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苏教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苏教版
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懂得中国人民为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激励自己缅怀先烈心向党,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二、学习按照空间顺序、方位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教学重难点
学习按照空间顺序、方位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 教学步骤:
一、引导观察,激发思考。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大家先看大屏幕,你能说出屏幕上的这座建筑物的名称吗?看到这座纪念碑,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让你不看课本试着说明它的结构与造型,你准备怎么介绍?
(学生发表意见后激发学习欲望)
2、师:为什么我们今天对这座建筑物的结构、造型说不清楚呢?一是由于我们没有仔细观察过实物,照片上的题词、碑文、装饰等印得不清晰,二是由于我们还没有掌握按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去看看作者新华社记者周定舫是怎样介绍说明纪念碑的。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瞻仰 镏金 重幔 庑殿 上溯 挑衅 逾越 天堑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审视标题,分析作用
(1)齐读标题,分清主标和副标(2)介绍标题常见作用:暗示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体现感情基调、点明行文线索(3)大家从今天的课文标题里了解到文章的那些信息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1(讨论明确:文章标题表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副题标明文章要具体介绍的对象。“瞻仰”一词则透露出文章的感情基调。)2.,理清结构
(1)刚才同学们从标题中的“瞻仰”二字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那么文中哪些语句直接流露出作者对先烈们的敬意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生发言明确: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各有一句。)
(2)这两句都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敬意但背景不太一样,谁来说说有什么区别?(生发言明确:前者是瞻仰前的心情,后者是瞻仰后的深切感受。)追问:那中间第2—10小节写的是什么内容呢?(明确:具体介绍纪念碑)
三、抓住线索、探究顺序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了解,接下来我们重点要学习的是本文说明的顺序。作者要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准确地、有条不紊地告诉读者,必须讲究说明的顺序。
1、探究一:首先,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到读者的面前来的?请同学们阅读第2至4自然段,划出表明作者行踪活动的关键词语。(明确:从“东长安街”出发,先“进入广场”,再“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然后“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阶”,而后“到了平台”。按照作者的活动顺序把纪念碑介绍到读者的面前。)
2、探究二:怀着激动崇敬的心情,作者来到了平台仔细瞻仰纪念碑,他会怎样向读者介绍纪念碑的雄姿呢?请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和两位同学的合作朗读,按顺序找出第4、5自然段中体现纪念碑结构组成部分的词语。
(明确:由下而上:汉白玉栏杆——碑身正面(题字)——碑身背面(碑文)——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小碑座——碑顶)
3.质疑:请同学思考既然按照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身”前说明呢?“大碑座”又为什么不紧接着“平台”“汉白玉栏杆”加以介绍呢?这样是否显得杂乱?(讨论后明确:说明纪念碑的结构基本上按照由低而高、由下到上的顺序,但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把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和小碑座四周的雕刻花纹集中起来写,阐发花纹的象征意义,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寄寓对先烈的崇敬。碑座总是在碑身的下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会引起误解。
大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作者另列开来进行说明,为的是突出
用心
爱心
专心 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4.探究三:理清十幅浮雕的内容及所展示的历史事件。思考这十块浮雕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十块大浮雕是按照方位的顺序加以说明的,从碑身的东面起,依次到南,到西,到北。这个顺序正好与浮雕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吻合。)
五、感悟主旨
1.为什么在浮雕上反映这八个历史事件? 2.人们为什么要修建纪念碑?
