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技术的运用
第一篇: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技术的运用
培智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策略
摘 要:
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先天脑器质受损,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如下几种特征:反应迟钝,注意力极其短暂,缺乏学习动机,兴趣狭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比较差,这些都造成智力残疾儿童在数学课堂中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不少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尝试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智力残疾、多媒体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现在信息化技术已经和教学紧密的集合在一起,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先天脑器质受损,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如下几种特征:反应迟钝,注意力极其短暂,缺乏学习动机,兴趣狭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比较差,这些都造成智力残疾儿童在数学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笔者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
兴趣指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害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感兴趣。”智力残疾儿童由于思维缺陷,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静态的事物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剌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教材中尽管有色泽明丽、充满童趣的情境画、示意图,但毕竟这些都是静态的,对于智力残疾儿童来说这些静态的事物不太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不了兴趣,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笔者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学生自然产生了一种学习的兴趣。
(2)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智力残疾儿童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因为其过于抽象化,而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直接把比较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可以帮助智力残疾儿童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在把抽象知识形象化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慢慢提高,学习数学也就不感到困难了。如在教学《比较大小》一课时,学生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非常模糊。学生之所以不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因为这些数字过于抽象。为了方便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抽象的数字用学生熟悉喜欢的事物来代替。如数字“9”,就在屏幕上出示9个苹果;数字“3”就出示3根香蕉。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够分辨清楚3和9比较,3小,9大。
(3)练习方式多样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智力残疾儿童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差,即使学会了过一会儿又忘记了。一定量的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练习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书本上练习不感兴趣,有的还产生了讨厌做练习的心理。针对学生的现状,笔者尝试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巩固所学知识。如在巩固20以内的加法计算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原来这些枯燥的算式变得不再枯燥。3+6=?首先在屏幕上出示3只青蛙,接着又来了6只,问一共有多少只?9-3=?时先出示9个苹果,后来又吃了3个,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虽然题目上的数字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学生的兴趣就不一样了,做的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巩固了知识,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智力残疾儿童不能长时间把注意力都集中于某一对象或事物身上。如在看连环画的时候,刚开始还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外界稍有动静,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即使他们努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连环画上,时间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正是因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于课堂上,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同时具有很强的情绪色彩,他们对于一些比较直观、色彩艳丽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视觉媒体(如投影、幻灯)的优势,用形象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吸引智力残疾儿童注意,使他们的大脑皮层能克服抑制状态兴奋起来,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笔者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给他们欣赏了一些经常看见的事物,分辨一下这些事物的形状。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又配有音乐,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美丽的图片和美妙的音乐吸引过来,为学习长方形及其特征打下基础。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难以听懂,无论教师如何来讲,效果还是很不明显。教学重难点学生听不懂有很多因素构成:
1、由于知识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2、学生的思维没有集中;
3、不能完全听明白教师所讲的话。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特点,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如在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学生之前已经学会认读和写100以内的数字,这一节课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认识100以内整数的含义。如20里有多少个十„„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笔者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10根小棒,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接着在10根小棒的旁边出示了1捆10根小棒。学生很快就知道了10根小棒就是1捆。在10根小棒的下放又出示了10 根小棒,笔者让学生数一数现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通过数小棒知道了现在有20根小棒。我们把下面的10根小棒又捆为一捆,观察一下现在有几捆10根小棒?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有2捆。最后笔者得出结论20里有2个10。用同样的方法,笔者带领学生学习了30、40、50、60 这几个数的含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记忆
