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委托合同 加工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交际法文献综述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陌红尘 时间:2024-07-02 01:13:2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交际法文献综述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专业:英语 班级:09英语3班 作者:章晓丽 指导老师:付林艳

    摘要:本文客观地归纳了学者对于各种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系统的总结了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背景,互动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的方法,指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点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大学英语课堂;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国际贸易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日渐频繁,这就要求有更多能灵活使用英语的人才。这样的新形势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机械的接受知识并且在枯燥压抑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学生能够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在听和说方面却很不尽如人意。面对新的形势,当前的英语教育必须本着培养出更多能实际运用英语的人才为目标,通过在英语课堂中使用互动式教学法从而将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进一步改革。为此需要客观而准确的分析各类英语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找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法的策略,研究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法的优势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问题,这些对于培养出高质量的英语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笔者主要通过网络(主要是中国知网),书籍,报刊等各种途径,查找了将近40篇相关研究评论,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和对这一论文的想法对这些文章加以筛选,选出了20篇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进行研读。

    在对各类资料归类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各种英语教学法的相关文献及相关观点简介

    学者徐佩文在《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并指出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他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基础、特点以及实施的必要性的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指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并指出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等都是富有成效的。

    学者邵丽君,陈翠芳,陈晓枫,闰启文在《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了交际教学法并指出了“交际教学法是传授外语或第二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该文指出如何运用交际教学法组织大学英语教学并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的三个方面:教课模式,自由交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学者佟靖在《“互动式讨论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式讨论教学法的意义并指出所谓“互动式讨论教学法”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全体学生的参与讨论, 由师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教学工作体学生的参与讨论, 由师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教学工作以教师为主导的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观能动作用。

    学者李燕玉在《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之探讨》中提出了体验式英语教学法并指出大学英语的体验式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 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其本质特征是符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

    学者邓达,熊沐清在《外语教学的学识表达》一文中基于认知语言学提出了叙事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叙事化手段,将教学的某一过程及教材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使认知活动生活化或艺术化,在这样的情境或可能世界中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想象、创造等心智能力,在这种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习得”语言。

    上述文献阐述了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多种教学法,并且上述文献都有涉及到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各类不同于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和“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各类更加有效率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这些为本论文对如何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研究分析和相应的实施措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信息以及研究基础。

    二、互动式教学法的相关文献

    刘韶辉在《“互动式”教学探究》一文中指出“互动式”教学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实现生命价值,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通过阅读荆草芸《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叶燕妮《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何达倩《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三位学者对于互动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的研究可以看出当今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以认知学习、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社会交互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交际法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的。

    通过仔细阅读和归纳石欣莉的《“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李君《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田慧铎《互动式英语教学法浅析》的文章可以看出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明确的目的性、过程的互动性以及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学者周毕文,李金林,田作堂在《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分析》一文中指出互动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完成如:案例教学、小组活动、提问式教学、对谈试教学、模拟训练。

    学者赵玉宏《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孔祥娜《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以及张琳,陈妮,张点《互动式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三篇文章指出了互动式教学关键在于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古板和沉闷,注重语言学习过程的双向性、互动性、交际性、情感性,强调了过程与结果并重,使学生通过积极调动思维和行为活动,达到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发挥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是其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运用互动情境、发挥教师作用、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等方面着手。

    笔者从这部分文献中总结归纳出了互动式教学发的涵义、理论基础、特点以及基本形式,通过对互动式教学法的仔细研究和归纳为本文在基于互动式教学法的自身特点上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有效实施互动式教学法得研究提供了思路和角度。

    以上是笔者研究撰写本论文时所需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各类英语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的分析。笔者在细读所查阅到的文献后发现,对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法的相应策略和措施进行系统详尽描述的文献较少,大部分文献对此作的阐述不够详尽。这为笔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互动式教学法并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法合理有效的措施,这些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佩文.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4,(1):111-112.

    [2] 佟靖.“互动式讨论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2): 144-145. [3] 邵丽君,陈翠芳,陈晓枫,等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1):108-110.

    [4] 李燕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之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24,(2):33. [5] 邓达,熊沐清.外语教学的学识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J].外国语文,2024,(3):105-110. [6] 刘韶辉.“互动式教学”探究[J].石油教育,2024,(4):103-104.

    [7] 荆草芸.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8):247.

    [8] 叶燕妮.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1-44. [9] 何达倩.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24,(6):221-222. [10] 李君.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24,(5):254.

    [11] 赵宇虹.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4,(5):123-125.

