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转变的策略[本站推荐]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转变的策略[本站推荐]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的产生、发展、变化及遗传的一些规律。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了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教学转变的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学转变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策略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方式。过去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掌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生什么,知识的传递基本以“填鸭”的方式进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接收知识,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有了改革和创新。在整个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角色、行为及方式都要发生转变,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心点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并助其养成独立的人格。
(二)教学技能提高的策略
不论哪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方面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引导。从教师自身来讲,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综合的,它由反思、评价、课后辅导、作业批阅、课堂讲授及教学设计六个方面组成,因此,教学技能的提升是这六个方面综合提升的过程,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联性,每个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个方面不足就会成为整体的短板,导致教学技能无法提升,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教技能,教学互长,不断反思、探索和提高,通过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
实践出真知,特别是生物学这门学科,与生命直接相关,而且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如人口、环境、生态、医疗等等问题,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将理论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理性方面及感性方面都有深刻的体会,加深理解,这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都十分有益。比如在学习“生物进化论”时,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及学生自身的一些生理现象。将生活实际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生物学科的亲切和实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教学的事半功倍效果。
高一生物学习重点有什么
1、重视概念,重视对名词的定义尽量背诵。阅读课本时应当注意限定词,这会对理解一个名词及判断从属关系有非常大的帮助。
2、重视概念细节辨析:对付概念细节类题,需要做好概念之间的辨析。
3、重视实验:课本中出现的实验虽然不会在考试中直接出现,但是考试时出现的实验原理与课本中的是一样的。
生物并不是靠单纯的刷题就可以提升分数的,想要提升生物成绩就要持之以恒的进行坚持,只有坚持才会有回报。
高一生物学习小技巧
1、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可以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2、观察比较: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而高中生物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3、综合归纳: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高中生物在进行综合归纳是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4、灵活运用:这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高中生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5、学会记忆: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6、掌握良好的学习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
第二篇: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
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部分学校认为生物是“副科”,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随之下降。如何使高中生物教学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
一、课题的提出
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行,现在又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在生物教学新要求中,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转变课堂的主体,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这是转换教学模式的基础。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是传授口头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这与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生物教学是相违背的。在我调查的200名学生中,86%的学生认为,按照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由于枯燥无味,所以容易引起抵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处于认知年龄段的学生,我们不能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在课堂内外探求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把过去的教育模式转变过来,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去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把过去单纯教学的课堂作为一个培养能力的实践场所,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的新型生物课堂。
二、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虽然教育改革的口号喊得响亮,但是在实际推广新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依旧困难重重。许多学校虽然在生物教学上一直提出转变教学理念,但是在过程中却过于理论化,在教学中根本开展不起来,让教学新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露出弊端。
首先,师生缺乏交流。许多老师想要与学生交流,但只是流于形式,很多时候并不能理解学生的想法,无法顺应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学的固化思维。许多老师虽然想要去转变教学模式,但只是浮于表面,在深层次的还是传统教学的固化思维,许多教学方法不能转变,这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无味。
最后,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老师只是完成课堂教学,没有在课下延续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没有组成实验小组去进行实践,这让学生很难掌握与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对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一部分学校中,忽视了生物学科的地位,认为可有可无。教师没有积极地去转变教学思想,从而更加恶化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心理。因此,需要正视生物的地位,我在这几年工作实践中提出了“让学生爱生物,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最终目的,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课堂中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及时沟通。在课下,我会让学生写一些小纸条,把自己的一些反思和想法写上去,然后交给我,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方便,更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应用可以说是我的得力助手,它可以取代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将画面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让学生对课本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直观。