智力残疾儿童的记忆力具有如下特点:记忆速度比较慢,遗忘快,再认或回忆时不准确。正是由于记忆力具有如下特点造成了他们在记忆新材料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重复之后才能记住。即使今天记住了,明天又会忘掉。在给他们看一幅简单的画,如苹果,然后把画拿走,让他们凭记忆来画苹果的形状,结果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画出苹果的形状。在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记忆速度慢,遗忘比较快,所以他们学习的效率非常低。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记忆的效率非常慢有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智力残疾儿童记忆力本身就比较慢,客观因素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记忆起来更加困难。针对如此现状,笔者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记忆。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更吸引其注意,提高了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了兴趣,也就在大脑中产生了记忆。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并记忆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帮助学生记住长方形的特征,笔者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由四条不同颜色的边组成的长方形,接着把长方形的长移到其对应的另一条边上,两种颜色的边重合在一起。通过演示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对边,并记住了长方形的特征。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计算》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9+5=?笔者运用多媒体出示9辆汽车,又来了5辆汽车,问一共有多少辆汽车?小河里有9只小鸭,又游来了5只鹅,问小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在只要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适时引导学生参与,可以很大程度弥补智力残疾儿童在思维、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的缺陷。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并且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尽管摆在前方的路很远,但当看见孩子学会某一知识而感到快乐时,笔者更加对这群孩子更加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他们同样可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必读
2、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
3、用多种媒体补偿缺陷
第二篇: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福果镇小学:程国辉 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意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 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僻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用滑轮实物与幻灯投影演示;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掌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王娟和张明分别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强调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相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 2 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1)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2)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3)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4)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6、7、8、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报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报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 3 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认识》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 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僻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1)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图中有的是角,有的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摆放的形式多种多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断;(2)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3)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CAI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 4 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望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能得出更多的心得与经验交流。
第三篇: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语文教学如何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4年5月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维度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当前,各地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班班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摸索尝试,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达到增加教?W的密度和容量,加速教学信息传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效果。
一、以声传情,拨动学生的情弦,激起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媒体上的声音资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富于情趣。
(一)适时的乐曲介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新课开始时播放与课文内容或情感相关的乐曲,能很好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增添了学习乐趣。如上《记一辆纺车》时,先播放歌曲《南泥湾》,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文章的写作背景,还可以想象出抗日将士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生产自救场面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课文结束时播放与文章主旨有关的音乐,课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如《花的话》授课结束时,播放《好人一生平安》,随着娓婉动听的旋律,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从小男孩送二月兰给敬爱的老师,联想到所有的老师,都会从心里感谢老师,祝愿老师一生平安!
(二)声情并茂的“美读”,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唤起学生内心的视像和情愫,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接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激起内心的情感。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由于朗读者带着一种盼春、绘春、赞春的喜悦心情,再配上悠扬动听的《春之声圆舞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学生很快就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优美的意境之中,如同在繁花似锦、诗情画意的春天畅游,自然地产生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以像激趣,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整体印象
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制作的影像,以形象信息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环境氛围,如临其境,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意境。
如学习《沁园春?雪》时,通过制作北国雪景,长城、黄河以及毛泽东观雪、吟诗的画面,同时配以适当的画外音,这样,毛主席指点江山,历数风流人物的景象就出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又如教学《孔乙己》,因学生对封建社会落迫文人了解不多,授课时特地拷贝制作的电影《孔乙己》中反映他穷酸迂腐的几个典型场面,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个饱受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摧残且迂腐不堪的“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旧社会知识分子。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和揭露当时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很有帮助。
