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500字作文 整改措施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课题资料: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玄霄绝艳 时间:2024-07-28 04:05:2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课题资料: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达到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2024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要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进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的课题组所带的学生整理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中,“中国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获区小课题现场展示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多样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注重把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特别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积极。

    研究性活动把一把永不过时,终身有用的打开人类知识、智慧、才华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断索取自己所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形成了校本培训模式。

    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科学的头脑、扎实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而这些都不能自发地从孩子脑子里产生。因此,培养孩子们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活动获取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养成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深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更加灵活。

    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同时,不断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论,才能适应、有能力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师已逐渐增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逐渐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师培训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为基点,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校本培训以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为重点。

    (三)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作业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努力创建研究性的氛围,学生许多的小课题研究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也只是一句空话。如《折纸的魅力》小课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后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引了社会对折纸艺术的重视。

    五、研究体会

    1、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研究性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2、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后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得出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生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能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并起到增长构建新的信息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在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实验前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

    1、学生还没有把主动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探究当作一种习惯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下进行的被动的探究;

    2、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和熟练,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有时目标也不够明确;

    3、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看书、拍照、采访、调查、取证等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彼此间的分工和合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各成员间没有形成最大的合力;

    5、在梳理、撰写探究报告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述探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能抓住整个活动的关键点进行总结„„

    学生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空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何况我们做的只是一个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我们将把已有的成绩作为研究的新起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以上不足之处,争取在实验的后期得到根本性改变,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课题研究阶段汇报总结材料 在研究中提高 促学生快乐学习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这个课题是基于社会和我校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

    我校多数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他们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教育孩子也没有方法。本着“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这一宗旨,我们提出了这一子课题。意图通过调查、观察,找出学校中的厌学孩子,对他们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找到根本原因,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我校教师的实践经验,研究总结矫正和预防的方法,消除他们厌学情绪,变得爱学、乐学,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为了开展好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当课题申请立项得到批准以后,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教导主任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制定出课题的研究方案,科研室召开课题研究动员大会,全体教师自愿报名参加本课题。

    二、对实验教师进行集中理论培训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习是永恒的旋律。我们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学校订阅了《心理科学》专业性很强的学习材料,通过上网、查找书籍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了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和原因等内容的辅导,让实验教师了解目前课题研究的成果,确立自己研究的侧重点。

    三、实验教师拟订个人研究的子课题,并且制定个人研究计划

    我们课题组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教育理论知识后,都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动的发现问题,本着解决问题的宗旨,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制定了自己的研究子课题有从课堂教学提出的、有从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提出的手的方案,有学期课题计划,每位课题成员都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实验材料按时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科研室也成立科研专柜,及时地把实验情况收集存档,建立起教师个人的研究档案。

    四、改进课题组例会,突出了学习性和研讨性。

    本学期我们提高了例会的研讨性,进一步规范了课题的管理。规定学校课题例会是在隔周周三下午进行。学习形式采用了辅导与自学相结合;座谈与讲座相结合的学习形式。每次研讨都有主题,有重点,有心得。同时在课题例会中,对于课题中的难点、重点内容推出了问题研讨法:收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选择重点问题,集中研讨。每一位课题实验教师每一学期都有一本课题学习笔记。

    五、对学生的厌学现象进行摸底调查

    学校首先对1——4学年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情绪调查问卷,整理出六大厌学倾向的成因。

    1、基础薄弱,难以为继。

    2、智力落后,能力缺失。

    3、学法不当,效率低下。

    4、环境不适,缺乏学习动机。

    5、意外受挫,一蹶不振。

    6、压力过大,不堪重负。

    各位实验教师都了解了班级学生厌学的现状,归结发现了原因,做了小结,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方向。

    针对以上六种成因,我们将采取以下对策:

    (一)教法新颖, 灵活激趣。

    记得有人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有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有时能弥补智力发展的不足。我们也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他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善于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启发式、发现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有创造性有意思的作业,如儿歌、猜谜、绘画、表演、游戏、竞赛、收集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二)体验成功,促进迁移。俗话说:“赞美如阳光,惩罚如利剑。”频繁的惩罚会使学生变得自暴自弃,胆小懦弱,伤及自尊,甚至引发逆反心理。而成功的体验能帮助学生赢得赞美,带来欢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而,教师应想方设法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鼓励其发挥特长,帮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继而促进其动机的迁移。

