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银行信托合同 加盟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都市人类学

    栏目:二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梦醉花间 时间:2024-08-02 21:54:1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都市人类学

    都市人类学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1929年,林德(Lynd)夫妇发表了《中部城镇》一书。二战期间和以后,从事都市人类学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如1943年怀特(Whyte)出版的关于贫民窟的青 年人社会,1948年赫尔曼(Hellmann)和班通(Banton)写的著作,50年代前苏联发表的研究工人的论著等等,都是都市人类学早期比较好的作品。

    西方的人类学,长期以来一直注意殖民地民族的研究。二战后,殖民地国家先后独立,不再欢迎来自宗主国的学者对他们的文化进行研究。但更重要的是,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也影响北美民族意识的增长。这些,使西方国家在二战后也开始研究本国的民族。大约在50年代、60年代初,北美人类学家开始注意城市少数民族,如加拿大对讲法语的加拿大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美国对其境内的城市少数民族进行 的研究。欧洲各国对少数民族研究也做出了成绩,1978年出版了《西欧少数民族语言》。但都市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类学分支学科,国际上通常认为应从60年代开始,因为这个时期出现了较多的著作,并对都市人类学学科建设进行了广泛讨论,取得了一定成果。

    我国都市人类学研究始于八十年代,当时有关部门开始研究城市民族关系。都市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89—1990年在我国召开第一届国际都市人类学会议以后,因为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 院院长胡绳提出了我国都市人类学研究的任务。胡绳院长在讲话中强调了对城市中不同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的研究以及汉民族的研究。他指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既有自己 的聚居区,同时又散居在汉民族居民区或其他民族地区,如满族、回族都散居全国。全国大部分县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因此,都市中的不同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应该是都市人类学的研究课题。”〔1 〕胡绳院长还强调了对汉民族的研究。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之一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依然起着重大作用,应该列入人类学研究的范畴。

    胡绳院长的讲话受到了与会中外学者的称赞,并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1992年中国都市人类学会成立时,明确把汉族研究列入自己的研究内容。李德洙会长在第十三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会联合 会世界大会上的发言,进一步明确汉民族研究是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的重要任务。

    李德洙会长发言的重点是“发展”,即强调学科发展,并用“发展”观点来观察都市和研究文化。他提出:“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社会。人们风俗习惯的形成很多是受着生活环境和生产水平的影 响而形成起来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所创造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应受到尊重和维护的,但传统文化本身也是发展的。”李德洙还强调“城市化是民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流动人口促进城市文化 更加多元化”等。〔2〕

    这样,中国都市人类学就开始了有计划、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工作,几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目前我国都市人类学研究已初步开展起来,并结合实际,为民族工作、弘扬各民族文化 和建立和睦的民族关系积极地工作。下面讲三个问题。

    一、国外都市人类学的出现及其任务

    (一)关于都市人类学学科建设的讨论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要经过学科建设过程,都市人类学也不例外。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经过一二十年的争论。争论开始于本世纪60年代。当时学者们以发表论文、专著、教科书以及讨论文集等方式,对都市人类学学科的建立提出了不同见解。归纳起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都市人类学的定义;都市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都市人类学的定义

    关于都市人类学的定义,学者们首先提出的是城市理论问题。因为人类学关注城市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时间比较短,不像社会学研究城市具有将近100年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城市呢? 于是出现了“城市 是由历史社会所决定的”,“城市是一座具有社会意义的特殊空间,等观点。比较著名的概括是:“任何社会,只要其中有我们所说的城镇,那么在所有方面都是一个„城市‟社会……„乡村‟只是一个 城市社会的一些特殊方面,(在任何技术水平上)同一些特定地理空间联系”;“在晚期资本主义经济中,城市的影响渗透到遥远的地方,使那些地方在某种意义上也变成了城市,于是城乡之间的对立最 终由

    于乡村被城市所吸收而被超越。最为根深蒂固的„乡村‟,现在按其基本经济功能来说,是城市闲暇消费的场所,而以前被认为具有乡村特性的农业生产活动现在都机械化、工业化、货币化和商品化 了,因而也城市化了。”〔3〕可见,都市人类学者关于城市的理论有自己的特色。

    都市人类学者对城市认识不断深入,增加了研究城市的信心。曾经有人提出的在资本主义时期研究城市不具有理论意义的观点彻底失败了。代之而起的是城市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即研究社会的整个经济历 史的发展中,城市所处的不同地位,正如索撒尔教授所说:“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城市仍然相当重要。事实上,马克思明确了每一个生产方式中城市与社会的不同关系。其实正是城市与社会之间这一不断 变化的关系,就足以确立城市研究以及我所认为的都市人类学的研究地位,而不必要求城市成为超出于此的理论上的重要研究领域。”〔4〕

    在明确研究城市的重要性之后,接着就是研究城市应从何着手,也就是具体课题。一些人认为,人类学过去进行的小规模田野调查和对风俗习惯的兴趣意义缩小了。另一种观点是都市人类学应该研究社会 差异和文化差异。还有人提出,历史是都市人类学的重要课题。如前苏联,把民族学研究放在历史范畴。还有人强调传统人类学课题,如亲属制,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文化接触后的涵化等,应继续 放在都市人类学研究之列,特别是跨文化研究更是都市人类学的内容,因为今后跨文化在都市中将十分普遍。当然,也有人提出,都市人类学研究应有界限,不是所有城市问题都由都市人类学来研究。这 些不同意见的出现是正常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过这一阶段。目前都市人类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已清晰地显示出来,其研究范围如下:

    (1)民族关系

    (2)农村——城市流动人口

    (3)家庭结构

    (4)适应与拒绝

    (5)民族志〔5〕

    (6)多元文化

    2.都市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英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布什从1886年开始,组织了一项社会调查并写出了《伦敦居民的生活与劳动》一书。可见,社会学研究城市,至少早于人类学几十年。各学科对城市研究的内容包括各个方面,如城市文明、邻里关系、宗教社会、小城镇的形成、乡村社区的进化、城市交通、电讯、传媒、移民社区、城市安全、城市美化、城市规划、城市生活、邻里和社区关系、城市历史,等等。当然,上面列 举的研究课题不是都与人类学有关,但这并不妨碍都市人类学者参与上述课题研究,并根据其传统特点,与其他学科建立协作关系。都市人类学研究,与其他学科,如历史、经济、政治、建筑、地理,既 有分工,又有合作。为什么都市人类学与其他学科关系比以前密切了?这是因为都市本身就是一部复杂的历史,其复杂性远远超过研究早期社会的人们共同体。如在第一届都市人类学国际会议上,既有都 市人类学者参加,也有经济学者、建筑师、社会学者、地理学者出席,表明各学科学者合作,共同研究城市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全球城市化将越来越高,合作就越来越多。1996年将在瑞典召开的会议,就是与国际地理学会共同召开的。为什么以前不强调与其他学科协作,现在要强调,正是因为研究空间不同了。据推算,本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城市人口估计占60%,即36亿人口居住在城市 里。

    但60年代开始研究的城市,已是现代社会的城市,具有复杂历史的城市。这样,都市人类学研究除了保留人类学传统课题之外,还要适应现代化城市具有复杂历史的特点,与其他学科密切配合。如在研究 城市生活方式时,与社会学者在一起,增加研究不同居民收入以及造成收入差别的原因;在研究民族社区教育时,要与语言学家一起研究双语教育,双文化教育;都市人类学家还要与经济学家一起,讨论 城市如何帮助边疆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在维护传统文化方面,还要与各方面学者一起,共同探讨建立多元文化电视台等工作。总之,都市是复杂的,要各学科密切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

    (二)关于都市人类学的几项任务

    早期的城市人口,民族成份比较单一,现代化社会的城市居民及其文化,则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学家要从农村进入城市,研究城市,描述城市的流动人口中的文化特征、各文化社区的文 化现象,研究多文化共存的政策与规律、传统文化的保留和文化变迁的规律。因为只有这样,人类学才是一门完整的独立的研究人类的学科。但都市人类学既然是人类学的一部分,就必须保留人类学的研 究传统,也就是说,文化分析依然是都市人类学目前和将来的重要课题。

    1.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研究

    主要有两点:土著民族进城后,其传统文化的保留问题;小民族的文化变迁研究。

    (1)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里主要介绍外国学者研究的资料,也穿插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土著民族进入城市以后,其传统文化的保留问题,现举智利和美国为例。

    智利学者安奎伊塔说,目前在智利首都有50万马普切人,占该地区人口的10%,在全国人口中比例也是10%。一向被认为是农村文化的马普切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特征。他们的文化开始与现代化结合起 来,从农村带来的习惯和价值观念已退居第二位。为使儿童免受歧视,他们让他们的儿童接受非马普切人教育。口头流传的故事消失了,语言也正在消失。但他们在寻根,因为他们是智利的土著居民,居 住在智利南部中心地区。

    从智利马普切人的情况来看,马普切人的传统文化虽有所失,但也有所发展,成为智利首都都市文化之一。这一例子证明,土著居民在吸收周围民族文化成分之后发展的传统文化,即现代的马普切人文化,与过去文化(农村)有不同之处,因为他们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证明,今后世界乃是多元文化世界,而不是通过“熔炉”铸造新文化。也许有人会问,马普切人受歧 视,能保持传统文化吗?我的回答是,越是受歧视,越能保持其文化。维护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的本能。美洲印第安人受歧视,但印第安人文化并没有从美洲消失。因此,智利马普切人传统文化的保留 与发展是合乎规律的。

    美国学者在《民族性的200年演进:以夏威夷人为例》一文中指出,夏威夷人的民族性,是在与欧洲人第一次接触200年后形成起来的。目前,波利尼西亚语“阿罗哈”已成为夏威夷各族友好相处的桥梁。人们把土著居民波利尼西亚人称为夏威夷人(民族称谓),是尊重土著居民通过商业和旅游发展的传统文化,而这种传统文化,是在现代化条件下吸取了其他文化成分而发展起来的。

    这个理论具有普遍价值,也是世界各民族发展的趋势。现在夏威夷语(即波利尼西亚语)已成为州官方语言,尽管土著人口占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2)小民族的文化变迁。在多民族的城市里,通用语言是人口占居多数的民族的语言,小民族为了工作、上学,必须学主流社会语言。他们的语言无形中降为家庭用语,或社区语言。如华人在北美唐人 街,就是这样。现举例加以说明。

    从1947—1971年的25年期间,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特别是这两个国家的城市中,民族关系出现了新的情况,因为他们分别接纳了来自不同国家的375万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和354万移民(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把这批移民安置在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里,加拿大则把移民安置在多伦多和其他城市里。这批移民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生产带来了新的力量,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二战期间,这两个国家由 于人力短缺而使生产受到影响。新移民到达后,引起了学者们对他们及其有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研究的兴趣,如健康问题、住房和教育、新的风俗习惯的出现和移民社区的形成等等。这些移民多数都适 应了新的环境,当然,也有人由于工作紧张而病倒。于是出现了一批研究城市中移民的著作:《澳大利亚城市中的移民》、《澳大利亚城市中的民族分开居住区》、《多伦多大都市的民族居住区》、《澳 大利亚的移民和家庭生活》、《同化的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澳大利亚的匈牙利人》、《战后移民的人口学背景》、《城市社会结构的范围》等等。

    移民,不管其民族成分如何,均对移居国的主体文化采取不同程度的接受态度,政治行为也开始转变,从而对其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以下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文化的一些变迁情况。多伦多少数民族对融入主流社会和是否建立民族社区的态度

    第二篇:都市基层军官婚恋状况的人类学思考

    军人婚恋概述

    由于军人姓“军”,人们因此会想到钢铁、石头乃至剑与火。但归根结底,军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婚丧嫁娶,其婚恋也要受到时代、国别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为更好地分析与思考都市基层军官的婚恋状况,这里,笔者首先概略地谈一谈我国军人婚恋与家庭的历史变迁、当今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军人婚恋与家庭的历史变迁

    一、军人联姻方式的变迁

    隋唐以前,无论是征兵制也好,役兵制也罢,军人服役都是临时性的,常备军规模极小。多数军人就是百姓,兵亦民,民亦兵,兵民一体,那就谈不上“军人的婚姻”了。讲军人的婚姻主要从中唐以后开始,那时军人靠军晌养家糊口,没有固定资产,属于社会中比较贫苦的一群,且常年动荡不安。这就使他们的婚姻带上一层特殊的色彩:踢婚的情况较为普遍。事实上,这是一种强制婚姻,婚姻的质量没有保证。第一种赏赐是对于立了功的军人,可将俘虏的女性赐予他为妻:第二种赏赐是战争中抢掠的妇女,经长官同意,充当军人的妻子或妾。《资治通鉴》中记述了一次大规模赐婚行为:隋扬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面对将士大量逃亡,为稳定军心,时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隋场帝杨广下令江都境内所有的寡妇、适龄待嫁女都在宫前集合,让将士随意挑选。还有一种赐婚的情形,就是政府大力赞助,让军中光棍汉寻找配偶。军人以薪水度日,财产不多,较早居住在城市,有他们独特的角色特点。他们在婚姻中不大在乎传统习惯,手中有钱了,便去寻花问柳。所以军人与娼妓、废宫女等风尘女子结婚者多,也有一辈子独身的。民间流传的巾帼英雄梁红玉,本是京口(今江苏镇江)妓女,她与韩世忠结婚时,韩还是一个士兵。又如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就与一位柴姓宫女结婚,但是郭威当时只是一位小小的邮舍队长。由于军人所娶的妻子品流不一,造成婚姻变数很大,所以他们的婚姻更脆弱、更不幸。由于军人处于特殊的经济环境中,也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开始实行募兵制。从中唐开始,在军营内外,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营妇和营妓。营妇,又称营女,是军中的勤杂女工,她们在军中从事简单的劳动。有的则充当军中的女招待。营妓就是官妓,因为这种人在官府中有名籍,她们的管理者是地方官而不是军官。之所以称她们为营妓,是因为军营是她们的主要操作空间。由于军队到达何地,营妓如影随形,影响行军打仗,有心赶走她们,又担心军人闹事,常使得决策者进退维谷。