此外,一些说明文、游记等,教学时若能展示平面(或线路)图或播放风景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通过展示人民大会堂的平面图和局部的相片,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说明的顺序,看清建筑物的特征,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三、综合使用多种媒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够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率。因而,许多课件都是把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音乐伴奏下的“美读”,再配上鲜艳的图画,让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学习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那声情并茂的朗诵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缓缓响起,加上一幅幅“甲天下”美景的展现,抽象的感情变成了真实可感、拨动人心弦的画面,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份美感,增加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节约时间,加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
传统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感到教学时间不够,教学容量太少,而这个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多媒体教学时,板书无需再写,上课时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鼠标或超级链接,即可完成,而且板书字体的大小、背景、颜色等都可根据具体情形而设定。教师问题的提出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轻轻一击就摆在大屏幕上了。此外,借助直观形象,有些课文内容也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这样授课中不仅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且授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也就成为可能,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尤其是讲课过程中需要插入相关资料,或做课堂练习,以及复习课的教学,或者优秀专业的展评,借助多媒体平台效果就更加显著。
总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
第四篇:培智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培智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刘钊
弱智儿童由于先天脑器质受损,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如下几种特征:反应迟钝,注意力极其短暂,缺乏学习动机,兴趣狭窄,缺乏自知之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很差,情绪不稳定等。因此,要想让这些儿童尽其所能学到的知识,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弥补他们的缺陷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多种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弱智学生的各种感官肌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注意力,从而得到教师所希望的学习活动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现在信息化技术已经和教学紧密的集合在一起,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笔者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 件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 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计算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用形象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吸引智障儿童注意,使他们的大脑皮层能克服抑制状态而兴奋起来。例如,在教学“3加6等于9”时,我利用电脑动画创设了童话故事的情境,用卡通人物的口吻描述了故事的场景与经过,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动机增强,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极为重要的任务。计算是对 事物数量变化关系的高度概括。因为智障儿童的学习特点是直观性强、感知速 度慢、思维有缺陷,导致学生学起来困难重重,教师也难教。而运用信息技术 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计算过程显示出来,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 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以夸张有趣的形式突出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建构”。例如:在教学《连减》一课时就可运用计算机创设例题情景化静为动,配合数字、符号的动态出示,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恰当地把计算机的声、色、动画技术融入进计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活化了计算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服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难点,补偿想象能力的缺陷。
弱智儿童的想象能力很低,怎么能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给事件估计结果呢? 如在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学生之前已经学会认读和写100以内的数字,这一节课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认识100以内整数的含义。如20里有多少个十„„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笔者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10根小棒,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接着在10根小棒的旁边出示了1捆10根小棒。学生很快就知道了10根小棒就是1捆。在10根小棒的下放又出示了10根小棒,笔者让学生数一数现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通过数小棒知道了现在有20根小棒。我们把下面的10根小棒又捆为一捆,观察一下现在有几捆10根小棒?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有2捆。最后笔者得出结论20里有2个10。用同样的方法,笔者带领学生学习了30、40、50、60这几个数的含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使用多媒体技术,拓展知识,使练习形式趣味化。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 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可发挥计算 机技术的互动功能编写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这些练习可以化学习被动为 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 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5以内加法”时,可设计“打气球” 的游戏,答对气球上的题目,就可打破气球,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使学生个 个跃跃欲试,激发起了智障学生的强烈兴趣。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智力残疾儿童不能长时间把注意力都集中于某一对象或事物身上。如在看连环画的时候,刚开始还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外界稍有动静,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即使他们努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连环画上,时间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正是因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于课堂上,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同时具有很强的情绪色彩,他们对于一些比较直观、色彩艳丽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视觉媒体(如投影、幻灯)的优势,用形象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吸引智力残疾儿童注意,使他们的大脑皮层能克服抑制状态兴奋起来,上。如在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笔者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给他们欣赏了一些经常看见的事物,分辨一下这些事物的形状。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又配有音乐,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美丽的图片和美妙的音乐吸引过来,为学习长方形及其特征打下基础。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放飞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就可以较好完成培智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任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心得
