,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1.3 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项目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1.4 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一般不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

    第二章  管理机构

    2.1 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2 领导小组人员由项目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人员及专兼职安全员、环保管理员、技术员组成。

    第三章  排查检查范围、内容、形式、方式

    3.1 排查检查范围。公司各车间、各部门的各个工段等。

    3.4 排查检查方式。采取公司月检查、车间周检查,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各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第四章  环境风险排查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

    4.1 建立、完善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大检查及环境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机制,保证车间、部室环保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化,做到班前、班中、班后自检自查。

    4.2 在重大节假日、国家重要活动前夕,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进行的环保大检查、环境风险排查。

    4.3 对排查检查出的环境风险隐患或事故隐患由安环科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按 “三定、四不推”(即:定时间、定措施、定负责人员,个人不推给班组、班组不推给工段、工段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公司)的原则积极进行整改,确保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制定出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设立醒目标志,并按规定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END

    第五篇: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公司的环境风险管理,严格落实本公司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预防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公司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定期(专项、季节、节假日等隐患检查)或不定期(日常的隐患排查)的隐患排查,及时根据隐患产生的原因,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3、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环境风险排查:

    (1)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2)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

    (3)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正确佩带劳动防护用品;

    (4)现场生产管理或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

    (5)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期、延期。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6、其他各部门及人员对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应及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7、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8、对于由于资金或技术问题等暂时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问题,必须采取可靠的防 范措施,如实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重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安全的,要立即停产整改。

    9、对需要整改的环境隐患问题,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书面资料,要认真填写,并经有关人员签字后存档。

    10、对未按期、按要求整改隐患的,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 给于经济处罚,由此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对所排查的隐患问题,要有隐患排查记录台帐和隐患治理台帐,要存档备案。(备注: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本公司的环境隐患排查排查记录台账和隐患治理台账、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并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记录台账和隐患治理台账、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一并管理。)

    12、对上级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隐患,予以公示告知,限期治理,治理工作结束后,要向负责督办的单位提出书面复查申请。

    13、对已整改或未整改的隐患问题都要做为下次排查的重点。

    14、本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管理。

    15、对因排查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据本公司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者,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16、对在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



    推荐阅读:
    环境风险隐患自查总结报告
    2024年双节期间防突队党支部廉洁自律工作总结
    2024春季学校期末工作总结
    如何提高高三学生写作能力
    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范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