    (三)辅导搭桥,弥补缺陷。

    对于那些知识上有漏洞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课外辅导的方式为其搭桥引渡,使其学有所得,学有进步,从而重新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那些智力落后有能力缺陷的学生,我们除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之外,还应采用小步子程序对其进行训练,让其充分练习,不断巩固,以奖励为主,强化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多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以达到克服缺陷、提高效果的目的。

    (四)多方配合,优化环境。

    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三者组建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因而协调各方面力量,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除了在学校努力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宽松环境,培养良好学风之外,还应主动与家长加强联系,帮助 4 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醒家长注意克服自身不良嗜好(如赌博等),以身作则,营造学习气氛;家庭成员内部应相互配合,密切校家联系,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缺点(如摒弃依赖心理)。值得提出的是,让学生拥有宽松环境固然重要,但我们同时也要把握好“弹簧”原则(即一定的压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必要的,但这种压力不能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范围),注意给学生保持适度的压力,让他们学习有冲劲。

    (五)指导学法,培养习惯。法国的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事实上,许多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学法不当。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可见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相当重要的。如可让学生了解细胞疲劳周期,明确学习时间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知道轮换用脑、心情轻松可提高学习效率;复习时应把握适度超量原则;学会意义识记,知道利用凌晨、睡前等最佳记忆时间进行强化记忆;采用间隔学习可排除记忆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能够运用注意规律指导学习;学会进行注意力自我训练等。需要特别对学生指出的是,无论何种学习方法,一定要适应学习的特点,适应自己的身心特征,切不可削足适履。

    (六)心理辅导, 健康向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愈来愈多的因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也令人触目惊心。厌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问题,要想杜绝此类现象,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培养学生保持健康的竞争心理(乐观、积极、向上),正确面对失败,正确对待分数。其次,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可用“自我暗示法”进行训练)。再次,要帮助学生去除苛求心理,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他人。尤其是那些因不喜欢老师而厌恶学习的学生,应确立适当的向师心理,当然,教师也应以增加活动、加强交往等各种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帮助学生消除偏见,做到以情感人,以事实说服人。

    六、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本学期,我们在10月份进行“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防厌学”课题研讨课的听评课活动。每位实验教师都要参加上课听课、评课。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1、教师要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建立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2、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依次确定教学目标、容量、重点、难点、方法、节奏等,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教师上课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表述准确、清晰、流畅;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些精彩的课堂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通过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这次研讨课活动,使年轻的实验教师在听评课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真正达到了科研带动教研,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

    下学期,我们将要收集和整理一些关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小故事,把它们编辑成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进行指导。

    八、研究中的困惑

    1、由于厌学学生的进步是比较缓慢的,教师怎样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来对学生进行矫正?

    2、心理辅导是研究必要的措施,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3、在繁忙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创造性的开展研究工作,而不是成为教师的一种负担?

    今后,我们还将进行深入的行动研究,针对与存在的困惑和不则足充分发挥个人研究和合作研究的优势,早日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方法,帮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以健康的学习心理去收获知识的硕果。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年我校数学组成员承担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数学学习能力的开发(2)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3)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各种环节及其方法的指导(4)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在前一阶段,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做了一些实际工作,现在我把我们实施的情况向李主任和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一、领导重视,建立科研组织

    “教育要发展,科研须先行”,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我校领导的管理理念。为确保课题的顺利研究,我们学校建立了教科室,以便系统的进行教研教改。同时,学校对我们教师的实验课进行课堂录像,制作光盘以便于教师个人和集体的交流研讨。我们数学组是一支比较年轻有活力的科研队伍,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8名数学教师,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课题的研究。开题后,我们数学组召开了两次会议,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二、学习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搞好科研,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我们数学组十分重视理论学习,每一位成员都订阅了相应的科研类书籍、报刊。如:《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当代教育科学》。并且定期组织承担课题的教师学习科研理论、新课改理念。

    三、听课评课,课题引领课堂

    我们数学组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性、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四、及时总结,撰写反思及论文

    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我们规定课题组的每位成员每学期都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安排好有关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与论文,形成有关研究成果。今年我所撰写的论文《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获省级二等奖。同时,我们初中数学教研组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组。

    五、规范管理,增添科研活力

    为了防止课题研究的泡沫化现象,我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和活力。

    (1)积极深化课题的理论研究。一周一次教研活动。

    (2)重视研究过程的记录。认真做好课题组的活动记录,记好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讨论的专题、成员的意见等。

    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如下:

    1)对课题研究方案逐项的进行实施并作合理补充。

    2)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所任教的年级开展实验研究,确定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科学的学习方

    3)开展实验调查研究,定期举行教师、学生双向交流座谈会。4)积极与外校进行课题研究交流。

    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到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进与思考。市教科所李主任亲临我校指导课题的实施工作,能够更好地指明我们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定会有更多收益。在今后的课题实施中,我们会充分发挥每位数学教师的潜力,真正让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带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值得推广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经验!

