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施工合同 供货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2024[推荐五篇]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陌红尘 时间:2024-08-13 09:12:0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2024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学习方法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一、整式乘除法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ac5?bc2=(a?b)?(c5?c2)=abc5+2=abc7注:运算顺序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m(a+b+c)=ma+mb+mc注:不重不漏,按照顺序,注意常数项、负号.本质是乘法分配律。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乘(a+b)(m+n)=am+an+bm+bn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积的2倍.(a±b)2=a2±2ab+b2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因式分解方法:

    1、提公因式法.关键:找出公因式

    公因式三部分:①系数(数字)一各项系数公约数;②字母--各项含有的相同字母;③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数;步骤:第一步是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是提取公因式并确定另一因式.需注意,提取完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致,这一点可用来检验是否漏项.注意:①提取公因式后各因式应该是最简形式,即分解到“底”;②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2、公式法.①a2-b2=(a+b)(a-b)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a、b可以是数也可是式子②a2±2ab+b2=(a±b)2完全平方两个数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③x3-y3=(x-y)(x2+xy+y2)立方差公式

    初一下册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4.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

    5.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三、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

    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1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14.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5.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初一数学复习知识点

    几何图形初步

    一几何图形

    几何学:数学中以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叫做几何学。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可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1、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每一种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它,可以得到不同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实际上投影所得到的简单平面几何图形是被投影几何体可遮挡视线的部分在平面内所留下的影子。2、立体图形的展开问题

    将立体图形的表面适当剪开,一、点、线、面、体

    1、点、线、面、体的概念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2、点、线、面和体之间的关系(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体是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二、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概念剖析: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即线段有明确的长度,“射线和直线都无法量出其长度”,即射线和直线既没有明确的长度,也没有射线与射线、直线与直线、射线与直线之间的长短比较之说;

    ③线段只有长短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别,射线和直线既没有长短之分,也没有大小之别;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长的直线比3㎝长的直线要长2㎝;B、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

    C、直线和射线都是不可度量的,所以它们都无法表示;D、直线AB、射线AB和线段AB表示的都是同一几何图形;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概念剖析:①将线段的两个端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线段与原来的线段是同一线段,即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线段;

    ②将表示射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射线与原来的射线不是同一射线,即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射线,因为它们的端点和方向不同;

    ③将表示直线的两个点位置颠倒,得到的新直线与原来的直线是同一直线,即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直线;④识别图中线段的条数要把握一点:只要有一个端点不相同,就是不同的线段;⑤识别图中射线的条数要把握两点:端点和方向缺一不可;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2024

    第二篇: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5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6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信息技术应用 画图找规律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要证明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 多边形的三角剖分

    7.4 课题学习镶嵌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7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 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8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实验与探究 水位升高还是降低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9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实验探究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 直方图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0

    1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解不解不等式的诀窍

    大于大于取大的(大大大);

    例如:X>-

    1X>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

    小于小于取小的(小小小);

    例如:X<-

    4X<-6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6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大于小于交叉取中间;

    无公共部分分开无解了

    初一数学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与负

    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

    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整数和分

    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只有符

    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数轴上表

    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

    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

    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

    数同0相乘,都得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mì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

    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

    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

    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解方程就是求出使

    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

    (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

    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

    做移项。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

    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三篇: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本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本章难点: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正确运用

    不等式基本性质3。

    本章关键:彻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区别.

    (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号(“≠”、“<”、“>”)表示的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论依据.

    (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无限多个数值,把它们表示在数轴上,(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

    (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7)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由几个(同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8).利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第六章: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它的解,明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对未知数的值,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一次方程组的两种基本解法,能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3.根据给出的应用问题,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三元一次方程组,从而求出问题的解,并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查结果是否合理.

    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加减法以及列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本章的难点是:

    1.会用适当的消元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2.正确地找出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次方程组.

    第七章

    本章重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特别是对幂的运算及乘法公式的应用要达到熟练程度. 本章难点是:对乘法公式结构特征和公式中字母意义的理解及乘法公式的灵活应用

    1.幂的运算性质,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2.单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以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3.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4.熟练地运用运算律、运算法则进行运算,5.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字母表示式子的意义.通过式的变形,深入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

    第八章:

    1、认识事物的几种方法:观察与实验 归纳与类比 猜想与证明 生活中的说理 数学中的说理

    2、定义、命题、公理、定理

    3、简单几何图形中的推理

    4、余角、补交、对顶角

    5、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一个公理两个定理。

    公理: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数量关系)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定理:内错角相等(数量关系)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

    定理:同旁内角互补(数量关系)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

    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由图形的“位置关系”确定“数量关系”

    第九章:

    重点:因式分解的方法,难点:分析多项式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分解方法

    1.因式分解的概念;

    2.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运用因式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图形习题)

    第十章:

    重点是:用统计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统计初步的基本知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计算、2.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绘画三种统计图.

    3.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与统计相关的综合问题.