六、布置作业
如果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建国以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浮雕,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今天的日记上。板书设计:
特征: 巍峨 雄伟 庄严
顺序:活动 空间 时间 艰苦道路 光辉业绩 巨大代价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从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真正含义,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教学重点:
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课时安排:两课时。前置作业:
1、归纳字词。
2、了解说明文知识,包括概念、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给我们面前?(即作者的活动顺序)
4、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
5、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屏幕上的这幅图时,首先看到了什么?这彩照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发言后归纳:首先看到了彩照──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
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最早刊登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预习展示。
1.正音正字。(出示投影,要求学生注音)
瞻仰(zhāngyǎng)矗(chù)立 五卅(sà)奠(diàn)基 砌(qì)墙 上溯(sù)伟绩(jì)镏(liú)金 挑衅(tiǎoxìn)逾越(yúyuè)天堑(qiàn)重幔(chóngmàn)不朽(xiǔ)横幅(fǘ)发髻(jì)销毁 践踏 徒手 镶嵌(xiāngqiàn)熊熊火焰 峻峭 老巢 搀扶(chānfú)2.补充解释下列词语。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遥遥相对:遥遥,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怒形于色:形,显示、显露。
三、学习了解说明文知识。
1、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等,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故宫博物院》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都是介绍建筑的,但是两事物的特征不同。故宫是古代君王的活动中心,它的设计就处处反映出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特点,而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抓好说明对象的特征。
4、说明顺序:
要安排好写作顺序,说明顺序一般用以下几种:
①时间顺序:时间先后
②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
③逻辑顺序:
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5、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例如说明死海的“死”,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证;说明死海的“不死”,列举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事例,让人信服。
[列数字]:一些事物从数量上便于说明特征,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太阳》中: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比较]: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例如《太阳》中:“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从而把此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例如《太阳》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作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说明方法中下定义与作诠释,作比较与分类别这两类要准确辨析。
下定义与作诠释。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概括性的说明,以便确定被说明事物的范围和界限。而作诠释是注释说明,一般对事物作通俗的介绍,对事理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解说。在语言要求上,下定义的语句要求是个明确的判断,语言形式一般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语言要求准确、概括、简洁,不允许出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而作诠释就没有这些限制,只要做到说明准确、严密即可。
作比较与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有主有从,主事物是被说明对象,从事物不是要说明的对象,而只是为说明主事物服务的,为了说明人们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选一个人们熟悉的从事物跟它相比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种特点,这就是作比较,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大的概念中,包含着若干的小的概念,这若干小的概念同属一个大范畴而又相互并列,没有主从关系,更没有比较的特点。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③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不要拖沓、含糊。
四、整体感知课文
1、速读,划分课文段落。
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
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介绍10幅浮雕。(也可以具体一点)第三段(11节):瞻仰后的感受。
2、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的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标题标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
3、齐读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
提示: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结尾一段概括 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五、合作探究。
(一)指名读第二层(4-6节)
1、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空间顺序)。
讨论明确: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大碑座。(按由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
2、提问: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归纳: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以及大碑座四周的浮雕。作者再次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突出了主题,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的阐述。
3、集体朗读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
提问:第6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作用?
归纳: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细描绘作了准备。
(二)探究第二段的第三层(7-11节)。
1、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浏览这一层、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2、重点讲析一、二两幅浮雕。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销毁鸦片烟”。作者用了四句话,分三层次来介绍:第一句是第一层,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虎门)、人物(群众)──这是记叙部分。第二、三句是第二层,描述了画面,先详写销烟场面,作者抓住人物“愤怒”的神情,显现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用“运”、“倾倒”等词表达销烟态度的坚决;用“一箱箱”、“倾倒”与“一股股”、“升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人民挺身而出,还击帝国主义的威风。第三句略写了炮台和群众的战船,烘托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势和中国人民严阵以待、毫不动摇的销烟决心。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以简明的语言点明了这幅浮雕的主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三幅浮雕。
归纳:第二幅浮雕的写法与第一幅相比稍有变化,三句话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先交代事件──1851年的金田起义;接着阐述历史意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形象地再现画面:“大刀、梭镖、锄头、火把”是农民起义的武器”,“一群”人民的儿女“冲下来”,旌旗“迎风飘扬”显示了起义队伍人数众多势不可当。借鉴上述方法自读课文,完成四、五、六幅浮雕的分析。提示:作者介绍浮雕时一般是交代事件(包括时间),再现画面,揭示画面表现的意义。填好表格后学生交流。(答案见投影或由学生画出来)
教师抽查完成情况,然后指名口头分析第四幅浮雕“五四爱国运动”的画面。教师适当点拨、启发。
教师小结: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变化多姿,避免了行文的呆板。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
(三).探究课文第三段(11节)。
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提问:本段共几句话,分别与上文什么地方照应?