    数学课题阶段性总结

    我校数学组研究课题于2024年10月15日开题,立项为五常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⑴)——“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的确定、申报、立项开始,在市教研究室的指导下,学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课题组精心制定研究计划与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研讨。让全体实验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实验的方向,注重实验研究,突出课堂教学实践、互动探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为重点,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多数教师获得了较好的课题研究案例、反思、教案、论文等成果,构建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实验的方法。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的困惑、问题。一年来在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研成果的形成、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并保证一定的 活动经费;课题实验组狠抓落实。

    (1)立项前审定课题,教研组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数学课程标准,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情况确定“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为课题组研究实验的课题。

    (2)本课题立项后,课题组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建南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使实验教师认识到进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课题研究的信念;同时,明确实验研究的思路和前期实验研究的方向,师师互动、交流合作;制定自己可操作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计划。

    (3)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能力;主动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积极参与数学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反思;各小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交流;课题组每学期举行集中培训、交流、总结、评价等研讨会,并请教研室的专家进行指导,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2、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课题实验研究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主题展开课题实验。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题研究公开课采用“定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交流、反思、评价”模式展开,以实验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看、听、说、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年来课题组在学校推出了21节实验研究课,构建了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极佳。

    2024年春教研室罗仁义老师亲临我校指导研讨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指导中考备考工作。同年秋教研室罗老师又来我校指导七、八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对课堂实验研究教师:李永成主讲的《有理数的乘法》,课堂实验研究教师:郭小平主讲的《图形的平移与作图》,课堂实验研究教师:向昭利主讲的《中点四边形》实验课,开展探究、交流、研讨。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活动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创设实用新颖,素材选取翔实可靠;着眼于探讨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关系,活动中教师合作探究、交流借鉴。同时有市教研员、兄弟学校的同行观摩指导,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其具体操作情况是:

    首先,每位教师带着自己的优势上课,让同仁知道每个教师的优势,这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让教师有一种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不管是刚毕业的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师都 7 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张扬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而让课堂教与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其次,每位教师带着饱满热情、全新理念上课,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全组教师的参与下,实验课教师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性认识,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活动提升了教师实施教学与研究教学的能力,推动了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再上台阶,我校2024年数学中考在全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除铜锣中学、民一中、清源初中)荣获乡镇30多所中学第一名,得到教研室的肯定,社会的认可。更加提高了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的氛围。

    再次,每次课研活动后,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专家的点评,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评课中出现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的场面,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让所有的教师都感到一些迷惑,产生强烈的课题探究欲望,上课的教师能根据点评有针对性的反思,听课的老师在听与评中能产生有效的教学认识和方法,有认可的,也有反对的,所有这些在碰撞、在反思。实验教师带着问题、质疑,听同行、专家的点评,明确学习新课标,不仅是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贯彻;要灵活使用教材,不仅是抓住课本的关键,更重要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场;要突出学科的特点,不仅要有专业化教学,更重要是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优质课,体现了“不求完美,但求突破”,“重结果,更重过程”,“步步是研究,段段有成果”的特点,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3、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研究,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实验教师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课题组要求本组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整合各种资源,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学习,多数教师能够正确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并能自制教学课件、数学试卷。开发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发展的价值,充分发挥计算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工具,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使全体学生乐于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去,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4、课题组自开题以来就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指导和课研理论学习辅导,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热情,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推导出结论。让他们努力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优质课堂成为推动课题研究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5、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于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表现如何?程度如何?质量如何?学生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学习心理如何?等等问题永远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是与时俱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创新意识就有了载体,将实验研究课题不断进行下去,力争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实效高效。

    总之,在课题研究实验中,初步形成了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题研究是它永恒的主题,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行动是力量,研究在实践,实践在提升,智慧总是在行动中迸发,没有最好,力求更好。尽管课题研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我们才刚刚走完其中的一程,但我们会冲出重重迷雾,迈过道道险关,勇往直前。

    第二篇: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达到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XX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要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进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的课题组所带的学生整理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中,“中国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获区小课题现场展示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多样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注重把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特别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积极。

