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医学论文 礼仪范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5篇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暖阳如梦 时间:2024-07-23 00:10:55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

    异读是指一个字在习惯上有两种以上的读法。文言文中的异读可分为三类。那么你知道文言文的异读是什么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

    一、通假异读。

    当甲词与乙词通假后,即读乙词的音。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就得读“yuè”音;再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就得读“wú”音,而不能读“wáng”音了。

    二、破音异读。

    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读法。例如“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不读“wáng”音,而是读“wàng”音,即由原来的名词转化为动词“称王、做王”;再如“此中人语云”中的“语”,不读“yǔ”音,而是读“yù”音,同样也是由原来的名词转化成了动词“告诉”。

    三、古音异读。

    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用,就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例如《石钟山记》“周景王之无射也”中的“射”,不读“shè”音,应读“yì”音。因为“无射”是周景王铸成的一种钟,称无射钟,它具有固定的特殊内涵。再如《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中的“燕”,不读“yàn”音,应读“yān”音,因为“燕”是古代的地名(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

    高二语古文学习捷径

    将字词含义系统化

    对此,一些同学仅仅落实在“实词的系统化”与“虚词的系统化”,这当然是正确的。然而,我们更应当注意横跨“实、虚”两头的字词系统化的知识基础内容。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然”字:《史记·项羽本纪》中“臣战河南,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和贾谊《论积贮疏》中“卒然然边境有急”、苏轼《石钟山记》中“石之铿然然有声者”,这三个“然”是虚词,分别是转折连词“然而”和与副词“卒(通‘猝’)”组合作“地”、与形容词“铿”组合作“……的”解;至于屈原《涉江》中的“与前世而皆然然兮”、蒲松龄《促织》中的“成然然之”和曹植《七步诗》中的“萁在釜下然然”,这三个“然”是实词,分别是指示代词“这样”、动词(意动)“认为……对”和先通假后作动词的“燃”解。类似的字词还有“顾、其、之、是”等。

    将代言语法规律化

    从初中到高中,七个学年十四学期,语代教师所讲授的古代教材有百余篇,基本的基础语法都散在课代里,若能把判断句(三种)、被动句(八种)、状语后置句(四种)、定语后置句(三种)、省略句(11种)、宾语前置句(十种)都整理归纳,这对学课代、做练习、应考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也举“宾语前置句”来加以说明吧,比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中的“未之有也”是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句;《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大王来何操”是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吾谁与归”是疑问句介宾宾语前置句;贾谊《过秦论》中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判断句强调宾语之宾语前置句;《论语》中的“一言以蔽之”是陈述句介宾宾语前置句;曹操《求贤令》中的“唯才是举”是“唯……是(之;之为)”式宾语前置句;《庄子·秋水》中的“我之谓也”是“之谓”式宾语前置句;《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苟富贵,莫相忘”是副词“相”作称代作用的宾语前置句;韩愈《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复指代词“之”充任提宾的宾语前置句;北朝乐府《木兰辞》中的“问女何所思”是“所+动”式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以上句法实例,我们都知晓,但使之规律化却是更重要的理解与应用。

    近代学者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其实际就是译代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也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吧,比如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中有这样一段代字:“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言。或或劝纳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负吾初心哉。’卒取盲女,与之偕老。”其中带“·”符号的注释先后应是“自己的、送礼、瞎、提起、有人、娶、违背”。若把它全代译成现代白话,应该这样:“齐人刘庭式还没中举时,心谋迎娶自己的同乡的少女,两家已草成婚约然而还没给女方送礼。到刘庭式中举,自己的未婚少女因患病,两眼都瞎了。女家是农耕之家,很穷,不敢再提起婚事。有人规劝他迎娶那漂亮的女子,刘庭式说:‘我的心已经许配给她了。虽然她两眼瞎了,怎能违背我当初的本心呢。’最后迎娶了盲女,并和她共同生活到老。”总之,在译代时一定要把“词法”与“句法”在代句中严谨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切实做到“确切、流畅、优美”的原则标准。

    高二语文诗词复习方法总结

    1.限时背诵法

    这是强制记忆法之一。要求在规定的某个时间段内完成对某些内容的快速记忆。如果能够配合适当的检查就会强化背诵的效果,例如限时背诵之后的即时检测。在学校里,教师采用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2.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3.尝试回忆背诵法

    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这种尝试回忆的方法还可在更广泛的时间、场合中运用。

    4.按写作顺序背诵文章

    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学生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5.整分联背诵法

    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第二篇:文言总结--异读字

    文言总结----------异读字

    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破音异读,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汉字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性和意义的改变。如:天雨墙坏。(《智子疑邻》)句中没有谓语动词,因此“雨”转化为动词。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yǔ)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的本字“悦”(yuâ),而不能再读shuō音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称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古代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âhán”,而不能读为“kěhàn”。

    信 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使者”等意,读xìn。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有时假借为“伸展”“伸张”之意,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食、其 在用于人名时,“食”读yì,“其”读jī。例:

    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史记•淮阴侯列传》)

    房 古同“旁”,读páng,用于“阿房宫”。例: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王 作名词,表示“帝王”“诸侯王”等意时,读wáng。例: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当其用作动词,表示“成就王业”等意时,读wàng。例: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度 作名词,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意时,读dù。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ï。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臭 作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îu。例:

    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昌言•理乱》)

    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例: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乘 作动词,在表示“驾”“坐”“趁”等意时,读chãng。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在表示“车辆”或作“四”的代称时,读shâng。例: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读 表示“诵读”等意时,读dú。例: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表示“句读”(即不足一句,读时须稍有停顿)的意思时,读dîu。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泛 在表示“漂浮”“广泛”“浮行”等意思时,读fàn。例: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而在表示“覆”“翻”等意时,读fěng。例: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创 当表示“始造”“首创”的意思时,读作chuàng。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在表示“创伤”的意思时,读chuāng。例: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罢 表示“停止”“罢免”等意思时,读bà。例: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当表示“疲劳困乏”之意时,同“疲”,读作pí。例:

    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出师表》)(注:教材中“罢敝”写作“疲弊”)

    女 表示“女性”“女儿”的意思时,读nǚ。例: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作人称代词时,则同“汝”,读作rǔ。例: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降 动词,在表示“降落”“降临”“降给”“下达”等意时,读jiàng。例: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表示“欢悦”“平和”的意思时,读xiáng。例: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第三篇:文言文中至于的用法

    1.“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张岱的《于园》)

    对于其中“至于园可无憾矣”一句的理解,出现较大争议:

    第一种观点,遵照课本节选的文字来理解,“至于园可无憾矣” 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到”,“于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句子理解为:(游人)到了于园(观赏这样的假山奇景)就不会感到不满意了。应当说,这种理解较为合理,于词的用法、节奏的停顿、句子的理解都是讲得通的。

    第二种观点,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24年12月第7版)对此句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至于园可无憾矣” 就应理解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放,安置”。之,解释为“假山石”。于,解释为“在”。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呢?课本注释及教师用书并没有提供一点点信息。通过查阅原文和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24年12月第2版)得知,最近几年的课本和教师用书在节选时省略了关键的几句话,课文末句原为:“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假山)胎于石,(假山)娠于磊石之手,(假山)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苏教版2024版的配套教师用书对部分重点词的解释是:胎:怀孕成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娠(shēn):妊(rén)娠,孕育。男女:动词,生男生女,即生养孩子,即诞生。琢磨搜剔(tī):指精心地构思。此句翻译为: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样一比较,终于恍然大悟,原来现在教师用书所用的翻译是有来历的。大概编者考虑到删掉的几个句子中生僻词较多,且又有词语的活用情况,要想准确地翻译,估计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所以才巧妙而不露痕迹地把课文和教师用书作了适当删改吧。现在,课文直接删去三个句子,教师用书也删去了这三个句子,以及相应的重点词解释和这三个句子的翻译。但末句“至于园可无憾矣”大跨三步,接在“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的后边,翻译仍保留原样,显得有些突兀,让师生摸不着头脑。可见,教材在节选时的删除造成句意前后较大幅度的跳跃,影响了师生的理解。建议编者在课文注释或教师用书中对删改情况作一点补充说明,以便让师生更好地理解末句翻译的由来。

    第三种观点,认为句子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将“至于” 看作现代汉语仍在沿用的连词,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句子直译为“至于说园林便无不满意的了”。“天津人民出版社”《非常讲解》即采用这种观点,将此句翻译成“这样建园就没有遗憾了”。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样的理解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选自郦道元《三峡》)

    不少老师和学生将此句朗读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这种读法是不对的。准确的朗读节奏应当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解释为“到”。全句理解为: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唐雎不辱使命》中也有一个含有“至于”《战国策·魏策四》 的句子: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此句中的“至于”也解释为“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这两句中的“至于”,都是连词,用于句首,表示两件事情或是两段的自然过渡,为现代汉语所沿用。

    第四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补”,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主+谓),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变成了”谓+主”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⑤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之少年)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者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5、数量词定语后置,组成“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尝贻余核舟一

    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宾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如: ①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以帷幕裹)

    ③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④覆之以掌(以掌覆之)

    四、宾语前置

    包含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①古之人不余欺(古之人不欺余)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例如: ①(刘)豫州今欲何往(今欲往何)②王曰:“谁可使者?”(可使者谁)

    ③权知其意,执素手曰:“卿欲何言?”(卿欲言何)

    3、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②唯利是图(图利)③唯命是听(从命)

    ④唯你是问(问你)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

    •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例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以何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①余是以记之(余以是记之)②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③夜以继日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例如:

    •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向东;向南)•不如决策东乡(向东)•练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3、称心如意,几家能够?

    2、请奉命求教于孙将军。

    14、足下何以待之?

    3、求人可使报秦者。

    15、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4、逼兵势耳。

    16、君不之信

    5、亮见权于柴桑。

    17、皆可限以时月

    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8、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7、古之人不余欺也。

    19、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9、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1、大王来何操?

    10、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吾尝疑乎是

    11、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24、咨臣以当世之事

    第五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何陋之有?(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或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推荐阅读:
    高二语文文言文中的异读5篇
    400字的感恩日记(含5篇)
    好看又美观爱好手抄报5张[精选5篇]
    服务表扬信格式最新(合集五篇)
    最新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四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