归纳,共有三句话。在第一句中,第三次出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呼应前文2、4小节,篇末点题,“又一次瞻仰”的“又”字,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感情的深化,第二句与第三句呼应第三节所说的建碑意义:“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是分别对“象征”和“标志”的说明和注释。以上是说内容和感情上的照应,这里还有行踪的照应: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这里是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整个活动记叙完整,从而使全篇文章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充分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
六、质疑反馈。
既然按照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前”说明呢?“大碑座”又为什么不紧接着“平台”、“汉白玉栏杆”加以介绍呢?这样是否显的杂乱?
七、拓展延伸。
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 我来做导游“向您介绍我们丹阳市第六中学”
板书设计:
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2)─→ 南(3)─→西(1839年-1851年)─→(1911年-1925年)─→(1927年-(2)─→北(3)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第三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案重点
盘龙区汇承中学语文组课程方案设计
授课教师:李薇君
课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一部分 设置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⒈本文围绕中心,按照所瞻仰的路线顺序和空间位置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⒉本文运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来表达对先烈们的崇敬心情的遣词方法; ⒊教育学生懂得革命
班级:一日期:
(3)(4
课型:新节次:
授课
教学重难点
胜利果实来之不易,要饮水思源,珍惜胜利果实,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革命传统,高举起先烈们的革命旗帜,在新长征中奋勇前进。
1.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和周恩来同志书写的碑文,既是纪
念碑的主题,也是本文的主题,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
生深刻体会 2.十幅浮雕的描述,是一个难点,教学中要抓住课文的字、词、句及画面特征进行分析,突出文章的主题,学法指导
第二部分 达成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
背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人民英雄纪念 碑收到了200多份的设计方案,1951年国庆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另外3个方案来建筑纪念碑。
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碑芯巨
石重达百吨,自青岛运到北京,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碑座四面嵌着10幅巨大的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题:
文章以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作为正题,提示了全文的主题;
副题说明作者是由瞻仰首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去赞颂人民英雄的,这才是全文记叙的内容。这是常见的副题的一个作用──限制规定主题的范围。
(结合提示副题的书写格式。)
二、检查预习。
1.全班朗读课文,结合正音正字。2.补充注释:
⑴、矗(chù)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⑵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流传后世。朽,磨灭。
⑶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⑷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⑸风起云涌:比喻新的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挡。涌。升起,冒出。
⑹徐徐:慢慢地。
⑺序幕:原指某些多幕剧的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以后用来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瑞。⑻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⑼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3.回答:说说本文可以分几部分?
议论后明确: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写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开头);
第二部分(2-10),记述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建碑的由来、碑型、碑文和十幅浮雕的画面、简要史实(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1),小结瞻仰后的感受(结尾)。(如果有的学生,把第二大部分分为两大部分(第2-5段是一部分,第6-10段是另一部分),也可以。)
四.细读课文、品味细节
(一)⒈朗读第1段,要求节奏分明,有感情;要求全体学生找出这节文字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这里的作用。学生议论,明确。动词──落成、怀着、瞻仰、形容词──崇敬、巍峨、雄伟、庄严。
⒉教师追问:“落成”、“瞻仰”、“巍峨”怎样讲?不用“落成”,而用“建成”、“造好”,不用“瞻仰”,而用“参观”,行不行? 在回答后归纳:“落成”,含有庄重、庆贺的意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用“建成”、“造好”等一般性字
眼,就无法表现作者的崇敬心情。“ 瞻仰”,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对人、对物都可以用,都含有敬意),用它比用“参观”这一类字眼贴切、庄重得多。这种“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是贯穿全篇的。
因此,这一节起了总起全文的作用。
(二)朗读第2-5段。
⒈这四节文字,要求全体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⑴这四节文字记叙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⑵用了哪些词句来突出纪念碑的雄伟、庄严以及烈士们的不朽精神和人民对烈士们怀念敬仰的心情?
