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党团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报告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江西深入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静谧旋律 时间:2024-09-28 21:56:5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江西深入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江西深入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2024-01-11 09:44:54来源:江西省人口计生委办公室2024年01月05日

    江西省人口计生委以“十二五”规划为主线,按照“稳中求创新、稳中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变革方式方法,深入推动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搞好三项开发。一是筹备会议征求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升级改版意见,积极规范全员人口关键数据项变更准入工作标准。3月底,《江西省全员人口关键数据项变更准入专用网站》(新版)研发工作顺利完成,5月29日《江西省全员人口关键数据项变更准入专用网站》正式启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各地对全员人口关键数据项的变更行为逐步走向规范。二是积极抓好“三零平台”基层信息采集信息化工程建设。在安福试点推广的基础上,今年又在分宜县开展了“三零平台”项目试点,对标准版软件进行全面检测与完善,目前“三零平台”项目准备在全省进行推广。三是抓好了全省计划生育系统业务考试软件系统的研发,该套软件采用数据库随即选题,网上即时在线考试,即时评分。此套软件的全面使用,将对全省计生系统业务培训起到极大的优化和推动作用。

    抓好两项推广。一是抓好了城区“网格化”项目建设和推广,目前已经在部分市区进行试点,城区“网格化”项目推广之后,将对全省城区、半城区的常驻以及流动人口管理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二是抓好了“三零平台”基层信息采集系统的推广工作。“三零平台”是基于全员人口数据库,基层信息采集、部门信息共享、人口信息服务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该系统极大的扩展了计划生育基础信息采集方式及渠道,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各相关部门信息通报,还能够定

    期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发送办证告知等检查通知、惠民政策等温馨短信,为育龄群众提供人性化服务。

    落实两项核查。一是狠抓信息核查,提高数据质量。今年,江西省共完成8期共计16个县的信息核查,较为真实的掌握了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有力的促进了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落实,使全省全员人口数据库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二是加强网站建设和人口舆情监测。今年以来,对公众网和政务网进行升级,不断强化网站功能,同时深入开展网络舆情监察工作,中心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领导小组,设立了监测机构,安排专人负责,使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常态化。同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人员,加强安全技术措施,着力确保计生统计数据网络直报系统、电子邮件系统、防病毒软件的稳定运行。

    第二篇: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加快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

    城市提供决策支撑

    成都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一五”时期,根据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强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成都市“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我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建立部门网站为先导,以建设全员人口数据库为核心,以建立高效畅通、安全实用、结构合理、资源共享的人口计生综合信息平台为目标,初步建立起面向人口计生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实现了“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目标,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供了决策支撑。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为适应人口计生职能拓展和改革发展的要求,我们以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应用系统为主导,以开发信息资源为核心,依托国家和省级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初步建成上

    - 1 - 连国家、省人口计生委,覆盖市、县、乡三级及部分村(社区)的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建成人口基本信息和育龄妇女计生工作信息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以及依托该数据库运行,包含若干业务子系统的人口信息平台(PopulationInformationPlatform,PIP);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操作运用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域覆盖。“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信息化投入,通过省、市、县三级投入信息化建设1551.59万元,市、县、乡三级计算机设备全部得到了更新,五城区及高新区、温江区、都江堰市、新津县等区(市)县根据业务延伸的需要将计算机配备到了村(社区)一级。为配合人口信息平台的建设,市、县两级配备了服务器、交换机、硬件防火墙、UPS等设备和软件系统,依托四川政务网络,运用VPN技术搭建了虚拟专用网络,基本实现了省、市、县人口计生部门之间网络互连互通,全市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全覆盖。