    在封建社会里,处于军队底层的基层军官和士兵,收入菲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动荡不定,常常身临锋摘,随时有性命之忧。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较少封建意识,并不十分看重传统礼教,对妻子的出身不大在乎,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所以他们的婚姻的封建性相对较小。在近代,战乱频仍,各种武装力量中的军人良荞不齐,军队的各项制度也是朝令夕改,军人的联姻方式更是五花八门,这里不再赘述。历史进入20世纪,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一支新型的民族武装,我们人民自己的军队。它的全体将士是民族之精华、国家之栋梁,既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又具备强烈的国家民族和婚姻家庭责任感。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人民军队都是废除包办、买卖婚姻和提倡婚姻自由的模范。

    二、军属安盆方式的变迁

    安置军人家属是稳定部队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比较繁难的工作。在实行世兵制的情况下,军人戎马一生,依靠当兵养家糊口。不像征兵制和役兵制,当兵是牺时的,可以抛开家小,等到服役期满,重新回归社会去生活。在世兵制度下,军人戎马佼惚,绝世不娶、脱离尘缘也不现实。那么,既要行军打仗,又要娶妻生子、养老抚幼,如何兼顾的确是件费脑伤神的大事。鉴于此,掌权者们进行了不少探索,也找出了一些办法。如三国时期,曹魏实行世兵制,把军人的家属集中安置在京城,军人在驻扎地值勤,实行轮休制,分期、分批回到家人身边。这样做的好处是家属如同人质,避免或减少了逃亡。不利之处是军人在外思家心切,不能安心工作。孙吴实行家属随军制,在军营附近为家属安排住所,由军中将领负责管理。军人换防异地,家属一同前往,仍在军营附近居住。这一办法虽然克服了曹魏轮休制的缺点,但又为军人的控制与管理增加了难度。”三国以后,凡实行世兵制的,对军人家属的安置,大多仿行魏、吴两法。唐朝时期,安禄山造反后,攻陷城池,把抢来的财物全都运回范阳。郭子仪、李光弼曾奏请官军避开叛军兵锋,直趋范阳,拿下叛军巢穴,那时便可“质贼党妻子以招之” 〔《资治通鉴》(卷218)〕,可见就是曹魏旧法。这也是唐朝节度使领兵普遍实行的制度。北宋实行营兵制,家属与军人团营一起居住,军人奉差,家属留营,军人的捧粮直接发放到家属手中,军人另给粮物。宋仁宗时,河北缘边安抚副使张希一曾建议,发放傣粮的日期,家属比士兵提早一日;把家属编为保伍,有逃亡者,互相连坐(《宋史·张希一传》)。由于家属聚居,军营俨然是一个小社会,设有集市,称为军市。宋初有令军市赋税所入都归军将,长途贩运货物过关时也不交税,使他们有充足的财力抚慰将士,以得将士死力。

    然而,各种赏赐都随军人发放,留营家属只靠军傣度日,还遭盘剥,不能得到应得的数量。如《宋史·兵志》记载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曾下诏说,管仓库的官员发放军粮,时常克扣数目。虽有命令,并不能严格执行,因而,家属的贫困是普遍现象。由于贫困,也因为戍卒不能如,期还营,未出营的军人与家属杂居,出现了有伤风化的现象。鉴于此,蔡抗下令对不守妇道的家属严加制裁,以肃风化。为此,军人们对他感恩戴德。南宋初年,还有一项制度,即军人调动时,家属随行者增给月粮。拖家带口便成了军队的一大特征。宣抚使韩世忠曾奏报朝廷,请求批准增拨调发军粮,免得他们携带家口,而有后顾之忧,这项建议未获批准,军人仍带家口行军。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下,宋高宗下海,由于船只不足,只许军人家属二人随行,引起军人和家人的不满,险些酿成部队哗变。当然,从另外一方面看,有时携带家属也能成为好事。绍兴十年(1140年),金人归还三京,刘崎受命为东京副留守,带兵前去驻防,所部包括八字军3.7万人和殿前司兵3000人。这4万军人连同家属,真是“浩浩荡荡”。前锋已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家属还不见踪影。又听说金人已经毁盟,东京是去不成了。命骑兵折回头去催促家属快行,好不容易等他们进了顺昌城,这时金兵已占领了东京。怎样应付如此局面?将领们建议,以精兵殿后,与骑兵一起保护家属,顺运河南下,赶快撤回江南去。只有部将许清说:咱们要逃,再容易不过。与家属一起逃,、那就无法逃过金兵的追袭,但又不能抛弃父母妻子,如今只剩了背城一战这条路可走。鉴于他的想法正确,众人只好留下来与金兵拼搏。这才有了顺昌大捷。谁能想到南宋第一军事胜利,竟是由于军人家属拖累的结果。

    明朝是军人与家属合营而居。若军人一方阵亡,其遗嫣被安排在别营居住。由于家属随营,明代军人不仅要操练、打仗,还要养家糊口。再加上管理不善,将领盘剥,基层军官和士兵从事第二职业的现象频频出现。景泰初年(1450年),刘敬之上疏论证这一问题。他认为:入伍当兵是专门职业,应该从国家获取棒钱和棒粮,专事保卫国家,不应从事它业。而实际情形却是他们一边从国库领取钱粮,另一边却要缴纳“月钱”给将领,受将领盘剥。因此,基层军官和士兵平时不专心军事训练,而是“转货为商”、“执技为工”,经商打工赚钱,应付诸多开销(《明史·刘敬之传》)。甚至还有的大放高利贷,干扰地方经济生活,成为地方一害。《明史·兵志》叙述这一情况时说,明代以卫所兵分班调往京城驻守,称为班军制,明后期,班军不再操练,“借居京师为商贩、工艺,以钱入班将”。不如此,班将就不让他回卫所与妻子同居。

    基层官兵兼营它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的拖累。由于他们收入微薄,不足以供养家庭,按《明史·兵志》的记载,京城以外的卫所,马军月粮2石,步军1石。

    常人食量每日1升,照此推算下来,步军月粮只能养活三口半的一个小家庭,如果上有父母、下有多个子女,生活就会捉襟见肘。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另谋生财之道,否则日子难以为继。明英宗时,宣大巡抚罗亨信上疏论述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一线的驻防兵贫苦的原因是“无它生业,惟事田作”(参见《明史·罗亨信传》)。戍边士兵,只靠种地,没有其它副业,要养活家庭是困难的。而经商打工,则势必影响士兵的训练,影响军队作风,削弱战斗力。

    到了近代,战争频繁,掌兵者拥兵自重,妻妾成群,生活奢靡,其家属养尊处优,何愁安置与待遇。但基层官兵及其家属的生活状况却极其不佳。在那个不独立、不统一、不平等的战乱年代,军属的安置也因时势、地位等因素而有很大的差异。而党和人民军队自创立以后,由于实行有利于人民的土地政策,并坚持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等原则,开展拥军拥属、拥政爱民等活动,军属的后方安置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改善。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变革的推进,军地政策也不断推陈出新,军属的安置工作也日趋科学与合理,其相关情况将在文章的行文中有所涉猎。

    三、简析与结论

    在中国古代的各种职业中,基层官兵属于地位较低的一种。自古言国有四民《,春秋》称为商、农、工、贾,后来又说是士、农、工、商,军人没有被列入。或许有人说这是由于兵、农没有分离,可是兵、农分离的职业兵,在中国出现是很早的,可见这个理由并不成立。虽然每个王朝的统治者都尽量扩大军队员额,表现了对“兵事”的重视,却又常常把罪犯、刑徒、无业游民、各种为社会不齿的人拉入军队,造成军人素质的低下。当政者在提高军人素养方面无所建树,听之任之,严重影响军人在公众中的形象,以至于民间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中国史书浩如烟海,记人记事可谓详备,然而直到宋朝欧阳修撰辑《新唐书》,才首次设置“兵志”栏目,其内容主要是兵制沿革、将帅作为、皇家武略,而对作为军队的基层官兵则毫不介意。在饱受战乱之苦的近代,或为民族解放,或为掌权者的私欲,基层官兵及其家属的牺牲和奉献是巨大的,基层官兵以“捍卫者”的形象见诸世人,但其自身的婚姻与家庭生活却毫无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言。历史是昭示后人的一面镜子,我们将如何汲取经验教训,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适当的政策,以方便工作、方便生活为原则,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解决好基层官兵的婚恋与家庭生活问题,使他们消除后顾之忧,为国防和军队事业而努力工作。笔者认为,追忆历史应该超越历史本身,而为当今乃至未来提供一些思路。第二节当代军人婚恋与家庭的一般特点

    建国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特殊群体的军人,其婚恋与家庭也因之产生了质的飞跃。当然,由于军人与非军人所处的地位、社会角色、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如婚姻家庭的政治色彩、道德要求与制度规范,择偶观念的功利与现实主义,恋爱方式的“媒约”与“速决”,婚姻状况的晚婚与大龄,家庭生活的适应性与艰苦性,夫妻关系的“保护”与相对稳定,等等。主要表现为:

    一、较离的遭位要求与严格的法规约束

    在提倡婚姻自由的同时,人民军队对其成员的婚恋和家庭提出了较高的道德要求。如主张平等互爱、真诚专一与热烈坚贞,坚持事业高于爱情,模范执行晚婚晚育`4和计划生育政策'5,禁止婚前同居和婚外恋等行为`“,“审慎对待恋爱和离婚,不得破坏道德”,等等。除了道德约束外,对军人婚姻权益在法律法规上也作出了一系列特别规定。1997年《国防法》第59条、1997年《刑法》第259条、2024年(((婚姻法>修正案》第33条。这些法律对军人婚姻的特别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定。由国务院批准、民政部颁布的《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包含有现役军人不准与外国人结婚的内容。总政治部批准的《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则对军人婚姻有关问题进一步细化。例如,《规定》要求现役军人的配偶,应当是“政治可靠、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规定》沿用了恋爱报告和政审制度'8;《规定》对军人涉外婚姻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并对民族通婚作了说明20;《规定》要求: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在校学习期间不得结婚;义务兵一律不准在部队内部和驻地找对象,服现役期内不得结婚;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者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在军人离婚的条件上,《(婚姻法》修正案》第33条沿用了1980年《婚姻法》第26条的规定,即“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22,并增加了但书一一“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23的除外”,突出体现和完善了对军婚的特别民事保护。在军人离婚的程序和财产分割24上,《规定》、《民事诉讼法》以及《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意见》等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另外,1997年《刑法》第4章对破坏军婚罪进行了司法诊释。可见,军人的婚恋中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严格的法规约束等特点。从深层次和长远来看,无论这些特点是限制性的还是保障性的,对军队建设和维护军人合法权益都是有益的。

    二、现实的择佣标准与速决的终身大事

    部队,尤其是野战部队,是个封闭的、性比例严重失调的小社会。社会上流行的马路谈情、舞厅求爱等,都与军人无缘。而未婚青年军人缔结恋情的途径不外乎媒介搭桥、邂逅倾情和旧情升温25,但后两者概率太低,媒介中的“情感热线”、“空中交友”和“网恋”等,尽管浪漫,但常常无果而终。因此,也不被军队纪律所容许。于是,媒介中的熟人(亲戚、首长、既不为世人所提倡, 同学、等)介绍便成了他们喜结伉俪的主渠道。封闭而枯燥的“男性世界”战友乃至军嫂强化了对异性渴望,但工作的特殊性质和短暂的假期使他们无力经营“马拉松”式的并充满罗曼蒂克的爱情,加之“最可爱的人',在当今物化了的情感中的实际地位已开始下降2气青年军人们也因之力求速决并讲求实际了。速决的“闪电式”结合是由于欲望的驱使、渠道与时间的局限造成的,但决不是“拣进篮子都是菜”,他们对配偶的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他们一般都把异性的品德情操、思想觉悟作为首要条件,如把理解军人、贤惠善良、性情温柔、能独立生活等内在因素放在首位,而往往把异性的容貌、工资、职业、家庭条件等外在因素放在次要地位。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把外在因素放在首位而把内在因素放在次要地位的也大有人在。现在,随着婚恋观念的变化,不少青年军人对异性的外貌条件要求很高,有的为了进城,找“靠山”,非常注意异性的家庭社会地位,有的只要经济条件好,甘愿倒“插门”等等,也表现了求实的特点。