⑶三段碑文概括了怎样的史实?为什么要分开来写?
⒉通过议论,明确
第2小节,叙述从远处瞻仰纪念碑,着重交代清楚纪念碑的位置和环境,“从”……和“向”……这两组介词结构,点明了瞻仰的路线,“象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这个比喻,再加上“矗立”这个动词谓语,把纪念碑的雄伟、高大、威武的形象生动地写了出来。天安门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国徽就是以天安门作图案),纪念碑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即恰当地点出碑的位置,又暗暗点出这无数的人民英雄,正是伟大祖国的骄傲。接着很自然地点出毛泽东同志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这时还是站在远处看),第一次点了纪念碑和文章的主题。最后用“越过”、“踏着”、“走到”“瞻仰”四个动词交代了瞻仰位置的移动,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同学们写记叙文,往往忘记交代观察点的移动,要很好注意)。“徐徐”,“仔细”这两个词,则扣住上文“崇敬的心情”。
第3小节侧重追述纪念碑的兴建过程,总写碑身的高大雄伟。作者抓住了两个数字和“最大”、“高”、“坚硬”、“洁白”四个形容词语,从高度和建筑材料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宏伟、壮丽。这节的末了,作者又用“象征着”、“标志着”这两个动词谓语直接点明含义,激发读者共鸣。
第4节写碑身四周的栏杆和碑身的正面、背面。着重介绍题词和碑文。写法上从第2节的远望写到了近观,又照应了第一节的“庄严、雄伟”。先写汉白玉的“美观朴素,洁白耀眼”,象征人民英雄品质高尚纯洁;再写出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因为是近观,所以看清是镏金的。然后郑重地照录了毛泽东同志撰写、周恩来同志手书的碑文。“三年以来”,指从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我党我军奋起反击,终于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这一历史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清道光二十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一年,此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为反对国内外敌人、曾多次进行英勇的斗争。三段碑文分开来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了人民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的怀念之情。
第5小节侧重写碑身两侧、碑座及碑顶,继续写近看。对碑型的描写紧承第四节写碑的正面、背面以后,这节一开始即写碑的东西两侧的花纹装饰,并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接着描写碑座,同样点明这些花朵的象征意义(牡丹表示高贵,荷花表示纯洁,菊花表示坚忍)。这些句子都是既赞颂了英雄们的不朽精神,又表达了作者“万分崇敬的心情”。然后写碑顶的特色。最后概括地对整个碑型作出评价,贴切自然。
(三)指导学习第6段。
齐读第6节、要求学生思考:这节主要记述了什么?这节和7-10节的关系怎样?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这节总的介绍十块浮雕的面积,耐久年限,雕刻的英雄人物的数字、大小和各不相同的特点。对后面四节来说,它又是一个小的总起,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四)指导学习第7段。
朗读后,教师扼要指出:
这节具体介绍东面的两块浮雕:“焚烧鸦片”(1839年)和“金田起义”(1851年)。焚烧鸦片的壮烈行动,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帝斗争:所以列为第一幅。
对第二幅浮雕作者先点明它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动摇了……基础”。然后介绍画面,用了“风起云涌”这个成语,突出了起义声势浩大。
(五)指导学习第8段。
⒈指名三人分别朗读南面的三幅浮雕。⒉做一个课堂练习(做在作业本上)要求:
①找出描写“武昌起义”这幅浮雕的动词谓语,并用一二句话说明它的表达作用;找出揭示辛亥革命意义的句子;
②找出描写“五四运动”这幅浮雕中所用的形容词语,并说明它的表达作用;找出揭示“五四运动”意义的句子;
③找出表现“五卅运动”这幅浮雕的意义的句子。概括说明“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这一背景的作用。
⒊在学生分别报告自己的答案并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
第三幅浮雕的动词谓语:摧毁,冲去、冒向、打断、撕碎、践踏这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表达了起义士兵和人民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清王朝腐朽虚弱的本质。“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这句话点明了历史意义。
第四幅浮雕的形容性词语:慷慨激昂(作状语)、愤激(作定语)、怒形于色(作定语),它们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爱国青年和人们热爱祖国、痛恨卖国贼的感情。“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表现第五幅浮雕的意义的句子是:“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最末一句点出背景,揭示发生运动的原因。
(六)指导学习第9段。
全班朗读后,教师扼要指点:
这节具体介绍西面的两幅浮雕:西面的第一幅(连同前面的为第六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这一起义的历史意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斗争”;
另一幅(即第七幅)写“敌后抗日游击战”,背景是太行山区“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画面上出现各种人物显示了人民战争的特点。
(七)指导学习第10段。
全班朗读,思考回答: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来突出“渡江”这幅浮雕(第8幅画面)的雄壮景象?