3.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快,需要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生物是一门能够拓展思维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去按部就班地给学生灌输理论,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作为理科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去毫无限制地释放出来。在如今的考试中,试题越来越开放,许多都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发现新的结论。我经常在课下给他们布置一些小实验,比如让学生们分组去记录几种种子的胚芽形成过程,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在课下都为自己的实验做了相应的记录,并且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寻找答案,做了详细的记录,这对于他们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一个良好的锻炼过程,创新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4.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高中生的知识储备水平有限,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应该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课上用简单的图例和动画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比如,我会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从而提升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而到了高二高三,我们就要以拓展学生知识为主要目标,可以在讲解完课本内容之后,额外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比如,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可以与化学的物质结构相结合,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与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相结合。
总之,优化生物教学,将传统课堂转变成一个高效自主的课堂,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既得到了知识,又发展了个性。作为教师,只有坚持不断地调整教学思想和理念,才能在教育革新这条路上走下去,培养更多的新世纪人才。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
第三篇: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剑川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
二0一0年五月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剑川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段玉山、李庆芳、张印根、施四珍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新课程体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模式新、教学评价新。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作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 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与过去相比,生物新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要求在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公民的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理念,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改下生物教师需转变的教学理念。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包括人们所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物科学能力、科学观以及科学品质等方面。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1.1、注重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重视科学本质,重视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在生物科学史中,不仅记载着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其中很多事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素材。如:达尔文冒着生命危险做环球考察,虽历尽艰辛,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花费了整整27年的时光,这些科学家的顽强意志和感人事迹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而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则是科学界合作的典范,这有助于启发学生发扬合作精神;在生物学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我国在农业、医药、生物学上的伟大成就,如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例等,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2、注重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收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 在生物学教学中,平时注意搜集一些生物科学前沿知识,适时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教材基础知识与生命科学发展动态相互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志向。例如,针对把非典病毒、禽流感、口蹄疫以及劣质奶粉等案例与教学结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唤起学生的时代感,使其树立生命科学意识。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是各学科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在教学中客观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生物学不仅物理学和化学紧密联系,如同位素标记法和纸层析法等。另外生物学中包含着许多哲学原理,运动与静止,内因与外因,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在生物学中也随处可见。例如: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看,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成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实现自我更新。
1.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验操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培养学生的物学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中,采用开放实验室、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实验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从操作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并严格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科学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有效引导的作用,可以设置疑问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
1.4、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一门有关大自然的科学,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发生的很多事情或现象都跟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只能接受到抽象的生物学理论,如果把这些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引入大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广泛的传播生物知识,并且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位于窗台上的花,长时间不动为什么植株向光偏转;为什么秋天枫叶才红;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即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知识点,又可以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总之,提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势在必行的,在此过程中既要有针对的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的去思考和解决,又要有教师适时的指导,这样才能有效进行。