    (二)建成全市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十一五”期间,按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基础数据结构与分类代码》(GB/T18848-2024)对原有的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进行了转换,在全市19个区(市)县及高新区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县级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国家、省人口计生委提出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要求后,我们又按照《国家全员人口个案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与分类代码(试行)》将其拓展充实为全员人口数据库,- -并率先在全省取消县级数据库,实现了全市数据向省数据中心集中,既有效避免了数据分级存放带来的信息割据和失真,又克服了县级技术力量不足带来的系统维护困难等问题。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目前,全市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已收集1100余万常住人口和170余万流入人口信息。总人口数据的完善工作已进入核查、比对阶段。

    (三)基本建成了人口计生信息应用体系。为统一标准、杜绝重复建设,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统一规划和部署,我们在建设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中,放弃使用多年自主开发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在全市推广运用全省统一的应用系统。“十一五”期间,按省上要求进行了两次升级,初步形成以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为核心,以育龄妇女信息管理为重点的综合业务工作平台。“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流动人口信息交换”、“生殖健康与技术服务”、“机构人事信息”、“统计报表”等多个子系统得以应用。

    (四)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按照国家、省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在加快建设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同时,我们大力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我委和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等部门联合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制度建设的通知》,对各部门信息共享的职责、任务、信息共享的原则方法进行了明确,为实现人口基础信息共享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现部门间流动人口信息的交

    - 3 - 换和共享,全市建设了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市人口计生委作为平台的首批参建单位之一,积极参与了作为交换标准的《成都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交换数据规范》的制定,在现有的省PIP综合业务平台上开发了“成都市计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子系统”,通过从全市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读取相关部门提供的流动人口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分发,接收到本部门的业务系统核查处理、跟踪服务,再将处理结果反馈交换平台供其他部门使用,实现了与全市交换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在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取得初步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寻求全面破解人口信息共享难题,一方面与公安、卫生部门积极磋商,实现了部门人口基础信息交换,以达到信息数据互利互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温江区、新津县开展全员人口信息共享试点,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和方案制定工作。

    (五)其它电子政务应用项目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按照部门网站建设要求,我委先后对政务内、外网上的人口计生部门门户网站“成都人口网”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部门网站风格更统一、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完善、公众参与性更强,通过在部门网站公开政务信息,开展网上宣传和调查,回复信访和咨询,架起了政府与公众有效沟通的桥梁。同时,建成了“成都市人口计生委协同办公系统”,市、县两级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文件传输、即时通讯、召开网上会议,大大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国家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平台应用情况良好,通过PADIS集成工作平台各业务子系统,实现了国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发放管理;跨省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各类统计报表网上直报。

    (六)信息安全体系不断完善。为保证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采取多重技术手段,制定各种制度保证信息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十一五”期间,先后出台了《成都市县乡两级信息系统管理规范》、《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制度》、、《涉密计算机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信息管理工作制度,通过技术和管理双重手段构建了较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最近针对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还制定了《成都市人口计生个人信息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七)信息化队伍应用能力建设实现质的提升。为适应信息化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我们通过分级培训,狠抓信息化队伍应用能力提升。每年对市、县两级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多次专业培训,县级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举办乡级计算机操作人员培训班。“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培训各级计算机操作人员1600余人次,市、县、乡各级均有1名以上经过专业培训的信息化工作人员。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5 -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信息化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二是各区(市)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不均衡,部分地方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尚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中城区总人口信息缺失问题虽基本解决,但个案信息比对、育妇卡片信息补录工作还十分艰巨;四是部门内及部门间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整合度不高,应用不充分,信息共享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各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十二五”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打算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按照“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归口管理、分头实施、协调推进”的原则,充分利用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发挥既有的部门网站、协同办公系统和人口计生综合业务平台的功能,从完善信息化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开发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人口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培训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抓好全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成立“成都市人口信息中心”专施全市人口信息化建设、维护任务,力求在“应用、完善、共享、延伸、队伍建设”五个方面采取新举措、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强化应用。我们将充分利用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发挥既有的部门网站、协同办公系统和PIP、PADIS两个综合业务平台的功能,促进行政运营的简便化、效率化、高度化和透明化。- -二是完善系统。按照统一规划和标准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提高各项业务数据采集、录入效率,以及综合信息的准确率、利用率。