议论后明确:运用了“吹起”、“高举”、“发射”、“登上”、“踏着”、“冲去”、“前进”等一系列动词,突出了渡江战役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雄壮景象。(结合解释“逾越”“天堑”这两个词。)
(八)指导学习第11段。
全班朗读两遍,思考:
⑴这节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⑵作者在这里用什么方法指出建碑的重大意义?
⑶这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议论后明确:
⑴这节文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英雄“万分崇敬”、深切怀念,对纪念碑看了还想再看,舍不得离开的思想感情。文中用“重新瞻仰”、“又一次……默默致敬”这些固定词组生动表达了这种感情。
⑵作者通过谈自己的感受的方法(“我想”),指出建碑的重大意义是:“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巨大代价”(“了解到”这个动词,管住三个宾语)。
⑶这一节在结构上起着首尾照应、自然地结束全文的作用。板书:
教学过程
五.研读课
文、回答问题
1.划出参观路线,找到观察点,理清说明顺序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2.找出作者依次介绍了纪念碑的哪些部位?
3.纪念碑的结构
4.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按什么顺序来介
绍的?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六.课外探究
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七.小结
归纳中心思想(在同学议论的基础上归纳):
通过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过程的记
叙,热情赞颂了为人民革命事业献身的先烈们的不朽业绩和伟大精神,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怀念,激励我们高举起先烈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
八.作业布置
第三部分 反馈目标
⒈简述本文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⒉回答十幅浮雕的名称(按东南西北的方向
和历史顺序回答)
⒊整理记录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笔记
第四部分 教学反思
第四篇:春风学校七年级教案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春风学校七年级语文教案【阮兴刚】
一 面
学习目标
1、了解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分析课文中的记叙要素。
2、分析课文情节层次,理解文章写事与写人的关系,初步感知人物。
教 学 过 程
一、了解记叙文的知识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要素有哪些?
记叙文中的顺序指的是什么呢? 记叙文中的顺序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安排材料的先后。主要的有: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此外,还有按照事物的性质安排顺序、按照感情的发展变化安排顺序等。
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安排记叙的材料,都有哪些方式? 通常用到的有: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二、结合有关记叙文的知识,导入新课
“顺叙”就是原原本本按照事物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自然过程来安排材料,事物发展的过程往往也是时间先后的过程。所以,时间顺序和事物发展的顺序在文章中是统一的。
我们今天学习的新课《一面》,就是采用“顺叙”的方法来安排材料的一篇范文。
三、自主学习浏览课文,初步明确以下问题: ① 本文写的人物是谁? 【鲁迅】
② 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作者和鲁迅的一次见面】
③ 本文的作者是谁?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
④本文写作在什么年代? 【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
记叙的要素有六个,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叫做“六要素”。
四、理清情节。本文以空行隔开,分为两个部分,记叙主要在第一部分。
1、学生快读课文,划分第一部分层次。
本文第一部分写了作者进内山书店看到鲁迅然后离开内山书店的全过程。本文第一部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l—2两段,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第二层次:3—17段,写内山热情接待和“我”买书困难。
第三层次:18—38段,写“我”和鲁迅的会面。
2、在书上划出本文写记叙要素的有关语句。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经过:主要人物(鲁迅)的出场——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 个瘦瘦的…中国人。
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喝走了出来。
春风学校七年级语文教案【阮兴刚】
事情的结果——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五、理解:
1、从整篇文章看,本文是记一件事呢,还是写一个人?