2.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为:无论学生的性别、年龄、悟性高低等差别如何,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并在《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指引方向上有所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通过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必修部分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是具备最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的保证。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在处理教材、整合资源、活动设计等方面教师要尽可能为那些有兴趣、有精力、希望深入学习生物学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并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针对新课程理念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我们高一生物教学组总结了以下几点。
2.1尊重每个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首要的工作是要先了解认识每一位学生,把握高中生的心理动态、情感所需,在了解中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师生情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发展。
2.2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这是所有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新课程涉及讨论内容比较多,因此在小组分工中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采用这种组织形式进行探究活动,让每位学生在多方面有所进步,让他们的潜能、生物科学素养得到了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新教材的必修本中总共有10个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也属于探究活动的一种类型,有些探究性实验需要在课外或在实验室完成,也可以利用这种组织形式进行。
2.3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资源分配要公平
这是学生学习机会均等的可靠保证。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新课程在这一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探究式学习、课堂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网
络学习、课外阅读等都需要各种资源。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
2.4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是教育学中一条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只有真正落实了,才能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首先要承认学生各自的智力水平、性格、喜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最有效的办法是分层教学,如采用分层备课、分层要求、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达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矫正等方式。在教学中对于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要求他们每节课要有所得,并且以作业的形式每星期交一次。教师在检查他们学习情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把不足之处回馈给学生,使他们在不断学习中有所进步。
2.5对待每个学生的评价必须要公正
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也是制约学生学习的因素。教师对学生评价公正,就能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使学生积累经验,逐步发展。评价方式要改变一张试卷定分数的弊端,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小组活动等多样化的方式。
要做到对每个学生公正评价,应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2.5.1评价必须是多元化的
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体,我们的评价也要能反映学生通过学习后在各个方面上所发生的变化和进步。
2.5.2注重构建对学生个体评价模式
除了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外,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做为新课程理念实施者的一线生物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把握新教材特点,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在生物教学中全程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3.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教材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及机械性训练的现象。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包括生物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探究三个方面。
3.1生物史探究
生物科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的探究,主要是对经典事例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中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生长素、酶的发现等典型的科学发展史。通过剖析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科学发展史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案例
1、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知识,“探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讨论孟德尔对实验材料的选材,实验数据的处理。让学生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妙。案例
2、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知识,“探究生长素的发现”。我们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领悟科学家是如何发现为什么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然后寻找证据,合理推理,不断将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2实验探究
生物实验过程与结果的探究,主要是教材中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往生物实验课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然而在他们的心中可能有很多的疑问。探究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生物科学素养。案例
3、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代谢的知识,“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比较来学习知识。案例
4、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酶的应用的知识,“探究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生活中的酶,如加酶洗衣粉等,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3.3调查探究
调查探究,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东西用生物学知识来探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调查,测量数据筛选、整理、分析能力。案例
5、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六章生态环境系统的知识,“调查学校生物的种类”。让学生通过观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对校园内生物种类初步分类,记录。案例
6、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人类遗传病的知识,“调查社区中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让学生走进生活社区,抽样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记录、整理,分析。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在实践中还需进行不断尝试和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就逐渐养成并不断提高。科学探究活动是生物学科学习的中心环节, 它有利于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高中生物新教材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希望学生能解决一般的生物现象,生物难题。