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日益整合,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使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有了新的视角,那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而多媒体教学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课堂教学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多媒体集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构成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结构方式。原本单调乏味的数学课堂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温馨、生动和绚丽多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原本常规教学的困难、矛盾、弱点都慢慢地消化与无形。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新意识得到激发,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下面就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新课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同时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秒的认识》一课时,我用出示了一段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视频,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论文的格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在教学《十进制计数法》一课时,对于数的起源、古代各国的数的各异形态和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等等知识,如果单凭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对此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具有古代神韵的“数的产生”背景资料,再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逼真的动画显现出来,效果远比老师的口头讲述要好很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真正认识了数学的广阔、博大和数学的底蕴、价值,也更加喜欢数学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所以恰当合理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艰涩为易懂,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使课堂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能对所学知识构筑起清晰合理的认知结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一课时,如果教师单纯用语言描述一分等于六十秒,一时等于六十分,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什么时间的进率是六十而不是十或者一百,而且对于这个进率也只能去死记硬背。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制作了龟兔在钟面上赛跑的多媒体,让学生通过看动物赛跑的过程知道了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所用时间相同。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1秒,秒针转动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这种学生通过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而获得的知识,会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又如在教学有关行程的应用题时,学生都知道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但不理解的是求火车过桥的时间时,为什么路程是除了桥的长度还要再加上火车的长度,针对这个问题,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动画演示,再现了火车过桥的全过程,从火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离开大桥所经过的路程用醒目的颜色显示出来,学生很快明白火车过桥走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加火车的长度论文的格式,从而正确地列出了算式。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梯形的图片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形象地建立梯形的相关概念,然后用一动画将梯形进行割、补,使其转化为三角形,学生通过对转化后的图形观察可知,三角形的底为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原来梯形的高。由此可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接下来,让学生独立进行验证。利用提供的划线和剪切工具通过旋转、平移等动态方式将梯形剪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我们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最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最终得出梯形面积公式。这种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让学生通过点、按、拖拉,亲自参与知识的的探究,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真正获得科学的结论。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我围绕三角形的特征,利用多媒体努力创设一种人人都能够参与的探究、发现和验证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操作实验,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在实验中理解规律。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是学生应具有的思维品质,是创新的翅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并使之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论文的格式,提高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往往容易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千篇一律,死套公式。而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冲破思维定势影响,主动寻求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生在解答应用题“一家工厂原来每月用水468吨,倡导节约用水后,原来一年的用水量现在可以多用1个月,平均每月节水多少吨?”时,通常学生需要通过三步列式才能解答此题。为引导学生突破一般思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把每月节约的部分重点显现出来。之后再把每月节约的部分拉下来拼成一条线段,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学生通过观察线段图,很快明白求平均每月的节水量,只要用原来每月的用水量除以(12+1)就可以了。这样,通过计算机的有序演示,使学生从繁杂的思路中抽脱出来,重新去观察、分析,并从中寻找出简捷的解题方法,由此达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创新思维的目标。
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引进,更是教学艺术充分发挥的媒介。我相信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就一定能创造出生动、和谐、高效和精彩的数学课堂,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推荐阅读:
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技术的运用
大舞
完美教室总结
政治组课题总结[范文]
宁海县桥头胡中学综治安全工作总结
相关文章:
- [ 二号文库 ]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技术的运用
- [ 二号文库 ]**镇人民政府关于“扫黄打非”的情况报告
- [ 二号文库 ]2024年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大全五篇]
- [ 二号文库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 [ 二号文库 ]七年级水浒传故事(5篇)
- [ 二号文库 ]保护草坪的倡议书(精选5篇)
- [ 二号文库 ]课外书读书高中作文1000字[5篇范例]
- [ 二号文库 ]描写春天写景的作文400字
- [ 二号文库 ]冬至活动策划方案创意幼儿园(4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主持感恩词开场白(4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科技活动教学设计 科技活动教学方案(五篇)
- [ 二号文库 ]班级6.1儿童节活动策划(五篇)
- [ 二号文库 ]最新教师个人职务述职报告(四篇)
- [ 二号文库 ]最新租房定金合同电子版(十一篇)
- [ 二号文库 ]购房分期合同有几份(九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小学生毕业演讲稿200字(十三篇)
- [ 二号文库 ]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经典筑梦未来 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经典筑梦未来朗诵(大全12篇)
- [ 二号文库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 [ 二号文库 ]六年级语文听课周总结
- [ 二号文库 ]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