【本文是既写人又记事。写人和记事是分不开的,人的活动构成事件,事件当中表现人物。但从文章的整体倾向来看,又有重点在于写人或记事的不同。从本文的整体看,虽然记的是一件事而重点却在写人。】
2、为什么说本文的重点放在写人上?
【 一般地说,记叙文记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写人。这篇文章写一个普通工人和鲁迅的“一面”之缘,就更是如此。本文通篇都是记事,但事情的每一个部分的记叙都围绕着写人。】
六、布置作业
1、通过对事情的了解,你觉得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2、文中是如画刻画鲁迅先生的形象的?划出相关内容进行说明。
结构层次板书:
去 内山书店原因
一:想买书有困难;
与鲁迅一面之缘
二:作者的感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感受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心与影响。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导入:鲁迅先生去世后,纪念鲁迅的文章层出不穷。只和鲁迅见过一面的普通工人也能写下如此感人的文章,可见鲁迅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鲁迅先生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呢?
下面,让我们再细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突出鲁迅这一人物形象的。
1、本文写鲁迅,用笔墨最多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对鲁迅的描写,侧重点放在哪个方面?
【本文写鲁迅,用笔最多的是外貌描写,这是本文人物描写的重点。】
2、为什么本文人物描写的重点是外貌描写呢?
【这是由本文记的事的特点决定的。本文记的是一次见面,只能是人物外部形象的记实。而人物外部形象给作者的印象又非常突出,这就决定了要细致刻画人物外貌。嗜好: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轮廓描写
近观外形:瘦削而精神矍铄顽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形象。表达崇敬之情】
3、本文是怎样描写人物外貌的呢?
①抓特征。人的外貌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是“千人一面,”写了等于没写。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点。②有视角。即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这就是说,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外貌,定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③表现性格。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
4、下面,根据这三点分析课文中的外貌描写。找出文中对鲁迅肖像描写的三段,比较其异同。
A、刚走进门不久:外形:瘦瘦的 年龄:五十岁上下 衣着:穿一件牙黄
春风学校七年级语文教案【阮兴刚】 的长衫
B、老人走出来时:“瘦得叫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脸色黄里带白;头发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隶体写的“一”字。
C、鲁迅贱卖赠书后惊异:细致刻画长衫的质地“羽衫”,烟嘴一头已经熏黑。
5、齐读三次肖像描写,问文中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进行描写?突出人物怎样的品质?
【瘦,但精神很好。突出他整个生命献给人类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6、文中渗透着“我”对鲁迅怎样的感情? 有哪些具体表现? 【渗透着“我”对鲁迅先生无限热爱,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结结巴巴”显示出作者深切的感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于用语言表达。“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与险恶,作者有意强压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表现“我”对鲁迅由衷的敬爱之情。
“小”指作者见到鲁迅先生一面,鲁迅先生赠书给我的事情。
“大”指这件事情所表现出来的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心,及将整个生命献给人类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具体表现:①当我醒悟到眼前赠书者是一位崇敬的伟人时,没有过多的对话却胜似千言万语。兴奋的“结结巴巴”快要跳出来; “向四周望一望”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②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这些称呼。
同志:志同道合 朋友:亲密无间 父亲:崇敬热爱
师傅:效仿学习 战士:奋战不息 】
二、理解文章第二部分
1、同学齐读,教师明确:本部分以抒情议论为主,那么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①“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我”获得了精神的支柱,也就更加坚强起来。
②表达了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及顽强战斗的信念,对鲁迅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
三、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以小见大
1、“小”,一般指选题的小。“大”,是指“小题”背后蕴藏的巨大意义。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里的“小”和“大”各指什么?其中的“大”主要是借助何种表达方式来体现的?