4.1新教材注重生活中学习生物学 其实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早就听说过或看到过一些简单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但是等到我们学这些课本上的内容时,他们就不愿意去回忆这些知识。我们认为如果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这些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学习时做简单的提炼和加工,那么学习新的内容时他们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当然接受这些新知识,也就更快,更轻松。
新教材中“科学访谈,科学前沿,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栏目又介绍现代生物科学最新科研成果,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科学家的贡献,为学生指明了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鼓励学生献身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
4.2新教材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生物学
新教材课本,给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常识或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教材。案例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教学。我们可以用学生吃的早点来联系教学内容,让学生告诉我们他吃的早点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成分。案例
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以“人的生活需要摄入食物,但植物不能像人一样摄食,那植物是怎么维持生命的呢?”导课,就可以很顺利的进入正课。案例
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以“法律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引入课本内容。案例
4、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以“艾滋病的危害”内容进入新课。案例
5、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以“一瓶矿泉水是不是生态系统,一个池塘是生态系统吗?”的问题进入新课。
像这样的案例,新教材中还有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里积累了很多,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学过,在生活中他们可能听过,见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能把握好他们的这些基础,能改变教学理念,我们相信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加形象,有趣,生动。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上课的组织者,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上课的主体。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才可以把新课改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 2.刘俊波,庄志标.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 3.刘本举.例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J].中学生物学,2024,22(9)4.周红.用生物科学发现史进行探究性学习[J].生物学教学2024,30(7)5.丁远毅,崔鸿主编:《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6.狄贤超:《新课标新挑战》,《中学生物学》,2024年第2期
7.张嘉玮《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在高中阶段,要怎样复习生物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一)
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高三生物教学现已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高考能否取得成功,与第一轮复习密切相关。
一、重视第一轮复习
高三学生业已修完了高考大纲所要求的全部知识。按照备考规律,考前的复习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复习的伦次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制定出三轮复习计划。有些同学会产生错觉,认为一轮过后还有两轮,高考还很遥远,不用着急。其实,考前知识的梳理、总结及知识网的构建是由第一轮完成的,第一轮要持续到来年的3月中旬,那时的区县联考、模拟考会非常密集,根本没时间梳理知识,只能是通过考试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所以理想中的第二轮和第三轮可能是不存在的。千万不要有侥幸和依赖心理,要把复习的主要精力放在第一轮。
二、准确把握复习方向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天津考试院编写的考纲,是高考生物命题的纲领性文件。要知晓高考的考试内容与要求。凡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中不要求的部分,一定不会命题,在要求掌握程度中,Ⅱ类比Ⅰ类命题的几率大。由于新考纲要在来年年初下发,在第一轮复习时还没有新考纲,建议老师和同学们借阅上一年的考纲,因为每年考纲的改动很小。考纲中要求的知识内容和顺序,应成为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第一轮复习的顺序。要严格按照掌握程度的Ⅰ类和Ⅱ类要求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三、用好“一本”“一题”
在把握考纲的基础上,要用好“一本”和“一题”。“一本”是指我们所用的课本。“课本”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即是讲授新知识的蓝本,更是高考复习的唯一抓手。不抓住课本,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开辟“第二战场”,舍本逐末,会“因走得太久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也就是被试题带偏方向。“一题”指的是历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必要的模拟、练习,不可少,但要适当,最好的模拟题就是高考试题。研究它,用好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挖掘思想性,能够举一反三),应该成为第一轮复习备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重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学生应知晓将复习的内容。纲中的那些内容会被涉及,考纲对该“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如何(Ⅰ类或Ⅱ类)。要为学生预留作业,学生要完成教师编纂或购买的复习资料中的相关栏目,如填写“知识清单”或“易混清单”等,学生应认真阅读复习资料上归纳的相关表格或概念图。
课中,教师先让学生展示预留的作业,用一两分钟在教室走一圈,发现偷工减料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师按照考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可抛出某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的目的之一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有针对性讲解。教师的讲解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要在相关的知识间建立联系,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就感受到“知识综合”和“综合知识”的必要性。在复习“细胞的分子组成”时,鉴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所以先复习氨基酸的通式,及造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四个原因。提示学生回忆“中心法则”,使学生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其实是由核酸的多样性引起的。于是开始复习核酸的种类,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的分布等。在蛋白质体现生命,在核酸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都要消耗能量,于是牵扯出糖类,因为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于是开始复习细胞中糖的分类及功能。糖原和淀粉分别是动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但其储能能力远不及脂肪,于是又将脂质复习摆在面前。脂质的功能远不止是为蛋白质和核酸提供能量,脂质中的磷脂能与蛋白质等物质一起构成生物膜,保护核酸、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脂质中的固醇既能参与生命活动,又能调节生命的进行。上述四种有机物都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于是开始复习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生命活动要在水中进行,水参与了细胞中重要的化学反应。这时可将ATP供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甚至将限制酶切割DNA的知识通过水的复习综合起来。细胞中四种有机物无色,于是引出,用染色或显色反应的原理进行鉴定的实验。