    三、普追的“婚恋迟到”与诸多的“爱情首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异常激烈,人们延长了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推迟了结婚和生育的年龄,这一点在“打拼”于都市的知识青年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军人尤其是基层军官的爱情则“普遍迟到”。这不能完全“归罪”于社会变迁,因为它是老话题了:也不能说它受都市现代化的影响,因为驻守在边防、海岛、大摸的军官更是如此。所以,基层军官的“爱情迟到”现象就无须惊诧了。无论“军官择偶难”是否属实,但未见哪个打了“光棍”,因此,“迟到”二字更妥帖些。那么,为什么会迟到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

    1、制度的约束。军队禁止义务兵服役期间以及军校生长学员读书期间谈恋爱,更谈不上结婚了。而军官从军校毕业一般己有24、25岁。加之晚婚制度,女方不到23周岁不能结婚,军官的结婚年龄就得往后拖。如果再发生爱情变故,必然拖延了时间,导致大龄未婚;

    2、“新官上任三把火”。刚毕业到部队,事业心和成功欲比较强,企图“一炮打响”,因而埋头工作,荒疏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3、选择余地小。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军官择偶只能靠亲朋好友介绍,利用假期“闪电”般地作出决定,而他们往往又比较慎重,经常“搁浅”;

    4、恋爱方式过于严肃。军官的道德几观念、法规意识较强,比较注重军人形象,与地方上搂搂抱抱、卿卿我我的开放方式“有差距”,常被恋爱对象误认为“不识人间烟火”;

    5、社会理解不够。面对孤独的分居生活、繁重的家庭负担、贫困的经济生活和军官二次择业的困难,社会上的一些女青年望而生畏;

    6、驻地条件差。部队的驻地,有的是孤寂的山沟,有的是远离大陆的海岛,有的是边防前沿的独立哨„„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许多地方女青年犹豫了,甚至放弃了那份“缘”。军人择偶难,但军营并没有因之成为“爱情空白区”。近年来,在有些女青年对与军人恋爱、结婚顾虑重重的同时,也有不少丘比特之箭射向军营。2024年5月13日《解放军报》刊载了安徽省蒙城县女青年李小玉写给全军的求爱信以后,仅10天内就有1500多个姑娘写给军人的求爱信飞向《解放军报》编辑部:2024年《人生与伴侣》杂志登载的62个女性征婚启事中,有23人将现役军人作为择偶的“首选”。当然,深究起来,这些丘比特的箭铁之中也蕴涵着对军营和军人缺乏切实理解的热情、天真与盲从。然而,这毕竟是一种好现象,它主要反映了当代军人在婚恋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

    1、军人对婚恋的态度比较严肃,其爱情纯洁、可信。军人生活在“男儿国”,周围没有那么多女性,所以他们对异性的爱更加珍惜。他们在谈恋爱时己具有相当的理智力,加上军人职业的锻造,使军人在爱情问题上比较严肃、认真。一些社会女青年注意到,与军人结婚虽然困难多,但爱情危机少。眼前虽然缺少花前月色,但天长地久;

    2、军人在人品上比较可靠。这一点对一些事业型的女青年更具有吸引力。一位地方女青年在谈到她为什么要立志找一个现役军官为伴侣时说:“当前军队干部,入伍、考学、提千,层层过筛,是从多少人中选出来的。他们事业心强,本质好,身体好,信得过”:

    3、军人的阳刚美备受青睐。有人曾就大学生如何理解军人爱情的问题到过多所地方高校进行过调查。当他问到“你们认为军人有哪些可爱之处”时,大学生回答:这首先要看当今女青年心目中的男性美。女青年认为的男性美可概括为:刚的力量,博的学识,勇于进取,懂得生活。刚性美是其核心。男性的美主要不在肤色,而在气质:不在体型,而在力度。广义上讲,军人即代表着威武雄壮,代表着力量,是以刚性美为主要特点的,当然也就成为姑娘追求的目标之一。正是由于军人在恋爱方面存在着诸多优势,使他们成为一些地方女青年的“爱情首选”。

    四、艰苦的家庭生活与稳定的夫妻关系

    家庭,社会视它为最基本的细胞,奋斗者喻它为生活海洋的补给港,军人则把它看作不可缺少的“小后方”。军人的牺牲与奉献不仅仅在于军人本身,还包括他们的家庭。这一点对于基层军官来讲尤为突出。因为,艰苦是他们家庭生活的总特征。主要表现为:

    1、“有国无家”。军人讲求“保家卫国”,但他们自己却常常没有固定的家27。“伴侣”二字对于军人的妻子来讲似乎并不恰当,因为她们中的大多数与爱人聚少离多。她们常常忍受着长夜的孤独,承担着繁重的家务,支撑着贫困的家庭生活,肩负着跪养老人和培养孩子的重任;

    2、环境条件差。家属随军进城或到较好地方安家的毕竟是少数,多数都在大山之腹、草原之中或海岛之上落户。这些她方通常都是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这就带来了就业难、上学难、生活不习惯等一系列具体问题:

    3、经济相对困难。尽管军人的工资收入并不比一般职工少,但仅靠“皇粮”难以支付众多的开销。两地分居,往返探亲、电话与通信费用巨大,所以工资收入的很大部分都“支援国家的交通和通讯事业”了,如果敬老扶幼,再遇上天灾人祸,就会入不敷出。连、排干部困难更大。住房也是个大问题,军人的妻子往往也没有自己的住房而住单身或集体宿舍。相聚时,临时找房或租住民房:军人归队或妻子离队后,这个“家”也没了。这一点笔者也有切身的体会。根中央军委1988年的调查,军队干部未随军家属的住房面积是全国城镇中人均最低的““。军人的家庭生活很艰辛,但夫妻关系比较稳定。有人说夫妻感情就像“X”,相交只有一点一一谈恋爱的时候,以后只能越走越远:有人说夫妻感情如同“Y”,相交之后,就永远合二为一了。其实这两种情况在现实中都是存在的。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和现代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当代青年的婚恋观正在因之悄然擅变,他们在婚恋关系中的主体意识、个性解放得到了加强,但婚恋的不稳定性、功利化、忽视道德规范的行为也在增长。由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离婚率逐年攀升,婚姻的离散趋势持续扩大。根据2024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团委对全国各阶层婚姻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城市市民的离婚率己高达28.3%,乡村农民达10.7%,但军人还不到8%。分析家认为,尽管军人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并且夫妻离多聚少,以及军属的家庭负担沉重等等,但军人的婚姻关系一旦缔结还是比较稳定的。是“贫穷是福”、“距离产生美”、“久别胜新婚”等理论得到了验证,还是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产生了效力,抑或军人及其家属献身国防观念有所增强,无论归功于哪一因素,在整个社会中军人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的相对稳定性是毋庸质疑的。也就是军人家庭中的夫妻感情大多属于“Y”类,尽管“陈世美”、“高加林”之流也会偶然出现,“后院起火”、“夫妻失和”等现象也偶有发生。第三节军人婚恋新趋势 当硝烟和炮火从人们的记忆中日渐退去时,当鲜花和欢笑把共和国的每一个日子都装饰得瑰丽多姿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军人的婚恋也出现了新趋势。主要表现为:

    一、择佣一趋于多元与渐弧的结合所谓择偶的多元化趋势,是指配偶社会角色的变迁;而渐强指的是双方素质的渐趋提高,即“强强联合”的趋势。80年代前,军官的配偶大多源于农家女,军婚多半是“军农结合”,走的是“分居一一随军”的模式。但曾几何时,这些规律被彻底打破。值得一提的是,红彤彤的院校毕业证,对军官们来讲已不算稀奇,即便是在基层,本科生队伍正在迅速扩大,研究生也不断涌现。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择偶观念的变化,加之军官队伍素质的不断优化,他们的择偶已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一不拘一格觅伴侣。她们有的是打工妹,有的是医生,有的是中学教师,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公司经理,有的是时装模特„总之,她们的文化、经济状况及就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丈夫的“依附性”大大减弱(见表1)。

    在多元的择偶中,选择城镇配偶的趋势在青年军官中悄然形成。据统计,某部近4年分来的院校毕业干部几乎100%找的是城镇爱人。军官择偶的城市化倾向,除了青年军官家住在城市的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外,一些从黄土地走出的军官也希望把小家建到城市。因为,目前城乡差距毕竟显而易见。他们不愿意有太多的后顾之忧,也不愿为家属随军、子女教育等问题发愁。另一方面,与社会上的青年相比,军人的婚姻更稳定,“找军人可靠”一直是地方多数女青年的真实心声。一位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说:“军人本色,永远透发出阳刚之美。在这一点上,是其他职业望尘莫及的。”3。无论时代印在军官择偶观念上的痕迹是否色彩纷呈,也无论选择城市女性或农村女性,追求情感真诚几乎是所有军官的标准。其实,找城市姑娘并不意味着婚姻质量高,觅到农村姑娘也不能断言婚姻质量不高。不管人们的择偶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何等变化,稳定的家庭仍是共同追求的生活准则。人们渴望选择军人,也正是渴望可靠的军人给家庭带来稳定。

    二、分居一一竭力避免或弥补的缺憾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诗人的洒脱与情怀。而现实中,又有哪对青年夫妇渴望“牛郎织女”式的生活!但部队特殊的性质、任务以及国家的现实,又使得一部分青年官兵不得不去面对。这就给地方女青年选择军人时带来了顾虑,给军人家庭生活增添了麻烦,对夫妻情感中的忠诚与责任提出了挑战。为了照顾军人的家庭生活,加强军队建设,党和政府于1956年确定了军人家属随军制度3',其内容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日臻完善。迄今,己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无论是今天,还是50年前,这一制度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尤其是情感更热烈的青年军人及其家属们。因为这一制度对他(她)们来讲,更多的是限制性的'2。为了改变两地分居的状况,他(她)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和途径:

    1、驻地在城市乃至都市的军人,其家属在异地者,配偶多选择到驻地工作、上学、经商、打工等,有的是通过调动的,也有的干脆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也有配偶在城市且工作较好的,军人调过去,这种情况为数不多;

    2、驻守在边、海防的军人,其家属去相陪,从而形成“夫妻释站”或“夫妻哨所”,这种情况也不多:

    3、驻守在大中城市部队的军官,更多地把择偶目光投向驻地,这样对于方便家庭、情感需要和转业安置等问题便可一蹴而就、迎刃而解。

    然而,又有多少军人配偶愿意随军、随队到大漠、孤岛和边防呢?何况一些高度机密部队没有家属探亲的先例,又怎么谈随队、随军呢?既然无法避免两地分居的情感缺憾,一些军人就开始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弥补。或许常年在外忙“大家”,因此更珍重“小家”。《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辑直言不讳地说:“两地分居尽管是横在提高军婚质量面前的一条鸿沟,但在跨越这一`情感空白地带'时,军人所表现出的执著和热情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军人的勇气在爱情生活中同样具有力量。更可贵的是,他们能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连在一起,这种爱情是值得信赖的。”

    三、离婚一一不容回避和忽视的话题

    经过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军婚问题研究的李研究员指出,75%以上的军官坚持认为情感是婚姻质量的先决因素,90%以上的军官认为经济状况或分居并不是军婚质量的“天敌”。当然,对军人来讲,奉献和牺牲是本分,理解是情感的前提。

    军婚质量的提高、夫妻关系的和谐以及幸福感的获取都离不开“理解”二字。然而,总有坚守“不理解”阵地的人,于是“军婚”这个不容裹续的字眼里也会出现不和谐的因子一一离婚。这是个老话题,但出现了新趋势: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离婚率的逐渐提高,军人的离婚率也逐渐提高!以海军某基地为例,2024年共发生离婚事件32起,占该基地军人夫妻总数的7.8%:1987年发生了21起,占当时军人夫妻总数的6.1%:而1980年只发生了3起,占当时军人夫妻总数的0.9%。

    何也?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

    1、婚恋观念社会化。与社会上时兴的婚恋观相比,军人虽然迟钝了些,但并没有形成“代差”,他们也冲出了“离婚不是好事”、“离婚就是思想意识不好”、“离婚就是道德水平低下”等思想的“藩篱”:

    2、缺乏真正了解的倾慕和“闪电式”结婚造成婚姻基础不牢,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合不来”或“没有共同语言”,尤其在困难面前动摇,后悔,进而劳燕分飞:

    3、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是在两地分居的情况下,夫妻感情调适不够,道德水平和自控力不高,加之“第三者”插足,造成婚姻悲剧;

    4、由于一方职务或地位的升迁,打破了家庭内部的“均势结构”,这种情况为数不多。

    一般说来,离婚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大曲折、一大不幸。军人婚姻的解体,更是给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它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烦恼,给子女的抚育造成很大困难,特别是女方由于对两地分居或军队生活不适应而提出的离婚,使军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有的产生离队思想,从而影响国防和军队建设。因此,尽管与社会相比,军人离婚率不高,但必须正视并妥善解决。