2、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3、教师总结:在“以小见大”的文章中,作者常常随事而感,借物咏怀,借景抒情等,他们或抒情,或议论,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可以学习并借鉴这种写作方法。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学习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及描写人物的方法描写一个人。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教案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石敬瑭;宋初两次对辽用兵;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夏宋间的战与和。
2、能力培养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耶律阿保机)和历史事件(澶渊之盟)的能力。
3、思想认识目标:辽和西夏都是祖国境内少数民族建立的和北宋并立的政权。契丹族和党项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区开发,作出了贡献。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杰出领袖。从而对学生进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的教育。
辽贵族对北宋发动的战争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宋 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但它所带来的和平局面,对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益。辽宋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关系的主流。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耶律阿保机建国和澶渊之盟。难点是评价澶渊之盟和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期间,虽然陆续消灭了南唐等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这时,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于十世纪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于十一世纪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白族在西南部建立的大理等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2、讲授新课:
一、澶渊之盟 1.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王位,建立宋朝,史陈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2.契丹的兴起
契丹族原先居住在辽河上流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在北魏时,契丹族同中原地区来往密切,到隋唐时,逐渐地强大起来,唐朝末年,不少中原人为躲避战乱来到契丹境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契丹人逐步学会种庄稼、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廓、房屋,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同时也使契丹族的统治者逐渐接受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和封建文化。3.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迭剌部的贵族,迭剌部接近中原地区,与汉族接触较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逐渐成为八个部落中最强大的一部,阿保机由于很有胆略,多次立下战功。907年被推为部落首领,不久,他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南)。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建国后,他重视农业生产,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各项典章制度,积极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在位期间,创立了契丹文字。阿保机为契丹的统一和契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
4、契丹改国号为辽
契丹国建立后,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权,极盛时期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以西,北到色楞格河流域,南到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境内生活着契丹、汉、女真、回鹘等族人民。
石敬瑭做了后晋的皇帝,向比自己年小十多岁的耶律德光称儿皇帝,尊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又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这一地区,农业发达,它的割让使契丹的实力大大增加。耶律德光在947年,改国号为辽。
5.北宋初年对辽的两次用兵
北宋初年,宋太宗曾两次对辽用兵,想夺取幽云地区。北宋的两次用兵都失败了,只好采取了防御政策。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杨老令公是以杨业为生活原形加以创造的。6.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
宋太宗收复幽州、云州等地区的失败,暴露了北宋王朝封建统治的弱点,使辽统治者更加放心地南进。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辽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绕过宋军坚守的城池,深入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威胁东京。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并要求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败了辽军的进攻,形成辽宋对峙。
辽看到没有取胜的可能,提出议和。寇准坚决反对议和,宋真宗不加理睬。就这样,在辽宋双方基本上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宋真宗为贪图苛安,与辽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辽答应撤兵,而宋则每年要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澶渊之盟的订立,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军安然撤走,还获得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岁币”。对于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但是它也有其积极的作用。它基本上结束了辽宋间的战争,维持了辽宋间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辽宋双方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是符合人民愿望的。7.辽宋边境的互市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双方开展边境贸易,设立榷场。北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同时,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也传到辽,使辽的制瓷生产获得发展,辽还雕印了许多的书籍。北方的辽国与北宋维持着长期的和平关系。辽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满足了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的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二、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
