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买卖合同 党团工作计划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数学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逝水流年 时间:2024-07-03 18:53:4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数学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数学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信庄小学

    时光如梭,匆匆忙忙的一学期又结束了,回顾一学期来的数学组工作,有条不紊,脚踏实地,在平凡中有创新,在忙碌中有收获,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一学期的工作简单汇报如下:

    一、教研活动扎实开展

    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学期我们数学组继续加强新课标的理论学习,并将它上升到指导、应用我们的教学实践的高度。本学期里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在期初就制定了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按照计划,教研组中的每位教师都上了一节精品课。每次轮到上课的教师先独立钻研教材,设计教案,上课以后教研组内开展评课活动。上课教师还要进行反思,撰写教后反思。每次评课还有一位主评者,围绕课题研究进行评析。这样每位教师至少有一次对公开课进行主评,要求能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对教学理念、教学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经过一学期的实施,数学组全体教师的评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本学期数学组青年教师奋发进取,骨干教师大放异彩,张彦治老师在自己的深入钻研、精心设计下,在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上的课一节比一节新颖,值得一提的是,张彦治老师虽然刚工作两年多,但在课题、论文方面的研究颇有深度,教学基本功扎实,在教学方面也精益求精。

    虽然这学期每个数学教师都很忙,但对于常规的教学工作每一位老师都常抓不懈,为了教好每一位学生,老师门在上课时能结合新的理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情趣横生的生活数学,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在临近期末的作业学习交流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认真批改学生每一次作业的痕迹,不少老师还在作业本上写了富有特色的评语。

    三、评价工作有序开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不是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及每册教材中关于评价的建议,试着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这四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我们在深入学习评价建议的基础上,再结合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将评价内容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适当修改和整理,就成为我们平时评价学生的依据。一般,是在教学完每一单元后进行一次过程性评价。对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方面的评价,都采用“星级制”,分为三星、二星、一星,相当于优、良、合格这三个等第。

    我们已经尝试着组织全体学生一起参与,其中有学生自评,围绕四个方面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互评,主要评价“数学思考”与“情感与态度”这两方面,因为这两方面的评价内容中涉及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他人的交流、合作情况,采用互评的方式比较客观、公正。另外还有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考”这两方面,因为家长在与孩子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对这两方面会有一些了解,便于开展评价工作。教师则针对这四个方面都要进行评价,因为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和学生的作业等几个方面,教师对班中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都心中有数,通过对学生开展评价也能促进教师平时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尽量客观、公正。

    纵观本学期的工作,既扎扎实实,又有改革和创新,虽然我们数学组人少些,但无论从教研活动的开展还是教师们的工作及成绩上来看,我们数学组正逐渐成长,正逐渐向语文大组看齐。今后,我们数学组会越来越出色!

    第二篇:数学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博乐市第五小学2024---2024学年 第一学期

    数学教研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这一学期来,我们数学组的每一位老师对待工作都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上,细心研究自己的小课题,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创新的、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艺术为手段,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内容结合我校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旨在造就一批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此,在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结合我组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以“专业引领、课例观摩”为形式,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活动中,现将数学教研组此次校本培训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贯彻思想、明确目标

    本学期校本培训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会上课,上好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能力为重点,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通过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精良、能够适应当今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二、具体的活动内容:

    1、教学设计促创新

    新的数学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新课程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

    2、专家讲座促学习

    教师适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不同层次的培训,另一方面需要具体的专家指导与引领。通过网上听专家《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的讲座,使我们懂得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让人人都能成长。明确了体验教学在我们数学课堂中也很适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启发学生质疑,教师创造性的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创造性地思维;教师应尝试错误,让学生创造性思考

    3、微格训练促发展

    每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技能如: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设疑和提问的技能、板书的技能、讲授的技能、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进行微格训练,每一位教师登台讲课展示自己对某项技能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和他评,不断总结经验评判优劣,提出改进意见。老师们在这一新型的训

    练中,有针对性的弥补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某一环节上的不足,促进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这些扎扎实实的培训活动中,激发了老师们学习的内驱力,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全体数学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进步。教研组也努力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切合教师教学实际的校本培训活动,促进教师围绕培训主题,认真学习和思考,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今后,校本培训还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教研工作。走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之路,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024年12月31日

    第三篇:数学组校本培训方案

    数学组校本培训方案

    时间:7月13日下午

    地点:八(2)教室

    主题:学习“生本课堂”

    1、生本课堂简介

    2、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3、生本课堂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流程:

    一、生本课堂简介

    主讲:王伟记录:贾文玉

    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主讲:贾文玉记录:王伟

    三、生本课堂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主讲:魏高荣记录:贾文玉

    备注:各主讲教师负责准备材料,负责记录的老师认真做好记录,王伟负责收集整理培训材料。

    第四篇:小学数学组新课标校本培训材料2024

    小学数学组新课标校本培训材料

    2024.5 爱的奉献--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 美国心理学家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据此展开教学。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备课中,教师应该预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目的性,让教学更加有效。策划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建立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基础上。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讲授,新型的课堂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师与生的“对话”,构建互动的课堂,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首先,教师自己要走进文本,在研读文本过程中,情有所动,思有所发,真切地触摸、感受作者的内心。然后,教师还要跳出文本,不被文本局限在一个小天地里,而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文本,这样,就有可能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心灵桥梁。最后,教师还要再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对文本的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我深入地关注到了文本的思想感情及其后面的作者了吗?我找到了学生、老师、文本之间有可能存在的隔阂了吗? 二.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要求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且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力求做到:心中有爱,爱自己的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方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探究性学习走向深入,收到实效。有效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有:

    一、创设问题,激发探究。

    二、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三、预设时间与空间,激励自主探究。

    四、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发探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取向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启迪和激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做如下引导: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过程调控。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任何人生来都有一定的潜能,所以教师必须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三.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 教学调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学调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解、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要对“坏孩子”进行恰当的引导,教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教学中,尽量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给以鼓励性评价。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新课程强调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体验,适时调控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弘扬个性化体验;要调控教学活动,以参与求体验;要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体验。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要适应这一形式的变化,积极开发网络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以博客等网络资源为载体,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空间。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充分挖掘学生这一资源,进行互动,形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中,应巧引学生的生活体验;妙用学生的“节外生枝”,用心倾听疑难;善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很快,凭个人的努力是难以应对挑战的,这就需要课程资源的整合。整合包括三方面的整合:学科资源整合,教师资源整合,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整合。在课程资源整合中要注意:以学科教学目标为统摄,分清主辅;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承担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认为,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要有过硬的知识功底,终身学习,丰富自我,超越自我。要主动学习教育理论,注意积累经验。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材料 2024 年 12 月 28 日,在总结数年来全国课改实验的基础上,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发了 2024 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并将于 2024 年秋季开始实施。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各个学科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蓝本。各学科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学习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确立、方法的选择,也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数学学科,此次修订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的课程标准终于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开启了破冰之旅,颇有力度地扭转了曾坚持近60 年的“双基”“双能”传统课程目标导向。从“双基”到“四基”、从“双能”到“四能”,新,课程目标在原来的“双基”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原来的“两能”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更多方位拓展了数学基础教育的内涵,在更高层面增益了数学课程教学的价值,让课程标准的内容、精神和理念都更好地反映了数学教育教学的本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4 版)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2024 版)》从体例结构、文本表述、具体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了修改。主要修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例与结构的调整。在保持《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体验不变的前提下,在结构上做了以下调整。(1)重新撰写“前言” 在“前言”部分除了修改了对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数学教育功能、课程。不仅一般性地指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外,增加了“课程性质”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还特别强调了“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在提高公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课 进一步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完整性,》将原来分三个学段撰写的实施建议进行了整合,统一撰程标准(2024 版)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并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增加了课程目标中的有关“行为动词”的解释,这些行为动词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课 》将这些行为动词和相关的同义词的解释统一列入附录,程标准(2024 版)同时将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中的“案例”也统一列入附录中,分别形成附录 》相比,不仅增加了案例的数量,并对1 和附录 2。与《课程标准(实验稿)案例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详细的说明,这是为了帮助教材编写者以 》及教学实施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2024 版)。对案例进行统一编号,》正文的篇幅。以便于查找和使用,这样就减少了《课程标准(2024 版)

    2、关于数学教育基本理念与目标的修改 《课程标准(2024 版)在原则框架的基础上,》修改了数学的意义、数学教育的作用以及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使其更加合理清晰。提出 10 个核心概念,完善了课程目标。(1)关于数学的意义和数学教育的作用 《课程标准(2024 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 》中关于数学的意义表述为: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 20 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段文字集中阐述了数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而刻画了数学的本质特征,改变了《课程标 》阐述数学的表现形式和功能的状况。准(实验稿)《课程标准(2024 版)“数学是人类文化 》关于数学教育的作用表述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段文字强调了数学素养是公民的基本素养,进而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性。(2)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这次修订基本保持了基本理念的结构,只对某些表述进行了修改。《课程标准(2024 版)》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就把单纯对于数学教学内容取舍上升到数学教育理念的改变,这也是“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目标,也是对数学教育者提出的要求。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基本功能的要求,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础。进一步,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体现了从“能上学”到“上好学”转变,实现这个转变既是广大家长的呼声,也是国家的工作目标。同时,每一个人对数学的喜爱程度和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数学教育还应当注意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还是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都应当注重“因材施教”,特别要关心那些暂时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引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标准(2024 版)》将原来的“数学学习”和“教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这个合并是为了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并就数学教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做了进一步阐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样的阐述就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当遵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都应当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所提出的要求。(3)关于数学课程的若干核心概念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设计中提出的 6 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做了调整,共提出 10 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的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于“核心概念”的理解在本书“绪论”中有具体阐述。提出这些核心概念的目的在于强调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上些重要思维模式,希望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课程目标,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课程内容。(4)关于数学课程目标 在几年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完善,《课程标准(2024 版)突显了以下特点。保持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结构 目标的设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为宗旨,注重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相结合。具体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并强调“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 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拔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组织,都应遵循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且明确指出“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 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明确提出“四基” 《课程标准(2024 版)》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我国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被称为“双基”学教育中历来重视的传统和优势,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应当保持并赋予新意。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的,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以把“四基”看作学生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表现。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2024 版)解决问题是当代数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将原来总目标中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是为了更加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以及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具体体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固然重要,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需要的。《课程标准(2024 版)为了表达的确切性,》在分段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表述上,尽量使用了描述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