    第三篇:人类学是什么

    人类学中的人文世界

    ——读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了解人类学这一学科,诸如田野工作、亲属制度等人类学名词也让人耳熟能详。列维-施特劳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来表达他刚接触人类学时的兴奋心情:“我的思想从封闭的学究哲学的圈子逸出,在户外饱吸清新的气息,精神为之一震。像一个漫步于山间的城里人,我陶醉于广阔的天地,而我诧异的眼睛难能摄入富裕和繁多的情景。”这句话既表达了列维-施特劳斯对于人类学的喜爱,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学科。因此,刚刚接触人类学这一学科的人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王铭铭老师的《人类学是什么》一书无异于是一把让人轻松步入人类学殿堂的钥匙。

    一、关于《人类学是什么》

    《人类学是什么》是《人文科学是什么》丛书中一本,是王铭铭老师应邀为所有爱好人类学的人编写的入门读物。王铭铭,毕业于厦门大学,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逝去的繁荣》等。这本书始印于2024年,正值世纪之交。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化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也同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怎样应对挑战这一难题摆在我们面前。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设法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全面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过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现在的时代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而人类学是一门注重体会和理解的学科,怎样避免铺陈把它的道理、规则、价值和技艺说清楚呢?“英国人类学家利奇曾在所著的《社会人类学》中,批评了一些人类学教材,说它们以昆虫学家采集蝴蝶标准的方式来讲述‘人’这个复杂的‘故事’。利奇的意思是说,要让人理解人类学,不能简单地罗列概念和事例,而应想法子让学生和爱好者感知学科的内在力量”(《人类学是什么》,P1)。而王铭铭老师也正是这么做的,在本书中他以明快、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内容以及人类学发展的历史等。

    《人类学是什么》一书主要包括九个部分:人看人;他者的目光;“离我远去”;迈进人文世界;生活的节律;“天”的演化;看别人,看自己;人类学者的成年以及富有意义的洞察。并且,在每一部分的开头作者都用一个人类学大家的话语来总结这一章要讲的主要内容。

    “人看人”这一部分主要讲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促使研究问题的不断转变,进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逐渐分化,清晰。

    人怎样成为人→文化中的人→一样的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他者的目光”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近代人类学和现代人类学的发展。说到了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文化的互为主体性,它要求人类学家通过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不是“推己及人”的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解释。

    在“离我远去”中,作者讲到:“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的面貌。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指单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实际上,作者这里所说的“离我远去”的过程就是社会学研究中重要的价值中立的立场,就是

    去除民族中心主义的过程。并且也提到了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

    “迈进人文世界”则主要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结合观点理解本土观念的研究方法。要知道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能带有民族主义的和种族上好恶的观念去评价他人的文化。

    “生活的节律”与“‘天’演化”这两部分分别从传统的和动态的两方面讲述了文化。而第七部分“看别人,看自己”则通过中国和法国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对比,试图在一个被我们二元化了的“东西方世界体系”中寻找我们社会经验的不同与相似,从而揭示出我们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那种“焦虑”的可能理解。第八部分“人类学者的成年”则说“研究者必须要有一种新的观点和境界,就是研究者不但要把研究的对象看成身外之物,而且还要能利用自己是人这一特点,设身处地的去了解这个被研究的对象”(费孝通)。这就要求我们要善待他人的学问,做到“离我远去”,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第九部分“富有意义的洞察”则是对全书的一个总结,讲述了人类学中的人文主义、人类学的用途及人类学的中国化。

    “《人类学是什么》这本书,要尽量表达相对性与普遍性的结合,要从一般的人类学出发,进入‘他者的目光’,再从‘他者的目光’进入生活方式的常识,从这些常识进入构成社会的原理,再转入学科在知识互惠中的意义,最后论述人类学的基本认识与价值”(P8)。

    二、迈入人文世界(本书第四部分)

    作者先引用了著名的女人类学家露西·本尼迪克特的一段话,意在说明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不同的选择之路,我们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文化,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一种文化的好坏。作者分别从社会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以及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展开论述。

    (一)、社会人类学——亲属制度研究

    作者认为亲属制度是人类学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和文化差异,一般可以从亲属称谓和两性居住形式进行理解。那么怎么解释我们看到的不同的亲属制度呢?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根据进化论的观点划分了社会结构演变的各个时期。而后来的亲属制度的研究采用了两种新的理论模式,一种是以英国人类学为特征的继嗣理论;另一种是以莫斯和葛兰言等法国结构主义者为先驱的法国学派的交换理论。

    提到交换理论就不能不提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之一——列维-施特劳斯。在《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一书中,他不仅论述了外婚制和乱伦禁忌的起源问题还说明了狭义交换和广义交换的问题。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外婚制和乱伦禁忌,内婚制和交表婚各自代表“意识社会关系的两个阶段”。这次根本性的分离导致了两种可能的交换模式即狭义交换和广义交换。狭义交换在两个集团之间进行,而广义交换则在两个以上的集团之间进行。他认为,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就是以交换妇女为根本的结构。《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亲属制度进行了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打破了人类学研究的田野工作的唯一方法,开创了人类学研究的新路径。

    王铭铭老师也指出最近人类学对亲属制度的研究产生了反思。美国象征主义人类学家大卫·施奈德写作了《美国亲属制度》一书,他最后得出结论说,所谓的亲属制度的研究,不过是西方人发明出来的研究非西方人的手法,它本质上还是反映的是西方人社会中的继承和分配的观点。因此,人类学产生了亲属制度研究的第三种方法——本土观念的研究方法。本土观念的研究方法,正如格尔兹在一篇论文中提到的,重要的是要理解当地人怎样看待人。也就是露西·本尼迪克特说过的“文明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的需要一批这样的个体,他们具有真正的文化意识,从而能够客观的,毫无畏惧的,从不以反唇相讥的态度看待别的部族之受社会调节与制约的行为”。

    (二)、经济人类学——互惠、分配与交换

    作者在书中说到,经济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项:生产方式的类型;交换的类型以及不同文化对“经济”的不同看法。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的现象,是人的关系的反映,因而,在考察经济现象时,不能简单的关注物质,而应关注物质的人格色彩,关注物质的文化意义。

    波拉尼在《大转变》一书中把人类的交换概括为三种类型——互惠,再分配和市场交换。互惠是对称性的;再分配是集中性的;市场交换则是自足性的,是市场中“手”与“手”之间的相互运动。

    关于互惠的研究当属马塞尔·莫斯的《礼物》一书。莫斯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交换关系。礼物交换是一种是社会关系的意义体系,与注重利益获得的现代市场交换不同,礼物交换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子”的互惠性。而中国人对“面子”是极为看重的,我们民间的“随礼”、“送礼”、“溜须”、“上油”等说明了中国人礼物交换的复杂性。作者认为正是由于中国人礼物交换的复杂性,说明我们不仅要看到礼物交换通常带有的莫斯所说的那种“总体赠予”和“人格交换”的特质,也应该看到实利交换的一面。

    作者在本小节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礼仪之邦’与民间送礼行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笔者以为这个问题翟学伟的研究能给予一定程度上解答。翟学伟认为,在中国这样的情理社会中,人情交换不是一般性的交换,亲属和权力表面是在不同的范畴中,实际上却是在一个范畴中运作,人情和面子实际上是权力再生产的方式。

    (三)、政治人类学——权力与权威

    政治人类学在19世纪诸多关于社会形态演变和法权制度起源的论述中得到过零星的论述,其基本做法是将当时非西方的各种政治体制来与西方社会内部的非正式制度进行类比创造出一个阶段性的序列,将非西方各文化的政治面,当成西方政治体制的远古历史来研究。20世纪上半叶人类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反思的时代,开始反思近代以来的西方国家体制的“进化”带来的许多问题,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表现出来的国家中心主义和全权主义政治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人类学研究的另类的政治模式备受瞩目。

    王老师认为,政治人类学家关注的是那些缺乏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那些“无国家的社会”政治运行的基本逻辑与实践是一种“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1940-1960年之间,政治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政治组织研究和权威形成研究。政治组织研究的翘楚是埃文思-普理查德,他在《努尔人》中提出了著名的裂变理论,但是在努尔人的社会中不存在权威。在权威形成的研究中利奇的贡献最大,他在《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中,批评了功能主义有关政治的论述,认为这种理论过于重视稳定的政治制度,而忽略了不同政治制度之间的互动。他部分的采纳了马克思的矛盾观点,强调政治的动力正是来自于矛盾和斗争,强调权威的建构是政治动态的基本过程。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法国理论家福柯的权力理论在知识界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福柯间接的通过“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反省达到了对现代性的批评。

    作者认为,政治人类学关注的许多现象,涉及到权力与权威的观念与实践。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差别是,前者强调未经公众承认的支配力,后者强调已被公众承认的支配力,二者的区别在于强制性与非强制性。而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权力与权威的解释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判断,要深入不同的文化中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四)、宗教人类学——信仰、仪式与秩序

    作者认为宗教人类学产生于不同民族对于不同的神力的想象。早期的人类学研究将宗教研究与人的自然知识的“进步史”联系起来,派生出“迷信”(巫术)、“宗教”和科学这个时间序列。马林诺夫斯基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在法国人类学界,社会学家涂尔干就认为,巫术是个人克服问题的工具,宗教是社会团聚的手段。同时涂尔干学派造就了新一代人类学家,使他们更加关注宗教仪式中社会构成的原理与过程,特别是凡·吉纳普和特纳的研究。

    一个世纪以来的宗教人类学研究,受启发于宗教的社会观与伦理观,特别关注正规的宗教教派以外的宗教现象,并逐步将视野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人类学家认为,大到教会的朝拜,小到印尼的斗鸡仪式,都是在创建一种道德共同体,在表现着人对于秩序和混乱的判断和想象,处理着人间的社会问题。这也就是说,人类学家虽然知道宗教可能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观念形态扭曲”,但他们也认为这种“扭曲”本身也服务于社会现实的建构。而宗教与社会的这种两可关系也是人类学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人文类型》与《人类学是什么》

    在《人类学是什么》一书中,王铭铭老师对弗思的《人文类型》一书大加赞赏:“《人文类型》以最为简洁的语言,论述了一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如此多样的学科,为我们了解人类学提供了赏心悦目的绪论”,“他的作品总是耐人寻味的”。

    弗思1901 年生于新西兰,在奥克兰读完大学后,到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马林诺夫斯基攻读人类学,是马氏的第一个博士,后来继承马氏的讲座,成为该校的教授,师徒二人使伦敦经济学院成为世界社会人类学重镇。弗思被称为英国“社会人类学之父”,并因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受封爵士爵位。1988 年, 费孝通先生根据弗思所赠的1975 年《人文类型》英文修订本,约请他人修订中文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24年列入华夏出版社“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再版。丛书其余四本为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社会人类学方法》和埃文斯·普里查德的《努尔人》。

    《人文类型》也是人类学的入门书。在书中,弗思从学科内部对人类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本书含导言及七章正文。正文大致可以这么分: 第一章“种族特征和心理差别”、第二章“人和自然”是对两种观点的否证,即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不是种族(人的生物性),不是自然环境(客观世界),而是文化或社会; 第三章“原始社会的劳动和财富”、第四章“社会结构的某些原则”、第五章“行为的规则”、第六章“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信仰”,非严格但相对对应地介绍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即经济人类学、亲属制度、政治人类学(法律制度)和宗教人类学;最后一章“人类学在现代生活中”论述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应用人类学两个主题。

    笔者以为,在《人类学是什么》中“人看人”对应《人文类型》中的第一章“种族特征和心理差别”;“迈进人文世界”对应第六章“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信仰”;“生活的节律”对应第五章“行为的规则”;“富有意义的洞察”则对应

    了最后一章。可见,王铭铭老师是循着弗思老先生的轨迹写的《人类学是什么》但是包含的内容也更丰富,其思路是按着中国人的习惯写的,所以可能对中国的读者来说,作为入门读物《人类学是什么》比《人文类型》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四、简短的结语

    正如作者在本书最后说道的那样,人类学“这样一门学问教的不是怎样治理人,而是怎样理解人;教的不是怎样在社会中获得经济与政治的成功,而是怎样理解人的经济和政治追求;教的不是怎样相信一种宗教、一种教条、一套生活的规矩,而是怎样理解它们的特定的社会逻辑和宇宙观逻辑”。“人类学的信条是:一门对人最有帮助的学问,一般不是那种能使一个人支配另一个人、使一个人利用另一个人的技巧,一般不是追求权力和利益的手段,而是一种‘离我远去’的思想,这种思想没有直接可见的用途,却具有启迪人生、改良社会、陶冶情操、深化思想的力量”。

    作为一门学科的入门书,作者没有用文字堆砌理论也没有长篇累牍的抽象概念,只是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态度将关于人类学的各个方面向我们娓娓道来,给我们展示了人类学的无穷魅力。作者虽然是泛泛的向我们介绍有关人类学的方方面面,但是并不曾遗漏任何重要的东西。在书中作者不仅一一叙述了人类学的历史、理论和大家,还与中国相结合,让我们看到人类学的“中国心”。

    到底什么是人类学,似乎永远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人类学中来,人类学家也将不懈的进行研究,因为其研究对象——人类始终在变化着。

    参考文献:

    [1]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2]弗思.人文类型[M].费孝通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24.[3]郑少雄.人类学家都是虚伪的做好人?——《人文类型》读后[J].西北民族研究,2024,01.[4]郭志超译.人类学是什么[J].原载美国人类学学会编《人类学是什么》,1982年版.[5]王铭铭主编.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24.