    研究性活动把一把永不过时,终身有用的打开人类知识、智慧、才华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断索取自己所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形成了校本培训模式。

    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科学的头脑、扎实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而这些都不能自发地从孩子脑子里产生。因此,培养孩子们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活动获取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养成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深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更加灵活。

    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同时,不断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论,才能适应、有能力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师已逐渐增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逐渐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师培训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为基点,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校本培训以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为重点。

    (三)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作业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努力创建研究性的氛围,学生许多的小课题研究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也只是一句空话。如《折纸的魅力》小课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后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引了社会对折纸艺术的重视。

    五、研究体会

    1、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研究性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2、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后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得出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生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能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并起到增长构建新的信息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在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实验前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

    1、学生还没有把主动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探究当作一种习惯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下进行的被动的探究;

    2、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和熟练,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有时目标也不够明确;

    3、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看书、拍照、采访、调查、取证等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彼此间的分工和合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各成员间没有形成最大的合力;

    5、在梳理、撰写探究报告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述探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能抓住整个活动的关键点进行总结……

    学生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空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何况我们做的只是一个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我们将把已有的成绩作为研究的新起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以上不足之处,争取在实验的后期得到根本性改变,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三篇: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达到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2024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要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进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的课题组所带的学生整理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中,“中国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获区小课题现场展示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多样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注重把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特别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积极。

    研究性活动把一把永不过时,终身有用的打开人类知识、智慧、才华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断索取自己所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形成了校本培训模式。

    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科学的头脑、扎实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而这些都不能自发地从孩子脑子里产生。因此,培养孩子们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活动获取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养成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深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更加灵活。

    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同时,不断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论,才能适应、有能力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师已逐渐增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逐渐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师培训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为基点,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校本培训以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为重点。

    (三)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作业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努力创建研究性的氛围,学生许多的小课题研究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也只是一句空话。如《折纸的魅力》小课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后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引了社会对折纸艺术的重视。

    五、研究体会

    1、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研究性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2、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后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得出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生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能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并起到增长构建新的信息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在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四篇: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探索”

    课题实践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黔西县太来中学:张光华

    2024年9月以来,在县教研室的批示下,“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探索”

    课题实验小组开始对全县初中数学的教学进行听课、调查,了解、掌握基层教学的现状。发现: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单

    一、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为转变以上的教学现状、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开始寻找课改实验方案,进行大量的材料搜集,理论学习,并与县教研室课题实验比较有经验的张兴国老师联系,了解课题实验发展的现状和实验方案。经研讨确定,选择若干个基本功较扎实、素质较高的教师先行尝试实验,并在全县教研会上倡导、学习“指导——自主学习”课改实验的有关理论和实验方案,通过一学期来的部分教师的实验现状和吸收外地成功的教改实验个案,从中总结归纳较符合我县教学现状,较容易被教师所接受的教改操作方案——“以学为本、因学设教”,为课改实验的启动做好筹备工作。“以学为本,因学设教”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教会学生独立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开放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课堂师生合作学习、探究,实现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其建构图如下:

    2024-2024学年下学期,在局领导的一再重视和领导下,于2024年3月7日,成立东山县初中数学“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践研究领导小组和中心教研组,由各中学数学组组长和数学骨干教师组成中心教研组成员。并于2024年3月10日组织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与培训,培训内容是课题实验的背景、目标、意义、操作方案,以及由先行实验的教师分课堂教学各环节,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经验交流与反思,部分学校还做有关课题实验的运作计划,实验方案的介绍,最后由领导小组公布制定课改实验的管理方案和实验目标,以及集体活动的安排。

    为提高实验的效能,规范实验开展方式,我们还激请省课题组专家张文质老师到我县讲学指导,并组织教师参加省课题组举行的全省“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验研讨现场会。通过专家讲学指导,实地考察学习,使学验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了实验的信心,实验研究方案也更明朗化。

    我县在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实验,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课题实践研究工作如何开展?数学新课程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并积极推进在教育内容、过程与评价等方面的变革,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而“先学后教、超前断后”是“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策略。其基本的转折点是教师由讲转向导,学生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其特点是把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超前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的问题;通过开放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课堂师生合作学习,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从以上理论比较来看,“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思想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而“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更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因此在新学期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课题研究与新课程实验的整合,是我县初中数学“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践研究的根本方向。为此,三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整合与研究:

    一是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贯彻新课程理念,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师生关系融洽、合作交流、探究解难”的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景观。