    [12] 孔祥娜.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4,(3): 126-128. [13] 周毕文,李金林,田作堂.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S1):104-107.

    [14] 张琳,陈妮,张点.互动式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145-147.

    [15] 田慧铎.互动式英语教学法浅[J].才智,2024,(35):128-129.

    [16] 石欣莉.“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24,(26):156.

    修改意见:

    文章框架基本合理,主要的不规范之处在于: 1.语句表达流畅性;

    2.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格式,好好参阅他人的相关材料;

    3.英语教学法有很多专著的,你怎么一本也没有,一定得包含几部

    专著和外文资料!

    第二篇:五步文献综述法

    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 W.克雷斯威尔(John W.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他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关的文献;二是分析不深入,找不到自己研究的“前人的肩膀”、出发点、研究的立足点、自己可能的突破等等。这才是真正的难点。所以,对于第4步主题3的综述,我个人的看法是“不能短”,而应当长。因为这个才是你需要精心分析综合比较的东西。

    不管怎么说,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这也算是一种相对可以仿效的文献综述方法。

    文献综述的写法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阅读报告,即“文献综述”,英文称之为“survey”、“overview”、“review”。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论文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区分开来。

    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二、意义和目的

    总结和综合该方向前人已经做了的工作,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问题,指出可能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并且列出了该方向众多的参考文献,这对后人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可以指导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写作。

    三、主要内容

    (1)该领域的研究意义。

    (2)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3)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

    (4)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

    (5)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四、分类

    综述分成两类。一类是较为宏观的,涉及的范围为整个领域、专业或某一大的研究方向;一类是较为微观的,这类综述可以涉及到相当小的研究方向甚至某个算法,谈的问题更为具体与深入。前者立意高,范围广,面宽,故也不易深入,比较好读好懂。这对初入道者、欲对全局有所了解的读者而言很有参考价值。然而,欲深入课题的研究,则希望能有后一类的综述为自己鸣锣开道,这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往往不能遂人意,于是只好旁证博引,由自己来完成该课题的综述。当写学位论文时,我们要写的也就是这类结合自己研究课题而写就的综述。

    五、难点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探頣索隐,又如醍醐灌顶。文献综述顾名思义由“综”和“述”组成。前半部分的“综”不算太难,根据所查阅大量的文献进行综合的归类、提炼、概括即可做到的话。后半部分的评“述”与分析则是一篇“综述”质量高下的分界线,这需要融入作者自己理论水平、专业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问题进行合情合理的剖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如何收集资料

    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综述是你查阅相关文献的成果。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遵守学术传统,而不是空穴来风。你需要告诉读者,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什么缺陷,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这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价值何在。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综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扬弃,特别是有批评。否则,如果别人都做好了,要你写文章干嘛。综述比较容易看出作者对该领域所下的工夫,因为作者需要广泛阅读,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好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

    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

    导论

    开头段落

    Δ简介主题;Δ主题的重要性;Δ理清首要问题;

    Δ简介各篇(例如A.B.)文章与作者,及不同或互补之处。

    主文部分(3个示范)