    第四篇: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的分支

    文化人类学(广义)包括 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狭义)/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标志 方法 田野调查 对象 异文化 视角 他者的眼光 成果 民族志

    田野调查(field work)(1)早期的人类学研究 ①非专业人士的贡献 ②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 如:泰勒《原始文化》 弗雷泽《金枝》

    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

    1883-1884年,美国现代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在加拿大巴芬岛对爱斯基摩人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对北美印第安人做过多次调查;

    1898-1899年,由英国学者哈登率领的剑桥大学考察队赴托雷斯海峡进行实地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最终确立应归功于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他从理论和技术上详细阐述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原则,从而开创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新纪元。到底什么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就是深入某人群聚居的地方(多以村落为主),学会当地的语言,待上不少于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主要采取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真正的在与研究对象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异文化

    异文化不是研究者本身所源自和熟悉的文化,而是其它族群的文化。与异文化相对,本文化指研究者所源自的、长期生活于斯的本土的文化。他者(others)的眼光

    “他者”既包括传统的原始的简单部落社会,也包括现代社会中的非主流文化和弱势群体。“他者”还包括作为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异文化”,或称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早期人类学家试图解决本文化与异文化出现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评价问题,现代人类学却是在运用他文化和对他者的研究来反观、诠释与重构本文化。、民族志(ethnography)

    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的重要展示手段与形式。在民族志中,人类学学者要把他在田野中观察到的、感悟到的进行转述、分析和解释,最终书写出他所理解的某种文化呈献给读者。

    民族志不是枯燥的数字和一堆毫无感情的资料,而是经过人类学家情感和视角过滤后的带有温度和趣味的故事。

    文化人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一)整体性

    人类学关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关注对其共时性和历史性的双重观察,做生物性与文化上的综合分析,以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区域社会与更大的人类社会的总体。

    (二)文化相对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每种文化都是该社会与其特定环境相调适的产物,只有理解了这一特定的环境,才能理解和评价该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要判别某一文化特质的优劣,必须视这一文化特质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作用而定。

    (三)普同性(universalism)

    人类学相信,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具有一致性与共同性,所有人种,无论肤色、民族,都属于同一物种,人人都是平等的同类。因此,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通性特征就成为人类学特别关注的普同性内涵,人类学力求在发现每一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独特性的同时,去发现:在什么方式上,人类是一个整体。

    (四)适应(adaptation)

    指人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和谐。这其中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一是人们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以适应环境。

    适应的过程具有两个特征,就是保持和创造

    (四)适应(adaptation)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古典进化论·传播论

    古典进化论代表人物及观点

    1、[德]阿道夫•巴斯蒂安——《历史上的人》(1)“本原概念”

    认为人类有相同的心智过程,对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的反应。人类心理的统一决定了人类文化的统一

    (2)民族概念

    每个民族自身会发展一定的思想,因而各有自己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特征。(3)地理区域概念

    每个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分布区域,并受地理环境影响,反映了地方色彩。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加上有时经过传播,本原概念就形成为各个具体的民族概念。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1)均变论

    (2)文化遗存(survival(3)万物有灵论

    3、[美]摩尔根—《古代社会》(1877年)

    社会进化发展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的三个主要阶段,这三者的划分是以技术发明为基础的,技术的发明与文化的进化模式相互联系。

    4、[瑞士]巴霍芬

    《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 ★产翁制 传播论

    (一)主要观点 所谓“传播”,指的是一个主体向外部的扩散,带有从中心向边缘的地位差异的色彩。在人类学中,它指文化或文化特质从一地流传到另一地的现象。

    (二)代表人物

    1、[德] 拉策尔《人类地理学》(1882-1891)

    他根据古典进化论者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出了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他认为,地理环境对个人以及通过个人对整个民族的体质和精神,还有各种社会现象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同时,人类不是静止的动物,总是尽力向不受自然约束的一切地方扩散,从而各民族和文化在迁徙时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因此,不考虑到运动性的人类学研究基础便是错误的。

    2、两大阵营

    (1)英国的埃及中心论——文化单源论 代表人物:史密斯、里弗斯、佩里

    (2)德奥的文化圈论——文化多中心论 代表人物:格雷布纳、施密特 ★两大阵营的共同点

    •相信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认定文化采借多于发明

    •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机会就愈多

    •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

    (三)不足

    将文化视为具体特质的积累,而不是整合的总体;随意对文化进行拆解及机械组合来解释文化,试图以此构建人类文化史,忽略了文化自身的主体和能动性。

    (四)主要贡献

    1、提出了收集民族志材料的系统方法,将田野工作确定为人类学资料收集的主要方式。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文化地理资料,为后来的跨文化比较留下了宝贵的原始依据

    2、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关注发明和适应等文化过程,填补了早期进化论者所欠缺的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重视。

    3、启发了文化相对论的学科共识 文化人类学的年鉴学派& 功能主义 年鉴学派 莫斯

    1、《礼物》(1923)

    尽管从理论上讲送礼是自愿的,但它们源自对礼物接受者一方的期望。此外,虽然送礼也许并不期望有直接回报,但总有一种偿还因素,在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或者以更大礼物的形式,或者以不同形式的礼物,或者以对社会地位的某种其他方式的承认表现出来。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1927)《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1927)《野蛮人的性生活》•(1929)《文化论)•(1936)《自由与文明》•(1944)《巫术、科学与宗教》•(1948)《性、文化和神话》•(1962)

    2、研究案例——库拉(kula)

    新几内亚东部和北部诸岛上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交换形态:交换的物品只有红贝壳项链和白贝壳手镯,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岛民间循环交换;交换只在男人间进行,并伴随特别的仪式甚至巫术;从一般的意义上看,这两种物品不具有实用价值,但其质量的好坏却与名声、地位、荣誉和权力等密切相关联。这两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每年交换一次,持续不断,结果构成一个大的交换圈,这就是“库拉”交换圈。拉德克里夫-布朗·结构-功能主义 ★田野经历

    1906-1908年和1910-1913年安达曼群岛 1914年澳大利亚西部的土著部落 ★代表作

    《安达曼岛人》(1922)

    《澳大利亚部落的社会组织》(1931)《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

    文化人类学的历史特殊论·文化人格学派 历史特殊论 主要观点

    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及其阵容强大的弟子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理论学派,通常被称为‚历史特殊论学派‛,也被称为‚历史学派‛或‚历史文化学派‛,该学派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在方法论上倾向于实证,提倡历史的方法,特别关注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和发展规律。博厄斯的“历史”研究

    对进化论和传播论进行了深刻的批评,认为摩尔根和泰勒的比较法存在着三方面的缺陷:一是关于单线进化的假设;二是将现代社会视为进化遗留物的观念;三是在证据不足、标准不当的基础上对社会进行的分类。

    文化区分析法:文化独立论

    文化相对论 文化人格学派

    露丝·本尼迪克特(美女)

    1、《文化模式》

    ①‚日神型‛——祖尼人

    ②‚酒神型‛——克瓦基特尔人 ③‚妄想狂型‛——多布人

    2、《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而‚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两者合用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玛格丽特·米德

    1、研究背景

    人类的人格与行为到底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塑造的?

    2、《萨摩亚人的成年》

    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经历的躁动、困惑和反抗等现象是不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西方社会的这种青春期躁动?

    3、《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通过对新几内亚境内三个毗邻而居、但相互间的性别角色规范却迥然相异的部落——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和德昌布利人的研究,证明:‚所谓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相反,它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文化人类学的新进化论·结构主义 新进化论——美国人类学的物质论 怀特·普遍进化论 ★代表作:《文化的科学》(1949)、《文化的进化》(1959)文化可以通过能量测算来计算其发展过程,能量的获取应被视为判断文化进化的标准;文化的进步意味着每人每年利用能量总量的增长或利用能量的技术效率的提高。C(culture)=E(energy)〃T(technology)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而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及其发展历程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 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

    提出了对人类文化史的新解释,将单线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两者有机结合,认为不同环境具有不同技术的群体可能会沿着不同的途径进化,正因为存在这种环境的差异,文化的进化才沿着不同的轨迹呈现出多线进化的态势。哈里斯·文化唯物论

    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发展出了文化唯物论。代表作: 《母牛、猪、战争和妖巫:人类文化之谜》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 结构主义人类学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历时性和共时性 语言和言语

    横组合和纵聚合 符号能指和所指 横组合与纵聚合

    横组合关系‛是指句子中各成分间的关系;‚纵聚合关系‛指能够在句子中充当同样成分的一些词语。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 《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结构人类学》•(1958)《图腾制度》•、《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964-1971)

    文化人类学的象征、符号人类学 特纳的仪式研究

    同意象征是自然地代表具有类似性质的或在思想上或在实际上有关联的事物,但同时提出要对符号和象征加以区分——符号是一种已知事物的类似代表,而象征则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表达。因此,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这些符号揭示未知事物的含义,从而更为强调符号的实用意义,也更具体地探讨符号的用途,及符号到底如何在社会过程中作为积极力量被运作。代表作

    《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1957)《象征之林》(1967)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1969)

    《戏剧、舞台与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行为》(1974)玛丽·道格拉斯

    结合了涂尔干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将符号结构和社会结构并重,探讨分类这一深层次的思维结构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代表作:《洁净与危险》(1966)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 《爪哇的宗教》(1956)《文化的解释》(1973)

    《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1980)《地方性知识》(1983)早期的符号人类学研究立场

    深受韦伯影响,致力于宗教研究;提出‚文化犹如意义之网‛,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文化便是这张‚意义之网‛,因而作为对文化的分析的人类学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门寻求意义的阐释学科‛。后期的阐释人类学立场

    受到不少美国思想家的影响而不再将文化视为象征与意义,而是‚文化犹如文本‛,人类学家的工作就是去诠释它。这种诠释是多层面的诠释(interpretation)而不是对于因果关系的解释(explanation)。

    这使他与韦伯正式告别,成为美国人类学理论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转折。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结构马克思主义

    (1)文化被转化为‚意识形态‛,并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将现存秩序合法化、调节经济基础中的冲突,以及将社会关系中的剥削和不平等的来源神秘化;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为任何阶级或群体所支配使用,从而使人成为意识形态的主体,而非受到操纵宰制的被动客体。案例:马达加斯加岛梅里纳人的割礼 政治经济学派

    流行于20世纪70-80年代,代表人物有沃勒斯坦、法兰克和沃尔夫。其主要理论灵感来自政治社会学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低度发展理论‛。他们认为,从16世纪以来,人类学研究的社会就再也不是独立于外部世界的村落和部族,而受到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制度等外来因素的充分渗透,这种渗透不仅仅是经济性的也是文化性的。因此,对非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对其传统社会文化模式的探讨,还必须考察这些模式被冲击、渗透、改造,甚至消灭的过程。田野调查

    什么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就是深入某人群聚居的地方(多以村落为主),学会当地的语言,待上不少于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主要采取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真正的在与研究对象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过程研究

    1、重访研究与回访研究

    重访研究——研究者本人重访自己从前的调查点 例:费孝通三访江村

    回访研究——后来的研究者回访前人的调查点

    例:韦娜回访特罗布里恩德岛,弗里曼回访萨摩亚,《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

    米德—弗里曼之争(讨论题 重点)田野调查的定位

    主位与客位(emic and etic)

    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其《文化唯物主义》一书中,最早将语言学家派克依据语音学中的音位和语音而创立的主位与客位这一对概念引入了人类学研究。人类学中的主位概念是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分析、理解文化;客位则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他者的文化做出的解释。这两种不同角度的研究路径会对同一文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公牛死亡率问题 讨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进入田野

    (一)渠道

    1、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一般是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层层深入。

    优点:能够得到地方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容易获得管理者所掌握的相关资料。缺点: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研究对象常常会对研究者的身份产生敬畏或者疑虑而掩饰甚至更改自己的一些表现和回答。

    2、通过非正式渠道——个人关系进入

    3、回归本土的家乡人类学方式 参与观察

    要求研究者长时间的、全身心地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生活中去,以当地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各种文化事象、人们的各种言行。要进行参与观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会当地的语言从而能与当地人随意交流;在调查点居住较长时间——一般至少一年以便于参与当地人因季节周期变化的不同的生产活动、仪式和节庆;与当地人一样生活,跟当地人建立密切关系,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参与观察的两大好处:

    一是提高了田野调查收集的材料的质量和可信度。二是更有利于做出深入而切合实际的解释。参与观察的不足:

    (1)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且其中一部分的效率不是很高(2)人类学家不停地提问可能会招致当地人的反感(3)人类学家的出现有时可能会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4)要证明观察者的结论是否正确事实上不太可能,所以还必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验证。访谈法 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它可以是报道人的早期经历也可是其当下的生活。文化的交流、传递与接触 语言符号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所有符号系统的内核。专门的语言符号是一种信号,在其上已经附着了抽象意义,这些意义可以为同一语言共同体中所有成员所共享。语言是最为主要的中介,通过它我们彼此交换信息、请求、知识和价值,并将之传给下一代。濡化

    从个体角度说,人类具有两种承继:一是生物性承继,即人类的繁衍与生存继续;一是人类有别于动物而独有的,即文化的习得与传承——濡化,其本质意义就是人的学习与教育,而这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什么是涵化(acculturation)涵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涵化是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文化从其他文化中获得对新的生活条件的适应过程,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交流和整合。涵化现象的常见模式

    1、同化(assimilation)指当一个族群进入另一个主流族群之中,外来文化适应主流文化,逐渐合并进支配性文化中,不再作为一个分开的文化单元而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代替。一般表现为,两个文化系统接触时,比较落后的文化自然地吸收先进文化的文化特质,以致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还有的时候,是那些处于强势地位、统治地位的文化或出于文化偏见或出于政治需要强迫性地对其他弱势文化或者说附属文化强行同化,旨在消灭这类不同于己身的文化。

    2、整合

    指既保持了原有文化特征,又吸收异文化因素,把两种文化因素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文化的各个部分不是毫不相关的特质混合的大杂烩,而是形成一个系统。这意味着从外部进入的新的东西必须重新阐释,给予意义并与接受方文化的意义相一致。

    3、混合

    指不同文化接触与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混生状态。

    4、分化/孤立

    指拒绝接受异文化的传播,保持原有文化要素。当外来的文化强加给接受者时,后者并不情愿接受,因而只是表面上接受了,作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而当外力撤退,那种被迫接受的新特质也随之而去。这种现象在殖民情况下是常见的。

    5、边缘化

    这一现象比较特殊,指的是既无意保持原有文化,又没有吸收异文化,处于两种文化的缝隙之间。文化中断

    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除了出现彼此间的互相吸收、彼此整合,有时也会因多种原因而出现文化交流的中断现象。在对一个同质社会的濡化研究中,文化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在长时间获得了文化的期待与责任,文化中断则意味着文化期待和角色需求学习的非连续性;异质社全中的文化中断主要指文化间的交流活动遇到障碍或中止。族群& 民族 民族(nation)

    (一)斯大林的“民族”观

    1、“民族”的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识别的标准

    民族特征 民族意愿 历史依据 就近认同

    婚姻家庭亲属制度 功能: 性的满足

    为繁衍后代提供适宜的条件 经济互助

    保持社会群体的稳定增进不同群体间的联合 内婚制与外婚制

    •内婚制和外婚制的概念是英国法律和人类学家麦克伦南在《原始婚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内婚制是把婚姻对象严格限定在某一群体内部的婚姻禁令,即只准某一群体内部的人员通婚,严禁同群体外的成员通婚;

    •外婚制是内婚制的对称,指只能在本人所属的一定社会集团以外选择配偶的婚姻制度。这种外婚制的社会集团,因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和地区而异。交表婚——男子娶舅父之女或娶姑母之女为妻

    平表婚——男子与父亲兄弟的女儿或者母亲姐妹的女儿结婚 家庭 核心家庭

    也称小家庭,是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性的、经济的、生育的、教育的和情感的等基本家庭功能。它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家庭中人际关系简单,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容易倾向平等。然而,家庭中人口和代际关系的简化也给家庭生活的相互支持和扶助带来问题,如赡养老人、抚育幼儿等。它在当代绝大多数社会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主干家庭

    当核心家庭的一位男性子嗣已婚,在亲子联结系列上的这一家庭结合就是主干家庭。因继嗣的需求,在行长子或幼子继承制的民族中,长子或幼子成家后仍旧留在父母家,而其他非嗣子女一结婚便独立出去,就属主干家庭类型。这种家庭是与嗣子单独继承制相结合的,通过如此反复,使作为制度体的家庭同家产一起按直系代代相传。宗族

    ①名称;②外婚;③单系共同祖先;④作为核心的性别——父系宗族为男性,母系宗族为女性;⑤所有或大多数成员之间相互交谈或指某个人时使用亲族称谓;⑥许多社会的宗族还有某种形式的公共财产;⑦某种程度的连带责任。这种在系谱上可向上追溯的、核心性别共同的单系祖先构造,在大多数人类学文献中称为宗族。亲属称谓

    类分式 叙述式

    人类学界通常采用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的亲属称谓制六法: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罗式、奥马哈式、苏丹式,这种分类是根据平辈亲属称谓进行划分的,其称呼的复杂程度逐渐递增。政治·法律人类学

    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观念资源

    物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实在资源

    观念资源包括:意识形态资源 象征资源 信息资源 政治组织类型:非集权型集权型 非集权型:队群 部落 集权型:酋邦 国家 宗教人类学 宗教的总体类型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将中国宗教区分为:

    1、制度性宗教

    指具有严格的宗教组织、成员、仪式、经典和体系化教义的宗教类型,其宗教事务通常与一般的日常生活相分开。

    2、分散(弥散)性宗教

    其信仰活动扩散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组织,也没有明显的经典、体系化教义。泛灵信仰

    对超自然存在和非人精灵的最为普遍的信仰之一是泛灵信仰,又译万物有灵论。这种信仰认为各种精灵使自然有了生命。这个概念是由泰勒发明的,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灵魂;并相信泛灵信仰是最早的宗教。泛生信仰

    马雷特对泰勒的泛灵论提出修正,认为原始人对非人格化的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先于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他把这种非人格力量的观念称为泛生信仰。“玛纳”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它本身并没有形状,但它可以显身出来。泛灵论与泛生论的不同在于:

    •泛生论是巫术操作的观念基础,泛灵论是宗教信仰的观念基础 •前者是非人格化的,后者是人格化的。

    不过,今天的大多数人类学家都同意,这两者没有先后之别,它们可同时产生,并存于同一社会或同一发展阶段。图腾崇拜 “图腾”本是北美印第安人语言中totem的音译,意为“他是我的一个亲属”和“他的标记”。原始人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因此他们与该物种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

    祭司是专业的宗教中介,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社会或相对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里,扮演着神圣宗教知识的监护人角色,执行仪式、解释经典和教义,维持宗教传统。制度化的宗教一般都有祭司,如基督教的牧师,佛教的住持、道教的道长和伊斯兰教的阿訇

    一般认为,“萨满”这个词起源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语,指那些能够进入“出神”状态与精灵或鬼魂交流的人。然而,对什么是萨满教,人类学界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一种看法认为,萨满教在狩猎采集社会(尤其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为常见,是一种通过巫术控制超自然力量或通过与精灵世界的直接接触,对它加以控制来达到目的的宗教实践;另一种比较宽泛的观点则认为萨满教广泛分布于古代和当代的世界中,是一种流传广泛的地方性知识形式。

    巫术的两个特征

    1、相似律——模拟巫术

    认为同因必同果,因此,通过模拟便能实现人们想做的事情,这种模拟活动就是模拟巫术。

    2、接触律——接触巫术

    认为两物体一经接触,在切断实际接触后,仍继续远距离地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曾经与某人接触过的物体就可以对其本人施加影响,称为接触巫术。接触巫术最普通的例子就是一个人与其身体的某个部分的永久关系 仪式的特征

    宗教仪式有几个特征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行为:程式化、重复性和相对的一成不变。在某种意义上说,仪式是一种展演或文化戏剧,但仪式与戏剧又存在如下区别:首先,仪式不仅仅在重复一个程式或脚本,而是一种郑重其事的行为,承载了参与者身在其中的传统;其次,仪式的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通过展演达到一定的目的,发生某种转换;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者处在转化和神圣的状态,而进入仪式状态的过程是一种“神圣化”的过程。生命仪式/通过仪式 生命仪式通常被称为通过仪式,指的是个人在某些生命过程中从一种社会身份转变为另一种社会身份,或从一个生命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所举行的仪式。当一个人转变身份时,无论是年龄的变化还是其他变化,都可能带来不安和忧虑。这种变化还会带来相应的角色变化以及周围人们的新的期待。由于宗教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在于帮助个体和群体消除忧虑和危机,因此一些与社会身份变化相关的仪式如出生、性成熟、婚姻、死亡都与宗教信仰紧密相关。强化仪式

    强化仪式指的是确保已经存在和确立的秩序、价值、社会关联等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生老病死等原因而变得衰弱的宗教仪式。换言之,强化仪式是群体性(而非个人性)生活危机时期举办的仪式。群体性生活危机包括严重的天灾和人祸的威胁,只有在这时,强化仪式才会被组织起来,使受到扰乱的秩序和社会关系得到恢复,以减轻群体的危险。这种仪式的作用就是把人们团结起来,用集体行动和集体力量的乐观态度来代替恐惧和混乱。“强化”的意义

    仪式强化秩序与价值观 仪式强化认同 仪式强化信仰

    第五篇:人类学调查报告格式

    都柳江流域(黔东南境)少数民族乡土知识调查研究(调查提纲)

    ——以侗族社区为个案调查研究(节选)

    说明:该调查提纲制定于2024年,由提纲撰写人潘永荣提供。乡土知识的调查是近年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个重点,这也说明了地方性知识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调研流域社区背景简介(略)

    (二)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略)

    (三)调查研究的问题

    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环境和对环境资源的认识、利用不一样,因此,谋生的方法和手段自然也就不同,反映在文化方面的乡土知识与信仰更不一样。侗族是一个以生产水稻为主,兼营林业的一个民族,捕猎和采集只是维持生计的一种补充手段,甚至演变为娱乐的一种生活方式。本课题根据侗族的这些显著特征,拟对调查点进行如下方面的调研(调查提纲): 1.社区背景(概况)(共同调查,××执笔)a、村寨的形成与历史沿革(口述史)b、人口、民族、家族结构

    c、自然资源与环境(包括气候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水资源等)2.社区(村寨)管理中的乡土知识(共同调查,××执笔)a.村址的选择标准与方法(包括风水观、占卜法等)b.村寨的布局与规定(包括家族的分布状况、民居和公共设施的分布格局,以及这些分布是按什么原则进行的?等等)

    c.公共建筑及用地的管理(如鼓楼、花桥、萨坛、石板道、墓地等及用地的管理)d.村寨的防火设施及措施 e.村寨的救助方法

    f.村寨冲突的调节(包括村与村之间和村寨内部冲突等)g.村民们的责任与义务 h.外来户入村的条件以及在资源享有方面的规定(如外来户必须加入某一家族;未经许可不得在原住户荒山上开荒造田,征得原住户同意后,在原住户荒山上开荒造田,前两三年的收成可全部归己,但之后每年要向山主提交10%左右的谷物;未经许可不得在原住户柴山上砍堆堆柴,只能砍挑挑柴等;人死后,不能进入所加入的家族墓地,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埋葬,或购买墓地埋葬等等。)i.村寨传统管理机制以及这些机制的演变情况和原因(包括寨老制、族长制、村民委员会等决策机制的演变,以及这些机制存在相互补充,还是冲突、折中状况等)3.农业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水稻耕作中的乡土知识 a.农事历(一年中各种农活的安排,注意以往的和现在的有何不同?通过对当地“农事历”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地各种重要农事活动后,一般可以进行以下的调查)b.开工仪式(举办的时间、地点?由谁来主持?为什么每年都要这样

    做?目的和意义?活路头的由来、作用、地位;村民为什么相信这些?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等等)c.稻田的分类及方法 d.选种知识及种子的保存技术(还包括稻种的起源与传说、当地有哪些传统稻种?每一稻种的特征以及排序情况,目前还有哪些种子仍在播种?消失的稻种是人为的还是被新品种取代或自然淘汰?等等)

    e.育秧技术(包括秧田的选择、管理、禁忌等)f.栽培技术(包括犁、耙田技术和使用的工具;田间管理的方法步骤,如薅秧、追肥、割田埂、病虫害防治等等。在此值得提醒的是,侗族一般村寨都比较大,很多田离村寨较远,为生产上的方便,人们习惯在自己的田间地角建造“牛棚”,每到割田埂的季节,男人们都住在牛棚中一两个月,将田边杂草割尽,一方面可喂牛积肥,二方面可防鼠,三方面可让稻田通光、通风等。此外,栽秧还有两个重要的仪式,一为开秧门;二为关秧门。)g.收割技术(包扩工具、方法、禁忌)h.储藏技术(包括晾晒方法,粮仓的修建,入仓吉日的选择,堆放方法,防潮和防腐、防虫、防鼠、防“搬运鬼”措施、禁忌等等)b.粮食加工中的乡土知识

    a.传统加工技术(加工工具,碓—人工碓和水碓,水碾等)b.现代加工技术

    c.粮食功用中的乡土知识

    a.糯稻的功用(生活上的用途、民俗上的用途;稻秧、稻草、稻糠的传统用途等)b.粘稻的功用(同上)