    二是创设民主、和谐、偷悦、宽松的良好课堂学习环境。

    创设民主化的良好课堂学习环境是学生大胆质疑、交流合作、开放思维的前提条件。有了民主化的学习环境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式的“苦学”向独立自主的、主动的、探索性的“乐学”转变。

    三是鼓励学生超前自学,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和及时把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便课堂导学。

    四是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实验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有利于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是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在小组学习中开展质疑问难、释疑反思的探究学习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指导——自主学习”课题实践研究也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彼此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纠正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和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合作学习的“要求要有明确性、问题要有探讨性、交流要有针对性、学习要有互助性、合作要有指导性”。

    六是强化练习,内化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做”中学,尽可能地做到课后习题当堂尝试,当堂完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是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是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和情感态度得到进一步的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知识和技能的。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在体验知识的探索和生成的基础上来掌握与应用知识的,而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必须通过“做”数学来体现。所以,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还需要进行课堂练习和内化能力的。

    通过以上几方面与新课程实验的整合与研究、实践,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开展起来更加有序,组织研讨的内容更加丰富,实验教师实施教学更加科学,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表现为:

    实验教师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意识增强,并结合实践认真总结和撰写有关实验报告等文章,进行交流和汇编成《论文专辑

    (一)》、《数学案例分析文集》、《尝试新课程教学后的思考》和《实验教师沈旭东个人教改论文集》等,并有三位教师撰写的论文《以学为本、因学设教》、《教材人化、还原数学思维的创造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质疑》登载在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网页的教师论坛坂块,并在CN刊物上发表。还有几位教师撰写的案例分析《让每位学生都勇敢地站起来》、《在独立学习中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合作学习中的导》、《让数学走进生活》等文章也在CN刊物上发表交流。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上打破了以往沉闷的气氛,出现了师生交流、共同质疑、释疑解难、探究知识的生机勃勃的景观。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参与课题实验的老师所任教的教学班在全县中考数学科成绩统计中位居傍首,如东山二中江巧玲、石斋中学的沈旭东、孙庆聪等老师所任教的教学班在几年的中考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课题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学班成绩不明显,有的老师理论学习不透,“先学”指导不到位,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简单化,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学生质疑较不主动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和改善。

    今后课题实验研究方向是进一步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加强学生“先学”的指导、督促、检查等管理;在教师的教学方面,重视教师的导学、点拔等组织引导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加强基层学校的课题实验的管理和集体研讨活动,提高学校课题实验的工作效能,努力创造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的优秀教改个案,使课题校本化。

    第五篇: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

    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阶段总结报告

    医疗卫生系

    史晓琪

    教改课题总结

    医疗卫生系 史晓琪

    本学期我的在研课题《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是以解决我校医疗卫生系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过程中小班授课课堂过于死板,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为目标,进行的课程建设项目,以期建设理实一体化课程,现将本学期所得所想报告如下: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

    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而是激发和唤醒,所以老师要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关于认识小儿各类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健康的学科。在我的课改教学中,本着理实一体化得教学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将教学目标明确化、具体化,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好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要分析恰当

    我的课改目标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回想过去的教学内容,理论部分过于繁杂,过于琐碎,日后应该分析好教学内容,接入恰当的、合理的实践内容,理论支撑实践,实践强化理论,强化实践技能,完善临床实训基地,包括医院、社区、幼儿园等,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三、教学方法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自古以来,在教学的路上,教师们都在不断探求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我采用过微课教学法、病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模拟病情及PBL教学等,使学生置身于病例情景当中,自己发挥总结得出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并在最后检验自己的护理目标有没有完成。在日后的工作中,应该继续发扬有效的教学方法,钻研新颖的方法,并且摒弃不良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程序与设计应贴合教材

    对于教学程序的设计,应贴合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体安排合理,层次分明。教案设计合理,项目齐全,思路清晰,这些都是我们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每堂课设置新颖的病例情境,可用于引入新课以及课后加强理论知识的识记。

    五、教学姿态应得体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讲解生动简练,语言标准流畅,教态得体,板书简练工整。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在日后应加强板书书写的工整性,不要过于冗杂。还应继续丰富理论知识,教学讲解才能更加流畅,对知识的剖析更加透彻,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将来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当中。

    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课程建设项目的提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从各个方面逐层深入,各个击破难点,旨在建立完整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团队,完善教学内容。



    推荐阅读:
    课题资料: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学校校长XX年工作务虚会议总结讲话稿
    班集体活动必须走创新之路
    幼儿园教研展示活动方案综述
    实训任务四任务书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