    1.1 分析A的观点

    1.2 分析B的理论/观点

    1.3 比较A与B的理论/观点

    2.1 找出A与B的共性

    2.2 找出A与B的差异性

    2.3 探讨出一个中心议题

    议题1: 探讨A&B 议题2:探讨A&B 议题3:探讨A&B

    结论

    提出一个比其他更好的理念与立场

    提出一个优于每一个理论与立场的部分的摘要

    第三篇:英语教学法 交际法

    交际法介绍、描述与评析

    一.交际法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称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 是以语言的“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法。交际法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学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交际法的代表人物有荷兰的范埃克(J.A.Van.Ek),英国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klin),威多森(H.G.Widdowson)等。交际法从诞生起就明确地把目标定位于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 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形式同等重要。交际法针对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提出了重视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 坚持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打破传统语言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局面。因此, 交际教学法一经产生就风靡全球, 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语言教学流派之一.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围绕语言的“形式一功能”争论不休,对它们的研究几乎涵盖了语言学研究的所有内容,而这些争论必然又反映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交际法的流行反映出功能主义者在这场论战中取得胜利。他们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它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工具,外语教学应体现这一本质;能用外语进行成功的交际,就说明外语教学是基本成功的。交际法对于语言本质的描述抓住了外语教学的关键所在,第一次为外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他们设计了各自不同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外语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法的发展。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功能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和心灵主义的心理学理论(Bell.1981:146)。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 不论是语法—翻译法、直接法, 还是听说法、视听法, 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都有一脉相承的地方, 目的都是教授语言形式。本世纪以来, 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都有了很大的理论突破和进展。就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来说, 美国语言学家Chomsky(1957)提出语言研究应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在他看来, 一旦人们掌握了高度抽象的语言能力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句子来。社会语言学家Hymes(1971)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指出, 一个人语言掌握得好坏, 不仅仅在于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 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人的语言能力应该是他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并不表现在一个人对语言形式掌握得有多好, 而在于他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多强。这里面包括诸多社会因素, 如语言以外的表达方式(像体态语和辅助语)、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语体问题)、不同场合使用的不同语言形式(语域问题)等。因此对语言要进行语体、语域和语言功能的分析, 对学生施行有目的的教学, 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式语言教学就是在这样一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至今, 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韩礼德(Halliday, M.A.K)更进一步研究了语言的社会功能,他的意义潜能理论是对交际法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核心理论。意义潜势是语言能够做事情的行为潜势的实现,换句话说,意义潜势是指“能够通过语言做事情”,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能够表达意义”。意义潜能研究的是语言的深层形式,它不同于结构研究的语言的表层形式。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交际法改变了重视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传统,而侧重于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即通过语言做事情,表达意义的功能。交际法将语言视为是一个意义表达的系统,其基本单位不再是语言的语法和结构特征,而是语言的功能和交际意义。功能主义认为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行为, 是社会交际的工具, 用来完成社会功能。系统功能学派把语言完成的功能抽象归纳为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语言是用于表达意义的系统。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往和交际。语言的结构反映语言的功能和交际使用。语言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它的语法和结构特征, 而且是体现在语篇中的功能意义和交际意义的范畴。

    交际法的心理学理论是意念论。意念这个词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思维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人脑反映现实的思维活动形式,是人类共有的。人类的思维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操不同语言的各个民族有共同的意念范畴,特别是比具体意念抽象程度更高一级的意念范畴,而人的思维又可以分为有限的意念范畴,各个意念范畴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意念项目,意念项目还可以分为细目,同一个意念项目,各个民族又用几乎完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常用意念项目及其常用的语言表达形式,构成了某种具体语言的共同内核。因此,采用语言的功能进行教学就是运用这些共同的、有限的意念范畴以达到掌握一门语言的目的。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运用语言表达什么思想;二是怎样表达思想,即表达形式。由于人类的思维有共同的、普遍的意念范畴,所以常用意念项目就成为欧洲现代语言教学的共核,成为欧洲现代主要语言教学大纲的基础。由此,常用意念项目及其语言表达方式就成为现代语言教学的依据。交际法就在意念理论的基础上编写教学大纲。二.对交际法的具体描述 2.1运用交际法教学的总体思想

    交际法教学可归纳为三个教学原则:交际性原则、任务原则和意义原则。交际性原则认为涉及真正交际行为的活动能促进语言学习;任务原则指使用语言来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能促进语言学习;意义原则指对学习者有意义的语言能促进语言学习。按照这些原则,交际法让学生在真正的交际活动中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以达到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因此,交际法认为,外语教学活动必须涉及真实的交际内涵,通过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任务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根据Jack.C.Richards和Theodore.S.Rodgers,交际法的教学原则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Jack.C.Richards & Theodore.S.Rodgers,2024):(1)将语言意义放在首位;

    (2)语境化是教学的基本前提之一;

    (3)语言学习目的是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而学习掌握外国语语言的最佳途径是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4)语体变化是教材选编设计的中心概念,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情趣,语言功能、语义都可作为教学内容编排顺序的依据;

    (5)使学生勇于投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活动中,在不怕失误的体验中获得交际能力;(6)以语境为尺度衡量语言使用的准确性;(7)机械训练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8)语音到达能被人听懂的水平;(9)阅读语法和写作可以从初学开始:(10)审慎使用母语。2.2运用交际法的教学流程

    一般来讲,运用交际法的口语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接触、模仿范例练习和自由的表达思想三个步骤:

    (1)接触就是一开始学生接触自然的对话,并在对话中接触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对话是在逼真的情景中呈现和传授的,通常对话用一组画做背景,每张图画叙述对话中的一个内容。