    三是实现共享。我们将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列为“十二五”人口计生四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把分散于各部门的人口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提高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程度,以期达到避免重复采集、节约行政成本、减轻基层负担、提高人口信息质量、提升人口信息管理整体效能、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四是搞好延伸。目前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和业务应用已普及到街道(乡、镇)一级,随着我市信息化设施不断完善,村(社区)一级实施信息化的条件逐渐成熟,我们将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功能、健全制度,在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信息系统向村(居)延伸,务求取得实效。

    五是强化队伍。“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各级计划生育干部的培训力度,使他们具备与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的信息化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充实技术队伍,保证队伍稳定。

    - 7 -

    第三篇: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

    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

    近年来,陕西省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主要内容

    (一)主要进展。

    1.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和信息库。陕西省采取自主采集、部门交换、信息整合等多种方式,使入库人口达到3782万人,超过省统计局公报总人口数,为全省人口个案信息量最大的库,占领了人口信息“制高点”,为实现“三定”方案人口计生部门参与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基础,在全国具有适用性。

    2.建设省级集中数据中心。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根据本地网络条件和实际需求,实现省级大集中,省、市、县、乡四级按使用权限直接登录省级数据中心实时操作,也可应用离线软件与省级数据中心定期同步实现信息更新,在全国具有导向性。

    3.深化业务系统应用。在实施 “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中,为全省440万农村妇女建立了健康电子档案,完成了省级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与国家PADIS系统的接口设计,保证了全省236万奖励扶助对象2.9亿扶助金的发放,全省11个市区和107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门户网站。人口信息库为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土地规划纲要、抗击雪灾、抗震救灾等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在全国具有适用性。

    4.推进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健全的优势,进行信息的自行采集。同时采用“两手抓”的方式推进与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借助省信息化领导小组这个平台,按照依法行政、一数一源、业务协同的要求,统筹相关部门信息资源;把资源共享列为建立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的内容,推进县级人口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率先在县级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在全国具有导向性。

    (二)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陕西省主要抓了四个方面:一是健全组织体系,省人口计生委主任任省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并且直管信息化建设,组建了省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二是加大经费投入,抓住“民生工程”机遇,争取财政投入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9300万元,已经投入5900万元。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各级都将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列入了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实施评估考核。四是认真开展试点,召开了全省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各市都确定一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提高建设效益。

    2.实施项目带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决定》,在全省开展了信息化项目市县建设活动,要求以5年时间使10个市和80%以上县(市、区)达到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多次召开市县人口计生部门领导汇报会和专项检查督查,建立了项目建设月通报制度,今年底能够有4个市40多个县将达到建设标准,省财政给项目市县分别补助50万元和20万元,各市县的投入分别达到百万元和50万元以上。

    3.广泛开展宣传。各地利用多种形式普遍开展了人口计生信息化专题宣传活动,一些县(市区)在电视台黄金时段发布公告,让广大群众及时知晓,取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配合,为信息采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加强队伍建设。陕西省市级人口计生部门至少有3名信息化管理人员,有的市、县落实编制成立了信息中心,县级至少有2名大专以上的管理人员,乡级至少有1名合格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全省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人员达到2024多人。各地普遍开展了信息岗位练兵、质量检查和知识竞赛活动,每年县级以上培训信息化工作人员达到5000多人次,乡级计算机操作人员保证每年至少参加两次培训。

    5.健全规范制度。下发了《人口计生信息化项目技术标准》,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制度,严格管理人口信息的生成、传递、处理、反馈等主要环节,加强信息安全,多次组织信息安全保密知识专题培训和专项检查。

    二、创新点

    (一)体制创新。陕西省人口计生部门具有人口信息资源丰厚、信息网络覆盖面广和信息渠道畅通等优势,经过协调,陕西省人口计生委被确定为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牵头省。