教师要利用复习课的优势,设法将零散的知识处于某一个大的知识背景之下,建立知识网络,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课后一定要加强练习和巩固,教师要编纂或精选与复习内容配套的习题,习题应以近几年全国各省的高考题或模拟题为主,也就是前面所提的“一题”。每节课的课后都应有一份试题,不能给答案,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由于高三学生作业多,课后的时间较少,所以要求教师课中要精讲,将挤出来的时间用于学生看书或完成一部分作业。作业一定要全批全改,课上要讲评作业,通过共性问题的讲解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重点知识,易混的知识点,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往往通过做题展现,所以教师应利用试题讲解的机会有的放矢,讲清、讲透。通过课后练习能提高解题能力,发现知识漏洞,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既能督促课前的复习、预习,又能弥补课中教师知识讲解上的漏洞。课后练习一定要抓住,因为最后的高考是通过解题能力的比拼来决定胜负的。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是搞好第一轮复习的前提。复习是通过比较、串联、联想、知识迁移等方法,通过课前阅读、课中讲解、课后解题,编织知识网络,发现和弥补知识的节点,减少漏洞,为以后的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满怀信心迎接高考。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二)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
4.注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对概念中的重点字词要划出、圈出、点出,明确运用范围,在做题时形成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解决审题关。
②表达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表述答案,这一点在09年的高考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但回头再看过去的复习以及今年高考阅卷的要求,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这方面的努力还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吃亏较多。不要避开大型的填空题,它往往是区分学生的主要标准。
四、加强实验复习
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它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要求的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要重视综合实验题,要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轮复习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生物课程标准、全国《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顽强拚搏的斗志,达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为提高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间安排:高三第一学期至寒假前结束。
四.复习策略:
“夯实基础,不留死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是一轮复习的基本策略,忌一轮做二轮的事,二轮做一轮的事,一轮、二轮不分,一轮复习是基础、是根本,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不能本末倒置,混乱不堪。
1.加强研究,把握方向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近几年上海、广东、江苏生物高考试题、全国理综卷4份及评价报告。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只有吃透它,才能把握教学的方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只有吃透《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近几年高考试题,才能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的方向。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2.夯实基础,降低难度
(1)夯实基础: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中,没有基础就没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基础知识教学在高考中有重要地位:一方面高考试题的考试内容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部分,试题中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仍占有较大比例;另一方面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或者学生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学生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思维的不畅通,致使能力的培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把准确、深刻、系统、熟练、灵活作为目标。即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有关反应式、定律、原理、生理过程的条件、功能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模式;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降低难度:一轮复习必须立足课本、教参,以大多学生己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复习内容要细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复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先通读课本,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用笔画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科学前沿、实验等。
3.提高能力,突破方法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对能力的具体要求是:
(1)体现生物教学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与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体现辽宁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只靠教师的灌输,也不能靠短时间的突击。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是: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观和相应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即使在解题活动中,也要注意在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在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抓好三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一是审题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二是培养审题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自己审题,然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三是分析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读题粗心大意,思维定势的影响。
②分析综合能力。主要教会学生对各种生物题型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③表述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答案。一轮复习知识复盖面广、内容多,如果不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学生就会整天忙乱不堪、效率低下。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两个本子”,一是课堂笔记本,用来做好每节课的记录;二是错题集,及时收集自己易错、常错的题目,这样可以确保一轮复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让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
4.突出主干,突出重难点
高中生物学知识多而零乱,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内容,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以主干知识为主线,以知识的交汇点为纽带,把四本高中生物(三本必修、一本选修)书融为一体,前后贯通。通过一轮复习疏理前后左右知识的联系,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森林就是知识的网络;树木就是各个知识点。通过一轮复习要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串、结成线、形成片。知识网络的形成是一轮复习的重要目标之一,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整合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检索,是提高能力的重要一环。