    (2)所谓模仿范例练习就是从学生各自对话所接触的各种语言形式中抽出一、二项语法内容进行模仿练习。学生不断重复模拟范例练习,便于在表达思想时能灵活使用同类的句型。同时,模拟典型情景中典型语言结构,还能加速学习过程。因为学生通过模仿范例,才能掌握语言规则,然后根据这些数量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数量无限的句子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模仿练习不完全是模拟操练句型的形式,而是通过回答的形式,使对话更接近自然语言。模拟练习的范例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对话或课文。模拟练习基本上仍然是一种有控制的操练过程,主要由教师决定的。而学生通过模仿范例的语言活动所学的语言材料都是人为的,是非真实的语言。所以学生仅凭模仿范例的语言是达不到自由表达思想的程度的。

    (3)自由表达思想。凡是受外部控制的语言表达活动只能算作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而不是使用语言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更自由的使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能达到自由表达语言的程度。在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应供应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2.3运用交际法的教学特点

    Maley概括了交际教学法的六种特征: 着重于语言的运用以及恰当性, 而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在交际活动中, 更侧重语言的流畅性, 而不仅仅是准确性的训练;通过语言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 而不是机械地进行语言操练;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而不是以教师为主角;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因而不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意识到语言运用的多样性, 而不是单纯地强调语言本身。

    (1)达意是最重要的。从交流思想的角度来看,流利较之正确更为重要。在交际过程中稍微有些错误,但不影响理解,这比追求语言形式上的正确,更容易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2)如果使用对话,常常围绕交际功能,不需死记硬背。一般来讲,教学基本单位不是以往各外语教学法流派中的单词、词组或孤立的句子或一句、二句对话及其组成的课文,而是话语。课文单纯呈现语言形式,而话语才是为实现交际目的服务的。因为双向的语言交际过程是互为影响并贯穿在整个言语之中。(3)有上下文是基本的前提。使用语言是指在话语中使用语言形式体系进行交际。而课堂教学不是讲解语言规则的用法和机械地操练句型,它是在适当的言语情景和适当的交际情景中恰当地使用语言。

    (4)语言学习是学习如何交际。要求课堂中所学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5)追求有效的交际功能。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选择适合社会言语交际的情景。真实的、地道的言语材料要安排在合情合理、合乎社会交际情景之中。情景要力求真实、逼真,以保证学到真实、地道的言语。只有做到英语口语课堂交际化,才能使学生掌握英语并把它作为交际工具来使用。(6)通过交流的过程获得目的语言知识结构。(7)获得交际能力是最终的。

    (8)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使用言语。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逼真的言语交际情景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

    (9)主要目的是达到语言的流畅性和可接受性。语言的流畅性和可接受性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流利使用。

    (10)学生的内在动机来自于对交谈内容的兴趣。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方面,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形象、逼真的交谈内容吸引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三.对交际法的评价 3.1交际法的优点:

    交际法旨在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区别于那种纯粹的“语言”能力。交际法的特点是将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要教他们将这些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到交际中去。交际教学法作为20世纪语言学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交际法强调语言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语言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来学习交际,获得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核心就是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中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交际强调的是语言的意义和应用。(2)课堂交际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由他们担任主要角色。教师的责任是选择、组织和促进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而不只是以教师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处于更为积极主动的地位。

    (3)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流畅性。由于交际教学法强调的是语言的意义和应用,在教学中放在首要地位的必然不是语言形式的正确性。交际教学法要求鼓励学生从初学阶段就能运用所学语言的流畅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关于学生的语言错误,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不必见错就纠。

    (4)在教学顺序上,交际法与传统教学顺序相反。Brumfit 对交际法教学的描述如下:利用所学语言尽可能多地进行交际——介绍为了要达到有效交际而必须学习的语言项目,如有必要再进行操作。传统的教学法顺序往往是:介绍新项目——操练——结合实际场合运用。

    (5)交际法重视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在具体交际场合的灵活运用,改变了“学无以致用”的情况。

    (6)交际法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真实情景,发展和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7)交际法能创造融洽、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从古板、枯燥、压抑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寓教于乐。

    (8)交际法发展了学生的话语能力。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不同,交际法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语言运用活动,学生接触到的和使用的不是孤立的词汇和句子,而是连贯的表达。(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3.2交际法的缺点:

    (1)功能——意念项目多种多样, 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的项目;以功能为主编写教材, 打乱语法本身的系统, 增加了学习语法的困难。

    (2)如何处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 如何处理语法体系和功能大纲的关系仍有待解决。

    (3)课程设置、考核、教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起始阶段, 交际法使习惯于其它方法的学生感到困惑;同一功能可用多种形式表达, 如何选择和取舍, 没有客观标准, 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 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