    (二)机制创新。建立了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联席会议制度,省人口计生委负责召集并组织落实,省信息办指导监督总体建设。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统计局负责本系统的省级数据集中,依托现有业务流程和数据库系统,提出本部门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方案,组织信息桥接,连接系统前置交换机。

    (三)设计创新。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惟一标识码,通过建立相关应用系统,实现对自然人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探索建立人口数据生态链,形成信息从产生到被使用,经过提交分类加工、使用信息并对结果进行反馈的流程。人口数据生态链由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建设,大家既是数据的所有者,又都是数据的使用者,数据收集实行市场化,即购买数据资源,实行有偿使用。通过数据生态链建设,统筹各部门的人口信息资源,搭建省级人口信息交换共享平台,解决数出多门、重复建设、资源短缺、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四)模式创新。按照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借助政府信息平台和社会资源,通过公开招标,合同管理,构建了建设外包、运维托管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模式;按照国家技术标准、数据结构和分类代码,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市级抓网络管理、县级抓数据质量、乡级抓信息服务的管理运行模式,提高运行维护效率、节约建设管理成本。

    三、实践效果

    1.及时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为党委政府制定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2.打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信息平台,促进人口计生科学决策和改革创新。

    3.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兑现奖励优惠政策、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经济社会效益

    (一)社会效益。

    1.有利于推进陕西省电子政务建设。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可以整合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人口信息,为全省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数据平台。

    2.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了政府加强对人口资源的宏观管理、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满足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对人口基础信息的多层次、多类型的长期需求。

    3.有利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为打造诚信社会奠定基础。通过人口基础信息跨部门、跨地区的交换传输和共享,能有效地满足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对人口基础信息的需求,为公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基础。

    (二)经济效益。

    1.节约建设成本。建设人口基础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人口基础信息交换,逐渐解决重复建设问题。

    2.提高建设效益。人口基础信息可以“一家采集、多部门使用”、“一次采集、反复使用”。

    第四篇: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XX市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以“一库(MIS)三网(因特网、局域网、系统内网)”为基础构架,健全和完善信息服务系统。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网络化、科学化、现代化,使XX市人口计生工作驶入信息化高速公路,有效地提升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一、强化建设、夯实基础

    一是加强硬件建设。XX市按照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的要求,相继投入资金400余万元,不断加强市、乡两级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我市采取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的办法,确保各乡镇计生硬件建设达到标准要求,截止目前,全市90%以上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达到规范化标准;同时我市85%以上村室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初步形成了以市、乡、村为三级的信息服务网络。2024年市人口计生委开拓创新,利用电信部门的网络资源,结合新的软硬件技术,以委信息中心为枢纽,向各乡镇计生中心延伸,高规格组建了市、乡两级视频会议室,开通了市乡视频会议快速通道。同时,为不断适应“阳光计生”服务工作的需要,市计生委建立了视频监察系统,实现了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全过程的电子监控和动态管理,使行政审批的办理过程“看得见、管得住”,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察。二是加强软件建设。首先完善或建立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全国计划生育技术信息服务系统、河 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MIS)、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和导向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以及信息共享系统(OA办公系统、VPN系统)、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管理系统、机关档案管理电子查询系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统计收费管理系统、市人口计生门户网站等九大信息服务系统。其次,为不断满足新时期广大群众对优质服务的需求,整合各个业务平台的资源,及时生成综合信息引导服务,提高服务计生家庭的效率和水平。

    二、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一是抓好人员培训。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掌握多项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为育龄群众服务。为此,XX市人口计生委相当重视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训。通过学历再教育和岗位培训等途径,定期邀请人口计生业务专家授课、组织计生干部参加计划生育系统培训等方法,不断丰富计生队伍信息、信访、微机、药具等方面业务知识。并出台了相关文件,解决培训人员的学习费用、待遇等问题,切实解决计生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等再教育事项的后顾之忧。二是树立服务观念。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素质,改善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技能,增加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以高水平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质量,服务于育龄群众,赢得育龄群众的满意。不断完善人口计生日常工作规范和制度,做孕情跟踪服务不遗漏、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不放松;严格兑现奖惩,将各项惠民政策逐项落实到人,对计生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监督。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事即我事的服务理念。