    3、具体内容的的调整 》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 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空间与图形” “实践与综合应用”进行了调整,修订为四个课程内容,“统计与概率” “图形与几何”包括“数与代数” “综合与实践” “统计与概率”。这样的修订是为了强调这四部分的内容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的,特别是“综合与实践”也是一类课程、而不是单纯的教学活动。有许多意见认为不应当把“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但这样的修改是必要的,这是为了强调数学课程的特质。空间和图形在本质上都是表述着一种存在,而所谓的几何是基于这种存在抽象出概念,比如点、线、面;得到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两点决定一条直线;建立基于概念的命题,比如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等等。这样就把存在上升到理性,进而可以更加一般地描述存在,解释存在所表现出来的那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是数学本质之所在,也是数学教育本质之所在。之所以把“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是因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能够知道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能够掌握所学过知识之间的关联是第一步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的综合。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把所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个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2024 版)》对每一部分的内容结构和具体内容也都做了适当的调整,在每一条的表述中都尽可能地使用了规定的结果性行为动词或过程性行为动词,即便用了其他的和行为动词,也在附录 1 中给出了与规定行为动词之间的关系。具体情况如下。(1)课程内容结构 “数与代数”部分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学段,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第三 “图形与变换”学段,将原来的“图形的认识” “图形与证明” “图形与坐标” “图形的变化”四个部分调整为“图形的性质” “图形与坐标”三个部分,其 》中的第一和第四中“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课程标准(实验稿)部分,这样在表述中使得“图形的认识”能够与“图形的概念和命题”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使三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更加明确。在整个表述中,强调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强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一学段内容大幅减少,只保留 3 条要求,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学段分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两部分,共 8 条;第三学段分为“抽样与数据分析”和“事件的概率”两部分,共 11 条。这样调整的原因在于,调查结果表明,》中关于统计与概率所规定的内容理低年级的学生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解困难,教学设计与实施有很大难度,同时与高年级所规定的内容又有很大重复。因此,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要求,对后两个学段的内容也做了相应调整,如中位数、众数等内容从第二学段后移到第三学段。这样使统计与概率内容在三个学段的要求上有明显区分,在难度上表现出一定的梯度。“综合与实践”内容做了较大修改。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要求:“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中应强调问题情境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科学、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2)第一、第二学段课程内容的变化 第一学段的内容修改不大,增删内容大致相当,数与代数内容略有增加,统计与概率内容有明显的减少。第一学段删除的内容 图形 测量 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 与几何 的面积。图形与变换(图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 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图形与位臵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统计 数据统计活动初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 与概率 步 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 果为整数)。知道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 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扇形 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 格代表 1 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第五篇:2024--2024数学组校本培训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2024-2024学上)

    双 河 中 学 数 学 组

    在本学期里,数学组认真落实和实施科组教研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改教法和学法指导,开展校本研训,进一步转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全组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创建学习型教研组。主要工作:

    1、认真抓好校本研训工作,数学组在本学期在组长负责一次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专题的培训和考核,并结合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就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研讨,取得了较好培训效果。

    2、强化、规范年级备课制度,提高年级集体备课的效率,根据学校要求,做到每个年级本学期活动次数不少于是10次,利用互联网建立起各个年级的导案、学案备课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单元测试、段考和期考的命题质量,尤其是初二年级,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各年级认真总结和分析课改实验中遇到的新问题和困难,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3、切实抓好初三毕业班的备考复习工作,鼓励毕业班教师走进网络,多与兄弟学校交流和沟通中考、高考有关信息,改善和调整备考复习方法,年级统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同年级同一层次教学班的科任教师加强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分工合作,提高了中考的备考质量。

    4、组织教师迎接了省市县级兄弟学校对外开放周的听课活动。赢得了高度评价。

    5、狠抓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给年青老师搭架更多的学习锻炼的舞台。



    推荐阅读:
    数学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寄宿生周末班车接送工程
    已改杨杨论混龄游戏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范文大全]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经验总结[合集]
    长寿委法建办[2024]10号 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报告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