突出主干: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调节是必考点,化合物、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考点。突出难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遗传、调节、实验等,实验放到相应内容中复习。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旬阳县蜀河中学 郭振龙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能力成为高中新课实验的主要特征。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课,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都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一个高中生物教师要进行反思的内容应该非常多,比如即可以对教学理论和各自的基础知识进行反思,也可以对他人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进行反思,也可以对教学策略进行反思,还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等等。下面就根据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的反思做简单阐述。
一、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预测和设想,需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反思得越到位,越能做到未雨绸缪。这是反思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材的反思。教师对新旧教材进行结合反思,针对新教材中的新颖的地方的要深入钻研,认真体会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教材的作用,对教材的利用做到心中有数,适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发一些校本资料进行教授。
2、对学生也要进行反思,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准备情况,使教学能做到面对本班学生的实际,做到面向全体又能因材施教。
3、对教学组织的反思。新课标在目标上更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因此,在设计好教学方案后,就应通过反复考虑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各知识结构安排是否得当,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能否达到教学目的等等,从而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例如:植物细胞在不同的情况下吸水或失水这部分内容,开始我准备让学生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植物吸水或失水的现象,以总结植物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或失水。后来我反思了一下,觉得这还是较抽象,不太符合学生的实际。于是我重新考虑之后决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用新鲜的马铃薯条放在清水及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的现象,这样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论,之后再让学生结合实际以巩固和加深理解。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我的课中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生物知识的学习常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光合作用内容时,我和学生围绕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条件有何区别?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蓝藻属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为什么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步,教学的内容就更深一层。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我就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工具吗?你能找到替代石英砂东西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你认为这些替换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反思。老师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一举一动,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有没有适时地提醒学生此时需要干什么,你正在干什么;当遇到有关讨论的问题是有没有指导学生如何入手讨论,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有合适的提问你是否问到了最恰当的学生,如果没有答对又将如何引导他去继续思考等等。例如在提问有丝分裂各个时期图像时,让学生上黑板画图,我就可以让不同的学生画不同的时期,再让其他学生来修改,如果画对了,再让他增加一对同源染色体画出来,这样让每个学生都不停地在思考,不停的给其他同学找问题找缺点,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处在高效的学习状态中。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下面谈谈我的课后反思的几点做法:
1、反思课堂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同种生物”的含义,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生物的种属分辨不清。然而即使是一节失败的课也有他成功的点滴,记课堂的成功之处更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使用。如在复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时,判断某种病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的时候,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反复归纳总结最后形成一套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找女病,父子正常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找男病,母女正常非伴性。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
2、课后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也是反映我们教学效率的很好晴雨表,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习题中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通过反思,我们应该作哪些方面的改进和完善,为今后的教学设计和课堂上的调控积累经验。例如:在讲到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内容和观察图解,理解转录和翻译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似乎能够理解我所提出的问题,跟着我一起分析都很顺利,但独自完成习题的情况并不理想,学生似乎只知道DNA复制时,A-T,G-C配对,而做题遇到转录或是翻译时,就出现了不知T和什么配对的问题。通过课后反思,确定了问题,我调整一下教学方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再让不同的学生来分别完成另一条互补链以及mRNA和tRNA的碱基序列,然后再找学生上来纠正,结果做习题时学生反映情况良好。
总之,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
2024年6月
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教学转变的策略[本站推荐]
中学励志英语朗读5则范文
五张毕业手抄报图片(大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内容(含五篇)
校园关于节约的倡议书五篇范文
相关文章:
- [ 七号文库 ]高中生物教学转变的策略[本站推荐]
- [ 七号文库 ]学校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书(优秀范文5篇)
- [ 七号文库 ]2024年餐饮公司聚餐领导讲话简短(十九篇)
- [ 七号文库 ]最新公司领导讲话稿(十七篇)
- [ 七号文库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典型发言材料(24篇)
- [ 七号文库 ]2024年致敬青春演讲稿(三篇)
- [ 七号文库 ]2024大学辅导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 [ 七号文库 ]2024年四年级班主任工作个人总结4篇
- [ 七号文库 ]2024年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模板精选5篇
- [ 七号文库 ]副校长表彰会讲话材料 校长表彰会发言(十九篇)
- [ 七号文库 ]最新建设良好家风作文演讲稿(十七篇)
- [ 七号文库 ]2024年个人房屋设施出租协议(二十篇)
- [ 七号文库 ]2024年快递员个人工作总结精选6篇
- [ 七号文库 ]2024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精选7篇
- [ 七号文库 ]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理论学习方面
- [ 七号文库 ]护理毕业自我鉴定
- [ 七号文库 ]校长在高三生高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 七号文库 ]群众路线与中国梦
- [ 七号文库 ]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
- [ 七号文库 ]倾力打造“服务型”法院 (合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