    (4)交际法看上去与传统方法相悖, 因此它容易遭到反对,尤其是遭到年长的教师和学习者的反对。

    (5)第一,交际法排除了语法教学,造成语言质量下降。交际法在推动学生应用外语交际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学生语言运用的质量并不高,往往是流利有余,准确不足。

    (6)交际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交际法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能力和适应性,同时还需在外语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这样造成压力过大。

    (7)交际法较难评估。测验和检查学生的语法能力较容易,但评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那么容易。

    (8)教材和教学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交际法的运用和交际活动的开展。此外,教学设备比较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运用交际法。

    (9)考试的形式影响了交际法的应用。各类考试大都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不是交际能力。大多数外语教师和学生都把精力用在做各类与考试有关的习题上,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由于考试的负面效应,使交际法较难实施。

    第四篇:文献研究法的概念

    文献研究法的概念

    基本概念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现状的研究,不可能全部通过观察与调查,它还需要对与现状有关的种种文献做出分析。

    文献研究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

    没有继承和借鉴,科学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决定了人们在研究先前的历史事实时需要借助于文献的记载,在发展科学领域时需要继承文献中的优秀成果。现代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以人之间协作为条件,同样需要以利用前人的研究劳动成果为条件。利用科学文献是实现利用“前人劳动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也是促进和实现“今人的协作”的条件和基础。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地占有资料,进行文献调研,以便掌握有关的科研动态、前沿进展,了解前人已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现状等。这是科学、有效、少走弯路地进行任何科学工作的必经阶段。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看,文献研究法在科学研究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经常要被使用。没有一项科学研究是不需要查阅文献的。

    第五篇:3文献法、6调查法

    《第3章文献法、第6章文献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文献,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等,属于()。

    A.三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零次文献

    2.在进行期刊查阅时,从课题研究的起始年代开始往后顺时查找,直到近期为止的查阅方法属于()。

    A.倒查法B.回溯查找法C.顺序查找法D.循环查找法

    3.不属于调查研究特点是()...

    A.间接性B.广泛性C.现实性D.可控制性

    4.通过查阅和分析儿童的作业簿、幼儿的作品、教师的点名册、教案、备课笔记、幼儿园或学校的登记表、体检记录等有关保育、教育情况的记载材料了解研究对象的方法为()。

    A.文献法B.历史法C.抽样法D.普查法

    5.通过调查两个变量的情况,分析与考察其相互联系的性质与程度的一种调查研究称为()

    A.现状调查B.关系调查C.发展变化调查D.原因调查

    6.如果要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中某些方面的发展现状,或学前教育中的某些现象、问题的基本现状,可以采用()A.现状调查B.关系调查C.发展变化调查D.原因调查

    7.下面关于问卷设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问卷编题中应该做到语法正确,标点恰当,文字通顺、通俗

    B.复杂的或敏感的问题(如个人态度或看法)应该放在开头的地方

    C.避免出现多重否定、多重含义和意义诱导

    D.题目与答案要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8.()就是通过查阅已有的文献和资料去了解研究对象。

    A.文献调查B.历史法C.抽样法D.重点法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在正确的括号里打“√”,错误打“×”。)

    1.写文献综述时,不能一味告诉别人我读了哪些资料,但可以只述不评。()

    2.在图书馆查阅文献主要有两种手段:传统手工查询和书籍的查询。()

    3.关键词系指对全文起支柱作用的词,一般选用三到十个。()

    3.专著、研究报告、产品样本、论文、报刊、政府出版物、档案材料、会议文献等属于一次文献。()

    4.专著、研究报告、产品样本、论文、报刊、政府出版物、档案材料、会议文献等属于二次文献。()

    5.典型调查法就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从而掌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6.书写摘要时要做到简短,字数以占全文2%为宜,150~200字即可。()

    7.查阅文献的基本原则是要“全”、“多”、“真”、“勤”、“思”。()

    8.收集资料时研究者要注意保持客观性和注重系统性。()

    9.写文献综述时,可以一味告诉别人我读了哪些资料,可以只述不评,没必要说明研究者对研究状况的见解。()

    三、问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

    1.简述查阅期刊的方法。

    2.简述学前教育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

    3.请列举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推荐阅读:
    交际法文献综述
    都寨小学2024年体育教学总结(自评报告)
    关于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幼儿园教师教师帮带计划(5篇材料)
    2024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述职报告(精选合集)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