西夏是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他门在唐代中期,居住在今天的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五代时,党项势力逐渐强大,北宋初期,党项族的首领接受辽帝的封号,称夏国王。
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元昊懂得汉语,喜欢读汉人的法律和兵书。他仿照宋朝,建立了一套官制、兵制、创制西夏文字。重要官职,有的还由汉族知识分子担任。西夏境内居住着党项、汉、回鹘、吐蕃等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黄河两岸有大量的耕地,主要是汉族人民从事农业。2.夏宋间的战与和
元昊称帝以后,为提高国威,巩固统治,多次发动对宋的战争。战争使北宋遭到严重损失,也使西夏伤亡惨重,财力匮乏,对宋贸易中断,引起了西夏人民的不满。元昊被迫与宋讲和。1044年,双方达成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包括银7万两、绢15万匹和茶叶3万斤。北宋统治者用每年送给西夏“岁币”的办法求得苟安,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议和后,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北宋用丝织品、粮食、瓷器等,换取西夏的马、牛、羊等。同时西夏积极吸取汉族文化,模仿北宋设立太学和各级学校,把很多汉文书籍,翻译成西夏文,西夏人还用汉文和西夏文印刷了大量的佛经、医书、历书等,还编写了文学、医学等著作。
三、碰撞中的融合
(四)小结:
唐朝瓦解后,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出现。继五代十国后,又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汉族建立的宋、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等政权并立。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有斗争,更有融合、交流,中华民族大家庭继位魏晋南北朝后又进行了一次新的组合。中原地区的封建生产方式继续发展,并向周边地区推开,从东北到西北、西南(大理国)等边疆地区都先后建立了封建制度,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
3、板书设计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一、澶渊之盟 1.北宋的建立 2.契丹的兴起
3.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4.契丹改国号为辽 5.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 6.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 7.辽宋边境的互市
二、宋夏和战 1.西夏的建立
2.宋夏之间的和战
五、夏宋间的战与和
三、碰撞中的交流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说 课 材 料
清镇六中 况斌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作用及内容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中的第一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本课对学生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一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课本内容包括二部分:
1、澶渊之盟
2、宋夏和战3.碰撞中的融合。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石敬瑭;宋初两次对辽用兵;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夏宋间的战与和。
2、能力培养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耶律阿保机)和历史事件(澶渊之盟)的能力。
3、思想认识目标:辽和西夏都是祖国境内少数民族建立的和北宋并立的政权。契丹族和党项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区开发,作出了贡献。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杰出领袖。从而对学生进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的教育。
辽贵族对北宋发动的战争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宋 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但它所带来的和平局面,对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益。辽宋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关系的主流。
二、教学设计
本课导言具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因此我在上课之初让学生齐读,以便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一课中,赵匡胤、“陈桥兵变”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契丹族和党项族则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民族,封建化进促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让学生认识到三个政权的并立;并通过有关图片讲解和适当地补充知识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对全课的说课材料。
推荐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苏教版
安全教育活动周[最终版]
兼职教师管理办法2024——2024
八一初中农村学困生研究阶段总结
古田县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相关文章:
- [ 二号文库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苏教版
- [ 二号文库 ]我感激的人600字作文(精选五篇)
- [ 二号文库 ]最新高速公路收费员工作总结100字 高速公路收费员工作总结800字(九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有关安全的宣传稿 安全宣传稿(6篇)
- [ 二号文库 ]2024初中化学个人总结范文五篇
- [ 二号文库 ]最新采购员2024年工作计划范文
- [ 二号文库 ]2024年最新安全员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 [ 二号文库 ]2024年销售部个人述职报告(六篇)
- [ 二号文库 ]2024年高中物理教师个人计划范文 高中物理教师个人计划书模板
- [ 二号文库 ]2024年人教版九上教学计划范本最新
- [ 二号文库 ]创建德育特色学校论证汇报
- [ 二号文库 ]老君中学“学困生”帮扶工作制度
- [ 二号文库 ]主题教育评估座谈会发言材料
- [ 二号文库 ]干货:20类作文开头结尾的优美段落
- [ 二号文库 ]如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
- [ 二号文库 ]人员内部调配和外部招聘管理办法
- [ 二号文库 ]全区三级干部会议讲话
- [ 二号文库 ]群众痛恨享乐主义五篇
- [ 二号文库 ]父母给即将成年孩子的一封信[大全5篇]
- [ 二号文库 ]个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3000字大学生(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