    三、强化应用、提高效率

    一是推行办公自动化。在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中,XX市人口计生委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强信息系统应用,开展一厅式办公服务,不断拓宽应用范围,为全市计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水平创建一良好平台。通过信息共享系统(VPN方式)实现了市、乡两级的互联互通,实现了机关内部及乡镇计生服务中心间文件、材料、报表及时信息共享、公文传递审阅、信息交流、督办等办公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有效提高了机关日常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二是升级市人口网站。对XX人口网进行了再次改版,更新版式,丰富内容。通过网站全面公开各项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及动态信息,重点突出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网站的互动性、参与性和服务能力。三是提升工作水平。以MIS数据库为基础,充分运用各类人口数据,对全市人口计生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人口形势分析报告、调研报告等形式呈送市党政有关领导,为领导实行人口和发展综合决策服务提供信息支撑。以流动人口信息为平台,做好流动人口信息交流平台的信息提交和反馈工作,不断增强查询反馈效率的及时性、准确性,先后建立了信息交流基础台账和工作制度,走活了流动人口区域“一盘棋”。立足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信息系统,目前已完成了2871人次的奖扶、120人次特扶人员数据录入,加快完善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促进了计划生育家庭先富、快富。在我市人口计生驶入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同时,使广大计划生育家庭和群众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着力营造有利于人口计生政策落实的浓厚氛围。

    第五篇:市2024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

    为了确保完成省、十堰市2024人口计生目标责任书信息化建设任务,根据信息化建设工作要点和《十堰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十人口[2024]88号)的要求,特制定2024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市乡计算机机房建设确保达标

    严格按照《湖北省人口计生系统计算机房建设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规范各项建设,2024年10月底以前,计算机房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并达标。

    二、认真做好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wis)网络版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启用工作

    1、根据《关于启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网络版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通知》(鄂人口规[2024]3号)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经费投入,纳入2024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确保2024我市网络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

    2、组织好育龄妇女信息化管理系统(wis)网络版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客户端的操作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基层网络版使用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的异地交换。

    三、规范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wis)使用,提高数据质量。

    1、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向下逐步延伸至村级(社区),2024年各乡镇建立信息化建设村级试点。到2024年全市村级信息化覆盖率达90%以上。

    2、健全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补齐并核对好育龄妇女原始个案信息,及时消除现有个案数据库出现的重卡现象,提高育龄妇女个案信息数据项完整率和信息准确率。继续做好每月数据库上报工作。

    3、按照月变更、月反馈的机制实现育龄妇女信息双向良性互动。利用育龄妇女信息库所生成的信息数据,及时为育龄群众开展优生监测、妇科疾病防治、避孕节育措施落实、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男性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等生殖健康服务。

    四、**口市人口计生门户网站做到网络通畅,更新及时。

    2024年紧紧围绕《湖北省人口计生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指导意见》和人口计生的中心任务,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内容变更及时,建立健全运行维护机制和管理制度。充分依托网站,宣传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树立人口计生部门的良好形象。

    五、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初步建立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2024年按照省、十堰市电子政务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加快建立人口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人口计生工作综合信息快速采集、动态监测和系统分析体系,达到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稳定现有技术队伍,加强乡镇、村(社区)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能力建设。结合信息化建设进村(社区)活动,市乡两级要把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做好专干培训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信息化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计生管理和服务技能。



    推荐阅读:
    江西深入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县交通运输局年终工作计划(推荐五篇)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趋势
    画册文字内容(合集)
    薪酬管理规定
    中学生
    Top