    4.稻田养鱼中的乡土知识(××承担)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稻作民族,其水稻的种植技术不仅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稻田养鱼和池塘屯鱼这种耕作方式,更是侗族所创,并形成了“饭稻羹鱼”这种独特的稻作文

    化。鱼和糯稻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侗族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也是侗族风情中密切相连的馈赠礼品和祭祀品。因此,传统上侗族以糯稻种植为主。“田塘”(daeml yav)是侗族密不可分的一个词语,有田则有塘。田在村外,是种稻养鱼的基地;塘在寨内或村边,是屯鱼、储种(鱼种)的场所。以往的侗寨鱼塘遍布,塘上建有粮仓、厕所,这种屯鱼、存粮格局的普遍存在,无不与侗族“稻鱼共生”、“鱼稻共存”的观念有关。因此,在此将“稻田养鱼知识”列为一个专题很有必要。a.稻田养鱼的历史以及鱼在侗族民俗中的地位和作用 b.鱼苗的繁殖技术(包括母鱼与公鱼的选择技术及饲养方式,繁殖方法,鱼苗运输工具及运输过程中的知识,放养知识,管理知识等)c.稻田养鱼的方式方法(包括亩养尾数,鱼窝的设立,以及搭架鱼窝树种的选择与禁忌,水温的调节办法等)

    d.稻田养鱼作用的认识(当地不同人群看法有何不同)e.屯鱼方式(一方面留过冬田;另一方面拿到鱼塘中来放养,在这里可对鱼塘作介绍)f.对鱼产品的加工与利用(田间烧鱼、酸汤鱼、鱼杂粥、腌鱼等)5.水源利用与管理中的乡土知识(××承担)

    依山旁水是侗寨的特点,侗族离不开水,同时对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有着一整套的知识。

    a.水资源状况

    b.水资源利用情况(包括稻田灌溉、养鱼、养寨及其它利用方式)c.水资源的管理(溪流河段的分配与管理、山泉灌溉水的管理、山塘水库的管理、饮用水的管理等等)

    6.森林资源利用与管理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森林资源状况 b.森林资源利用情况(包括建房、薪炭、家具、农具、器皿照明及其它利用方式;各种树木在不同群体中的排序地位等等)c.森林资源的管理(风水林的管理、古木的管理、薪炭林的分配与管理、人工林的栽培技术与管理等等)7.纺织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棉花的种植技术(包括种植习俗)b.棉花的加工工具及过程(包扎棉、弹花、纺线、浆纱、绕纱等一系列工序和习俗)c.织布(包括各种布的分类、织法等)d.印染工序及技术

    8.捕鸟中诱鸟的乡土知识(××承担)a.捕鸟方法

    b.媒鸟的饲养技术 c.鸟塘的修建与维护 d.沾膏的制作与保存 e.捕鸟季节与技巧 f.捕鸟习俗与禁忌 g.产品的食用与加工。

    9.家禽家畜饲养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家禽家畜种类 b.饲养方式方法(如圈养或放养,当地是否有将家禽挑到坡上放养的习惯?)c.繁殖手段(包括繁殖过程中的一些禁忌)d.对瘟疫的防治办法 e.饲养的目的(肉食的主要依赖?生产的需要?待客?敬祖、祭鬼神?出售?等等。提醒:当地养牛的目的不仅为生产服务,绝大部分作为商品出售,如今周遍牛市多靠往洞黄牛兴市,这得益于当地民间拥有很多养牛的传统知识)f.对家禽家畜产品的食用与加工 10.旱地管理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旱地分类及分布情况(当地人的分类法)b.旱地中的主要作物 c.耕作制度与管理办法

    11.妇幼保健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通婚规则与范围(注意对有遗传病的家族或不了解底细的家族如何看待?)b.孕期的保护与禁忌(包括孕期的饮食、穿戴、劳作、用药等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人们对孕妇的看法?等等)c.接生办法

    d.产妇的月中饮食与禁忌以及对婴儿的护理 e.婴幼孩的喂养办法(包括母乳喂养与添加食品喂养,如母亲缺奶或奶水过剩一般情况下如何处理?孩儿添加食品的日期选择?为何这样?等等)f.妇幼常见疾病的防治与处理(列举不同病情的判断与防治知识)

    (如方便,此专题最好增加性知识方面的调查内容)12.调查发现及建议(由课题组在调查报告基础上共同讨论完成)篇二: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民族志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民族志式的书面描述。田野工作有如智慧之旅,而写民族志就是它的终点。调查者来到陌生的文化场景,花上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来了解它;为了明白当地人是如何界定他们的经验,他得聆听、观察、参与;然后他要处理收集到的资料,把资料翻译为描述性的报告,使得不熟悉该文化的人能够理解它。这就是民族志。它用其它文化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呈现构成一种文化的诸概念。像任何翻译一样,由于两种语言之间没有精确的对等概念,民族志传达的意义也不完整的。因此局外人只凭一本民族志是无法像当地人一样地完全把握该文化的意义的。但是优秀的民族志能在解释他人的文化知识方面走得更深入一些。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特点

    民族志描述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技巧与勤奋,报告人的合作程度和沟通能力也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但是再好的报告人、再投入的田野工作也不能代替详尽的分析与书写。分析田野笔记不能等到田野工作结束后才开始。每一次访问、每一段观察之后都有必要把所获知的东西尽量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些原始资料可以用于构建提问、确定类别,改进我们在第四章中讨论过的各种定义。在研究前期必须要做的一种分析是限定调查内容。最好这样做:列出你在要调查的文化场景中能在的所有领域和题目;从中选择一到两个做详细调查。民族志报告的写法多种多样。有时要根据特定文化的特点来决定内容安排和重点,有时则可以由作者选择一种写法。没有简单的公式可以套用。我们认为,学习如何写民族志最好的方法是仔细参阅已发表出版的民族志。

    各类调查报告不仅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调查报告的形式,根据社会调查的对象、范围、具体内容以

    及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按社会调查的内容划分,有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按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来划分,有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等等。

    1、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综合性调查报告也叫概况调查报告。是指对调出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过程作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具体反映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一般看重分析社会的基本状况,研究大有共性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综合调查报告一般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较为完整的描述。它的内容说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一个地区甚至特定社会的地理、人口、阶级、阶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所依据的资料比较丰富,覆盖面大,指导作用强。二是对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作纵横两方面的介绍。三是以一条主线来串连庞杂的具体材料,使整篇报告形神合一,达到清楚地说明调查问题的目的。

    专题性调查报告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事物、问题或问题的某些侧面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依据材料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那么广泛,反映问题也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普遍,但它能够帮助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2、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

    应用性调查报告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情况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在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社会基本情况后写出来的。其目的主要是认识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现状。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2)政策研究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服务的。3)总结经验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目的的。它对于表彰先进、推广先进典型、指导同类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4)揭露问题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目的是揭露现实甚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引起社会的总是,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同时也为有关部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来达到对客观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调查报告的分类,只有相对的意义,不能绝对化。同一篇调查报告,分类的标准和侧重点不同,就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型。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收集资料的同时,注意对资料进行分析,写起来就从容多了。初动笔的时候至少要考虑下述材料:

    1.按时间顺序做的观察和访问的田野笔记。2.在你心目中构成了该文化场景的所有领域。3.基于你所选择的领域的术语(类别名),把术语按类别划分好。4.所选择的领域的特质(对其成分的界说)。5.报告人就研究的类别做的发言。6.你观察了所研究的类别之后做的描述。

    民族志就是把你收集的资料、形成的分析安排成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写下来。最好先列出提纲。提纲可能包括下列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回答了一些问题:

    (一)前言

    1.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2.民族志、文化场景、基本的文化概念等等是如何界定的? 3.文章的内容安排怎么样?

    (二)田野工作方法

    1.为什么选择这一文化场景? 2.如何联系报告人?

    3.主要报告人的特点是什么? 4.采用了什么田野工作方法? 5.什么因素影响了你对资料的选择? 6.有没有遇到特别的难题?

    (三)背景材料

    1.与这一文化场景相关的时空背景和社会情况怎么样? 2.这一文化场景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四)文化描述

    1.你打算描述什么领域?为什么? 2.报告人使用什么类别划分? 3.他们的类别划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4.这些类别划分是如何界定的?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5.报告人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来构建他们的行为?

    (五)结论

    1.你能否解释这一文化场景? 2.你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有何建议?

    文化描述的资料安排有多种方式。有的民族志注重文化知识结构,这有如绘制一张详细的地图。作者按报告人的文化的类别划分来安排资料,要谨慎地界定各部分材料,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剖析它们的意义。接着,作者着重介绍在此文化中人们用于达成目标的手段。这要通过材料来说明。最后,他可能将文化及其功能结合起来讲。每一个社会情况对人们的行为都有要求。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社会情况的要求,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后附的文章可称为民族志式的描述。它们谈不上是理论上的分析或跨越文化的比较,应该说是关于文化知识的记录。我们认为这正是民族志研究的开始。

    这些文章还有以下的特点。1.由程度不一的本科生写成。开展田野工作时,有的学生才刚上大学第一个学期,有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有的是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有的则不是。2.这些文章运用了组织和呈现民族志材料的多种方法。有的注重上述提到的功能,有的注重手段和结构。

    3.文章包括了在我们的社会中可做研究的广泛的文化场景。集中研究生活

    中人们对付各种情形的学问。大多数文章以民族志语义学为基础,有的文章则强调作者自身的观点多一些。4.涉及到人类学入门,都市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人类学田野方法等等。有的文章开头与这些领域有关,最后则写成独立的研究项目。

    每一篇文章都与人类学一向关注的问题有关。比方说,每一个社会都有关于珠宝以及其它身体饰物的习俗;美丽和外表的定义是由文化决定的;各个社会都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对老人的关怀等等。但以往的民族志描述以及其它题目都是在非西方社会中做的,而我们收集的文章描述的则是我们自己的社会。

    二、选择报告题目

    1、确定题目。在调查之初,确定田野调查大纲的时候,研究者实际上对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已经有所确定。在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往往只是大体明确了自己想要做哪一方面的问题,自己的调查对象是什么。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进行,研究者的调查主题在表述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变得界定越来越明确。但是有一点必须指明,经常更换自己的主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会随着调查的进行而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展开调查之前可以不用确定自己的题目。在调查之前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能力。一方面,调查之前的主题越明确,意味着自己的调查越有所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明确,则对今后的资料分析、报告写作都很有好处;另一方面,在研究之前确定一个好题目,是学者们申请研究资助必不可少的一步。

    2、题目的组成。题目的组成可以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也可以由单一的主标题组成。

    3、题目的要求:1)标题应该简练,不能太长,一些没有用的词语要删除。2)标题选择上可以用提起人们兴趣的字眼,也可以选择以报告的关键词和问题意识为题目。3)标题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往往只会通过你的标题来看你的文章。4)标题中应该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如主题、目标、主要方法、研究地域等任何能够吸引人,并体现报告特点的内容。如果主标题太长,可以考虑用副标题加以说明。5)标题中最好不要出现缩写(如世界银行缩写成为世行)和太拗口的词语。篇三:调查报告格式要求(参考)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1、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2、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打印要求:

    1、纸张:a4纸

    2、字号及字体:标题部分用3号黑体字;正文部分一级目录用4号黑体字,其他部分用小四号宋体字。

    3、行间距:行距为多陪行距1.5,字间距为标准值。

    4、页边距:上3.0厘米,下3.0厘米,左3.0厘米,右3.0厘米。

    五、附一篇格式样文: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3.0cm,下3.0cm,左3.0cm,右3.0cm;装订线0cm)

    关于通州区中仓街道社区校外教育工作调查报告(标题:3号黑体居中)

    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也提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的方针。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积极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的大格局下,如何更好的深入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已成为摆在所有校外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制约当前校外教育发展的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校外教育的未来发展,有助于推动当前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区的创建进程。(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5)

    本人于2024年1月22日至2月12日对中仓街道的16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以问卷形式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一级标题:序号为“一”,黑体4号不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通州区中仓街道地处通州城中心,街道共划分为16个社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万户,7.8万人。街道内共有小学5所,中学3所。根据2024年9月在街道范围内进行的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调查(以下简称为“调查”)显示:街道内共有6-18周岁青少年6518名,约占街道总人口9%;街道内平均每年组织各种校外教育活动83场次,参与青少年总人数约1900余人次,街道内每名青少年年平均参与校外教育活动0.3次。

    二、制约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者队伍结构与活动组织形式不合理(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小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在此次调查中,我重点对街道内的校外教育工作者队伍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街道内16个社区居委会8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共有专(兼)职校外教育工

    作人员18名,平均年龄37.2岁,其中高中以上学历人员14名;16个社区中共有13个社区建立了关协组织,协会会员人员共计60名,平均年龄53.7岁;16个社区中共有经常参与校外教育工作的志愿者204名,平均年龄56.2岁。