    第四篇: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注意:ab>0aa0或a0; 0bb0b0

    ab<0aa0或a0;ab=0a=0或b=0; ama=m.0ambb0b0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解法:所有这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类型:设 a>b

    9.几个重要的判断:

    xy0xy0

    x、y是正数,x、y是负数,xy0xy0

    xy0xy0

    x、y异号且正数绝对值大,x、y异号且负数绝对值大.xy0xy0

    整式的乘除

    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am)n=amn,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b)n=anbn,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3.单项式的乘法:系数相乘,相同字母相乘,只在一个因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指数写在积里.4.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m(a+b+c)=ma+mb+mc,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5.多项式的乘法:(a+b)·(c+d)=ac+ad+bc+bd,先用多项式的每一项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6.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 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2)完全平方公式:

    ①(a+b)2=a2+2ab+b2, 两个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②(a-b)2=a2-2ab+b2 , 两个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③(a+b-c)2=a2+b2+c2+2ab-2ac-2bc,略.7.配方:

    p

    (1)若二次三项式x2+px+q是完全平方式,则有关系式:q;

    2

    (2)二次三项式ax2+bx+c经过配方,总可以变为a(x-h)2+k的形式,利用a(x-h)2+k ①可以判断ax2+bx+c值的符号; ②当x=h时,可求出ax2+bx+c的最大(或最小)值k.1

    ‴(3)注意:x2x2.xx

    8.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底数不变,指数相减.9.零指数与负指数公式:(1)a0=1(a≠0);a-n=

    1a

    n,(a≠0).注意:00,0-2无意义;

    (2)有了负指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记录小于1的数,例如:0.0000201=2.01×10-5.10.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系数相除,相同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1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用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12.多项式除以多项式:先因式分解后约分或竖式相除;注意:被除式-余式=除式·商式.13.整式混合运算: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几何B级概念:(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定理:

    1.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有关垂线的定理: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二、公式:

    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1°=60′,1′=60″.三、常识:

    1.定义有双向性,定理没有.2.直线不能延长;射线不能正向延长,但能反向延长;线段能双向延长.3.命题可以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是命题的条件,“那么„„„” 是命题的结论.4.几何画图要画一般图形,以免给题目附加没有的条件,造成误解.5.数射线、线段、角的个数时,应该按顺序数,或分类数.6.几何论证题可以运用“分析综合法”、“方程分析法”、“代入分析法”、“图形观察法”四种方法分析.

    第五篇:初一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不等式:用符号lt;,gt;,le;,ge;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分类: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

    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gt;,lt;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ge;,le;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3.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5.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用不等式表示:一般的,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其解集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最简单的不等式表达出来,例如:x-1le;2的解集是xle;3(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两点:一是定边界线;二是定方向。6.解不等式可遵循的一些同解原理

    (1)不等式F(x)lt;G(x)与不等式 G(x)gt;F(x)同解。(2)如果不等式F(x)lt;G(x)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x)的定义域所包含,那么不等式 F(x)lt;G(x)与不等式H(x)+F(x)(3)如果不等式F(x)lt;G(x)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x)的定义域所包含,并且H(x)gt;0,那么不等式F(x)lt;G(x)与不等式H(x)F(x)0,那么不等式F(x)lt;G(x)与不等式H(x)F(x)gt;H(x)G(x)同解。7.不等式的性质:

    (1)如果xgt;y,那么yy;(对称性)(2)如果xgt;y,ygt;z;那么xgt;z;(传递性)(3)如果xgt;y,而z为任意实数或整式,那么x+zgt;y+z;(加法则)(4)如果xgt;y,zgt;0,那么xzgt;yz;如果xgt;y,zlt;0,那么xz(5)如果xgt;y,zgt;0,那么x÷zgt;y÷z;如果xgt;y,zlt;0,那么x÷z

    (6)如果xgt;y,mgt;n,那么x+mgt;y+n(充分不必要条件)(7)如果xgt;ygt;0,mgt;ngt;0,那么xmgt;yn(8)如果xgt;ygt;0,那么x的n次幂gt;y的n次幂(n为正数)8.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顺序:(1)去分母(运用不等式性质2、3)(2)去括号

    (3)移项(运用不等式性质1)(4)合并同类项

    (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运用不等式性质2、3)(6)有些时候需要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10.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一般先求出函数表达式,再化简不等式求解。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2)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一般利用数轴)(3)用代数符号语言来表示公共部分。(也可以说成是下结论)13.解不等式的诀窍

    (1)大于大于取大的(大大大);例如:Xgt;-1,Xgt;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gt;2(2)小于小于取小的(小小小);例如:Xlt;-4,Xlt;-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lt;-6(3)大于小于交叉取中间;(4)无公共部分分开无解了;14.解不等式组的口诀(1)同大取大

    例如,xgt;2,xgt;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gt;3(2)同小取小

    例如,xlt;2,xlt;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lt;2(3)大小小大中间找

    例如,xlt;2,xgt;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4)大大小小不用找

    例如,xlt;2,xgt;3,不等式组无解 15.应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审清题意

    (2)设未知数,•根据所设未知数列出不等式组(3)解不等式组

    (4)由不等式组的解确立实际问题的解(5)作答 16.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其公共解不一定就为实际问题的解,所以需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最后确定结果。

    为大家推荐的初一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参考复习资料尽在。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



    推荐阅读: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2024[推荐五篇]
    关于霜降节气的由来与习俗(合集5篇)
    小学生二年级作文我的校园600字(含五篇)
    今日分享非常正能量语录(优秀范文五篇)
    自我突破作文600字[本站推荐]
    上一篇:县党建工作总结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