    (三级标题:序号为“1.”,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1.建立社区校外教育共建协调机制 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各种自治组织、行政企事业单位建立协调共建关系,调动全体社区成员参与校外教育工作的积极性。2.与社区单位,尤其是社区内文化教育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实行教育场所全部无偿对青少年开放制度,实现对社区内可利用资源的高度整合。篇四:调查报告格式及样稿

    调查报告格式及样稿

    1.选题:选择与调查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2.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调查目的调查对像

    调查内容

    调查方式(一般可选择:问卷式,访谈法,观察法,资料法等)

    调查时间

    调查结果

    调查体会(可以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结果的原因及应对办法等。)3.调查报告样稿

    下面样稿是以问卷法进行调查的样稿,由于所选的调查方式不同,会有相应的变化。但总体格式,内容不变。

    对宜春市基金投资的调查报告

    自1998年3月首只基金发行以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迅速发展,特别是2024年以来大规模发行开放式基金,将基金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共设立了 29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包括5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总数达78只,总规模1374.89亿份,基金资产净值1346.51亿元,其中封闭式基金54只,发行总规模817亿份,资产净值790.81亿元;开放式基金24只,总规模557.89亿份,资产净值555.7亿元。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迅猛发展,对改善和调整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结构,更新和倡导不同的投资理念,实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专业化分工,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基金业诞生后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很快便遇到了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就此,本人对基金投资进入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宜春市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和看法,了解宜春市基金市场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宜春市证券投资者(主要是基金投资者)。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大金在30至45岁之间,其中以大概以40岁为中心的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富余资金,且具有相当的投资理财经验.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宜春市各证券营业部随机选择证券投资者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市各证券营业点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7份,回收率达87%;

    四、调查时间:2024年10月8日――――2024年11月10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投资于基金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其在各基金间选择的因素以及喜欢的基金类型和持有基金分额的时期等。问卷共向投资者提出了14个问题。(见附一)

    六、调查结果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以下省略)从投资基金的历史看,有60%的投资者购买基金是在最近一年发生的,说明投资基金的在最近一年在宜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持有期限,多数投资者还是希望短期持有,对基金的长期投资还不看好。

    有34%的投资者购买过开放式基金。虽然受基金业整体表现的影响,大多数投资者仍没有购买开放式基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同上年年相比上涨近10%,说明开放式基金已初步

    走出认知度的冬天,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了解。

    就投资基金的主要原因来看,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在文卷中占的比例较大,说明投资者投资基金还是希望经理人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能够取得较满意的回报。另外, 获得短期收益也是基金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没有买开放式基金的原因中,不了解其特点的较低,这说明基金在销售环节以及形象宣传方面作了不少努力,效果明显。调查还显示,投资者对于开放式基金手续费偏高的看法的比例较高,达五分之一之多。而随着开放式基金数量的增加以及各基金的表现,在投资者心目当中, 封闭式基金优于开放式基金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一年中的期望回报中,显示投资者普遍认为对基金的盈利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基金总是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值得重视的是,近半数的投资者将管理水平有待检验作为没有购买开放式基金的最主要原因,比上年上升近15个百分点。这结果充分说明,目前我国基金的整体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很难让投资者满意。

    七、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基金投资者将会越来越多,因为有近60%人的是在近1年内涉足基金投资者的,这种趋势将促进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问题更应该引起投资基金公司的关注,以改变目前对其管理不完善的局面,同时也是适应这种增长趋势的须求。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下省略)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

    二、调查时间

    xxx年7月至9月。

    三、调查范围

    xx小学六年级学生50名。

    四、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2)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有些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

    (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很多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是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候。

    (4)还有大部分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有的是看电视、电影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理表现或想法:

    (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边说边大笑,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周围的人讲过文明语言,所以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

    (1)玩的时候:做游戏时有些人会赖皮,然后互相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那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3)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六、分析 1)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语言、举止都会受到影响。2)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表现为用一些不太雅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3)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讥笑同学,这也是讲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4)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脾气、度量不算大、吃了亏,嘴上一点也不饶人,这也是原因之一。

    七、思考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现代中国人,应该发扬光大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担负起建设文明、繁荣祖国的重任,必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首先就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建议我们的长辈们,所有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起榜样来,让我们一起营造文明的氛围。科技带来的进步与方便,不好之处。对环境的危害,人与人的交流少了,骗子多了。。。篇五:调查报告格式和写作要求

    调查报告格式和写作要求

    一、标题:关于××╳所犯错误的调查报告

    或关于××╳所犯××错误的调查报告;

    二、导语:包括案件来源、立案依据、调查简况等;

    三、被调查人基本情况;

    四、主要错误事实和性质;

    五、被调查人的表现和认错态度,造成影响的程度;

    六、调查组对错误的看法和依据条规,提出具体的处理建议;这也就是调查结论。

    七、落款:××调查组,调查人的姓名加括号注明单位、职务,日期。

    调查报告是调查取证结束,经调查组集体讨论后,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向组织报告调查结果的综合材料。这里强调一点:调查报告虽然与初核报告等材料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照搬。以前我们存

    在这样的问题。

    附样式

    关于张××所犯错误的调查报告

    根据××镇××村委会群众举报及初步核实,经2024年9月18日××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对张××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领取双份工资的问题进行立案调查,调查组随后对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男,1959年9月出生,汉族,进贤县××镇××村委会人,大专文化,1978年3月参加工作,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9月转聘干调××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1999年10月兼任××镇××

    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月工资531元。

    二、主要事实

    张××1978年3月在××镇水产场参加工作,1993年9月聘为干部,编制在县水产局××镇水产站,属乡镇五站在编在岗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差额拨付。2024年至2024年,张××在××镇水产站共领取财政拨付的工资累计17598.56元。1999年9月,镇党委研究派张××到××村任党支部书记,并于2024年6月23日下发文件,对于张××到××村委会任职期间的工资问题,当时的镇领导商量后提出让张到村委会领工资,享受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不再在镇财政上领工资,镇政府办公室根据这个意见为张××出具了证明给村委会。自1999年9月至2024年12月,张××在××村委会领取工资总额计23160元,由于近几年村委会经济紧张,张尚有部分工

    资还挂在村委会账上,没有兑现。

    三、调查组意见

    综上所述,张××同志属聘用干部,在镇水产站领取了财政拨付的工资17598.56元,又在兼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领取工资,虽有部分未兑现,但其行为违反了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兼职取酬,引起群众上访,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被检查期间,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在立案前退赔了兼职的工资,为严肃党纪,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七条之规定,建议:

    1、给予张××同志党内警告处分;

    2、责令张××退赔从镇水产站领取的17598.56元工资款。

    中共××镇纪委调查组

    王××(纪委委员)李××(镇干部)2024年12月1日

    初核报告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一、标题:关于×××同志××问题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

    或关于××单位有关问题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

    二、基本内容有以下几项:

    (一)、线索来源

    (二)、被反映人的自然情况

    (三)、反映的主要问题

    (四)、经初步核实查明的情况

    (五)、承办人员的意见

    三、落款和时间

    附样式:

    关于群众反映张××有关问题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

    根据群众反映及领导交办,我们于2024年3月22日至6月22日,对群众反映××乡××村党支部书

    记张××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现将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被反映的自然情况

    张××,男,1951年5月出生,××乡××村委会人,汉族,初中文化,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任××乡××村党支部书记。

    二、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初步核实查明的情况

    (一)张××冒领侵吞农业税减免款问题。

    经查,上级拨下来的农业税减免款24600元,村委会开具了收款收据入村委会的帐,但没有按规定

    发给群众。虽然张××个人没有冒领侵吞,但是,与财政的有关规定不符。

    (二)张××挪用修路款问题。

    经查,2024年,××村委会修了一条长约3公里的砂石路,总工程款为15万元,此工程是县交通局直接发包,由付××承包,付××直接与县交通局结帐。村委会从付××手中领取了2万元工程款用于整理路基、排水沟等,村委会开具了收款收据给付××。此事应予以否认。

    (三)张××带头违反有关法规,纵容嫁到本村委会的女儿违反计划生育问题。

    经查,张××生育了四个小孩,其中二个男孩,二个女孩。二个女儿都已成家,其中一个女儿嫁到本村委会××村,叫张×珍,另一个嫁到本乡××村委会,叫张×玲,张×玲只于1990年生育了一个男孩。两个

    女儿均没有计划外生育,此事应予以否认。

    三、承办人员意见

    综上所述,群众反映张××的有关问题,有的与事实不符,但财政拨来的农业税减免款没有发给群众,违反了财政纪律。为此,我们建议对张××的问题立案调查。

    初核人:×××(××长)

    ×××(×××主任)2024年6月26日

    (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称谓写法,不能写成××村委会书记)

    立案呈批报告格式和要求

    立案呈批报告基本内容:

    一、关于×××违纪问题立案呈批报告

    二、案件线索来源;

    三、被反映人的基本情况;

    四、经初步核实认定的主要违纪问题;

    五、呈批立案的党纪根据;

    六、呈批人员的意见。

    附:

    1、反映、检举材料

    2、初步核实材料

    七、落款和日期。

    这里提示一个问题:初核报告和立案呈批报告都有“案件线索来源”的问题,以往发现有的写了是“根据群众举报”或“领导交办”,但案卷材料中并没有举报信或领导交办的签批文件等材料,这是我们在办案中没有注意收集,特别是基层纪委,许多案件线索是我们自己主动找来的,或工作中发现的,这种情况怎么 办呢?我们可以自己写一个情况,或交领导作一批示,将这个材料作为线索来源材料收入案卷。

    附样式:

    关于张××有关问题的立案呈批报告

    根据群众反映及领导交办,我们于2024年3月22日至6月22日,对群众反映××乡××村党支部书

    记张××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一、被反映的自然情况

    张××,男,1951年5月出生,××乡××村委会人,汉族,初中文化,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任××乡××村党支部书记。

    二、经初步核实认定的主要问题

    经查,上级拨下来的农业税减免款24600元,张××认为村委会比较穷,便同村主任商量确定不发给群众,留给村委会用,于是开具收款收据入村委会的帐。没有按规定发给群众,引起群众上访,在社会上

    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虽然张××个人没有冒领侵吞,但是,与财政的有关规定不符。

    三、承办人员意见

    综上所述,张××身为村党支部书记,对财政拨来的农业税减免款不发给群众,违反了财政纪律,引起群众上访,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对此,张××应负直接责任。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

    查工作条例》第十六条之规定,我们建议对张××的问题立案调查。

    承办人:××╳(××╳长)

    ××╳(××╳主任)

    2024年6月26日

    事实材料及说明材料格式、内容及要求

    一、标题:关于××╳所犯错误的事实材料;

    二、被调查人的自然情况;

    三、主要错误事实;

    四、被调查人的认错态度;

    五、落款:调查组或党组织的名称、日期。

    六、被调查人签署对事实材料的意见、签名及日期 调查工作基本结束以后,都要写作一份事实材料,而且必须与被调查人见面、签字。如被调查人拒不签字,可由案件承办人员作一说明附后。事实材料是写作调查报告的基础,事实材料有时不只一次(份)的,由于事实材料与本人见面后,被调查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而且他的不同意见我们又没有证据来推翻、说明和解释清楚,必须重新进行调查,然后在重新调查的基础上又重新写事实材料,又与被调查人见面、签字。先后不管多少次(份)的事实材料,都必须收入案卷。对不合理的意见,应写出有事实根据的说明。

    主要错误事实: 这里要强调的是要写明错误性质,我们以前发现有的不写明错误性质,等我们进入审理后找被调查人谈话时他不认可,提出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果写了什么性质,我就不会签”。被调查人的认错态度: 这一部分我们往往没有写,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在最后量纪时,本人

    的认错态度是量纪轻重的情节之一。

    附样式: 关于张××所犯错误的事实材料

    张××,男,1959年9月出生,汉族,进贤县××镇××村委会人,大专文化,1978年3月参加工作,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9月转聘干调××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1999年10月兼任××镇××

    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月工资531元。

    主要事实

    张××1978年3月在××镇水产场参加工作,1993年9月聘用为干部,编制在县水产局××镇水产站,属乡镇五站在编在岗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差额拨付。2024年至2024年,张××在××镇水产站共领取财政拨

    付的工资累计17598.56元。1999年9月,镇党委研究派张××到××村任党支部书记,并于2024年6月23日下发文件,对于张××到××村党支部任职期间的工资问题,当时的镇领导商量后提出让张××到村委会领工资,享受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不再在镇财政上领工资,镇政府办公室根据这个意见为张××出具了证明给村委会。自1999年9月至2024年12月,张××在××村委会领取工资合计23160元,由于近几年村委会经济紧张,张尚有部分工

    资还挂在村委会账上,没有兑现。张的行为违反了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兼职取酬,引起群众上访,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被检查期间,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在立案前退赔了兼职的工资。



    推荐阅读:
    都市人类学
    浅谈人本管理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运用5
    态度决定成败
    2024年1--11月医药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观《基石》有感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